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地方经济
一、文化机构

  (一)行政机构

  扎鲁特旗在历史长河中,随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创造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解放前虽然没有专门文化机构,但自发流传在各族人民中的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仍相当活跃。1947年7月,成立了旗政府,下设民教科,兼管全旗文化事业。1951年,民教科改称为文教科,管理文化和教育。1953年,文教科设专职科员管理文化事业。1956年成立文化科,有了专管文化的行政机构。1953年,文教科设专职科员管理文化事业。1956年成立文化科,有了专管文化的行政机构。1957年2月,文化教育合并,又恢复了文教科。1958年成立文教卫生部,下设文化科,管理文化工作。1960年恢复文教科,设1名主管文化工作的科员。

  1975年,文化同教育分开,成立了"扎鲁特旗文化局"。当时只有1名副局长主持工作,另有2名干事。1984年7月,有局长1人,副局长2人,下有工作人员6人,分为政秘、财会、档案、办公4个室,下辖9个直属单位。同时,各苏木(乡、镇)均建起了文化站。

  (二)事业单位

  1、文化馆

  1955年1月,旗人民政府决定筹建旗文化馆,4月15日正式开馆工作,内设图书室和文艺辅导组。建馆初期主要抓了抢救、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工作,同时培训文艺骨干,排演具有民族特点、地区特点、小型多样的文艺节目。1957年,仅用15天时间培训业余文艺骨干近百人,辅导基层文艺宣传队164个。1958年,成立了由文化馆领导的文化工作队,内设戏剧、歌舞两个专业组。1963年,为配合"四清"运动,在旗内部分地区组织了以阶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史"(家史、村史、革命史)展览。1967年夏季,图书室3000余册藏书被"红卫兵"烧毁,积存多年的文化艺术资料和历史文物被抢劫或烧毁,各种业务工作被迫停止。

  1969年,各项业务活动重新开展,购置了图书,开展了美术活动。1970年举办了一期美术创作培训班。1974年,全旗有美术作者50余人,组织创作了《草原牧读小学》组画12幅,其中3幅参加了全国美展。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文化馆组织了全旗万人歌咏大会,有250多人讴歌或朗诵,规模空前。到1978年,全旗建起了85个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出540余场;组织了87个秧歌队,有近万人参加活动。1980年,美术摄影组展出新闻画片15期,协同前关部门摄制"荷叶花典型展览"照片58幅,美术作品4幅;与鲁北一中联合摄制"加强中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德教育"幻灯片65幅,美术作品4幅;与鲁北一中联合摄制"加强中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德教育"纪灯片65幅。到年底,全馆工作人员24人,其中馆长1人,副馆长2人,下设辅导、美术、摄影、创编、图书阅览组(室)。房舍由建馆初期的5间土房,发展到砖木结构瓦房15间,建筑面积400平方米。1984年,配合司法部门举办了一期《打击刑事犯罪》展览。化处先后两次在旗文化馆召开文化艺术工作现场会;该馆先后3次被评为哲盟文化先进单位。

  2、图书馆
1955年10月,文化馆内设图书室。1979年10月,在原图书室基础上成立了扎旗图书馆,接收旧房舍250平方米,图书17000余册,设馆长1人,工作人员5人,又建立14个基层图书室。1981年,馆内藏书增至29000册。

  1983年,新建馆舍140平方米,订购报刊400余种,增设了少年儿童阅览室、蒙文书刊阅览室。1984年,又购进书3000余册,使馆内藏书增至32000册。1985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图书馆赠送图书1135册,缓解了科技图书供给不足的矛盾。同年,图书馆楼(1174平方米)建筑动工,次年交付使用。1986年底,馆内设副馆长2人,工作人员14人,下设综合阅览室、少年儿童阅览室、蒙文阅览室、借书处、采编组、财会室。

  3、文物管理所

  文物管理工作原由旗文化馆1名工作人员负责。1978年,文化馆内设文物组,有名专职工作人员。1979~1981年,文物组归旗图书馆领导。1982年,又重新归文化馆文物进行普查,以苏木、乡、镇为单位建立起文物保护组织,各嘎查、村设了兼文物保护员。

  4、电影放映队与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956年12月,成立扎鲁特旗电影教育工作队,设队长1人,放映员2人,借用旗文化馆房舍办公。1959年,取消原教育工作队名称,改名为电影放映队,同时成立了第二电影放影队。第一放映队负责鲁北镇内放映任务,第二放映队负责农村牧区放映工作。1963年成立旗电影管理站,同旗电影俱乐部合署办公。1964年,建立第三电影放映队。1965年,建第四电影放队。1966年,建第五电影放映队。1972年,电影放映队增至10个。

  1973年1月,又建5个公社电影队和4个国营农牧林场电影放映队。

  1979年7月,电影管理站改称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由事业单位变为企业单位。同年10月迁进新建办公室。随着旧影片被"解冻"和新影片逐渐增加,电影事业出现了兴旺发达的可喜局面,1981年全旗上映7060场次,观众440万人次,每人年均看了18场电影。1984年,全旗共有33个放映队,其中苏木、乡、镇放映队17个,国营农牧林场放映队7个,电影专业户9个。在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截止1986年仍然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5、鲁北影剧院

  1961年,成立电影俱乐部,购进一台长江5202型移动式35毫米电影放映机,利用政府礼堂放映电影。"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改名为"工农兵影剧院",由于大量影片受到批判不许上映,盈利单位变为亏损户。1971年,该院安装了国内一流的松花江牌型放映座机,但可放映的影片仍是几部"样板戏"。1974年11月13日24点左右。突然起火,发现时已无法扑救,能容纳700人座席的影剧院及其设备全被烧毁。1976年,在原址重新建成一座容纳1200人的电影院,改名为"鲁北影剧院"。1977年7月,影剧院恢复正常工作,被禁映的旧影片逐渐上映,新影片开始增加,电影放映工作进入兴旺时期。1980年,放映收入12.2万元,扭亏为盈。1984年,该院成为独立核算单位。1986年底,有正、副经理各1人,工作人员17人。

  6,文学艺术创编室

  1986年1月,在文化馆编辑组的基础上,筹建文学艺术创编室。4月,创编室正式工作,设副主任1人,工作人员2人,开始搜集、整理并创作蒙古族文学艺术作品。

  7、新华书店

  1950年7月,开鲁新华书(支)店在鲁北建一处专营图书的售书网点。1952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建立了"东北新华书店扎理特旗支店",并接收了原售书网点的房舍、图书和工作人员,行政领导隶属于旗文教科,业务管理归上级新华书店。建店初期,图书销售不景气,靠国家补贴开去年,由上级拨款一幢营业面积140平方米的门市部,图书一次上架可达三万余册,库房条件得到改善,图书品种明显增加。50年代,为扩大图书销售量,用马车、驴车满载各种图书深入到广大农村牧区送书上门。60年代,为缓解农村牧区买书难的问题,在全旗17个基层供销社均建起图书兼营柜台。1976年,在新华路南端建起新店,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营业面积300平方米,库房600平方米,办公室面积100余平方米,图书一次上架4000个品种。1985年,在黄花山镇建立了第一个基层门市部。1986年,该店有工作人员18人,年销售图书1193000册销售收入50.8万元。

  二、版画创作

  在美术创作中尤中为突出的是版面创作。开拓者是1963年调入鲁北中学的美术教师莫日根(又名却吉)。他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探索,创作出比较成熟的版画作品,并传播了版画知识,培养了版画人才。1970年,鲁北中学教师照日格图创作的《良种》、《途中》两幅套色木刻参加了吉林省美展。1971年,小学美术教师张淮清创作的《羊毛丰收》参加了全国美展。1972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旗文化馆选出14幅作茧自缚品作为内部交流作品出版,其中5幅套色版由吉林省先期出版。1973年,有3幅作品参加"东北之声"美术联展。

  1980年10月,成立了民间版画学术团体--民族版画研究学会。1982年,学会组织会员进行创作,并从大量作品中选出优秀作品100幅,首次在北京北海公园画舫斋展出,受到了国家版画界人士和首都人民的肯定与赞赏。1983年,学会将在北京展出的部分作品汇集成《萨日朗》版画集出版,全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王琦为版画集题词。1984年,经研究会会员再创作,选出150幅作品,在内蒙古展览馆展出。同年,有8幅版画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绢陈列,5幅版画作品赴日本展出。1985年4月,把在内蒙展出的作品精选出58幅汇集成册,题名为《扎鲁特旗版画集》,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版画协会主席李桦为该集撰写了前言。至1986年,全旗版画作者150余人,有农牧民、有工人、有干部、有教师、有学生遍布旗内城乡各地。他们的作品多以草原牧场和牧区生活为题材,从不同侧面反映农村牧区的新人、新事、新思想、新生活和新成就。作品的风格朴素而热情,细致而生动,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文学艺术创作

  (一)文学创作

  1955年,文化馆成立后,多次举办基层文艺创作培训班,有的创作人员创作并发表了多篇小说、诗歌,业余文艺团体也自编些小剧本。1957年,蒙语说书馆成立后。"乌力格尔"(蒙语说书)艺人们广泛搜集、整理、说唱民歌和民间故事,他创作出许多歌颂社会主义的新编故事和好来宝。"文化大革命"中,被迫中断。

  1979年,旗文化馆创办了蒙汉两种文字的《罕山》文学季刊,为业余作者开辟了练笔园地,并向有关报刊推荐作品并发表多篇。

  1986年,文学艺术创编室成立后,搜集、整理了许多蒙古族文学遗产。为迎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受内蒙古青年出版社特邀,编辑出版了《绿海》(汉文)、《金色的扎鲁特》(蒙文)两集书刊,讴歌了扎鲁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也体现了扎旗的文学创作水平。

  (二)戏曲、歌舞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戏剧创作形式均为自愿参加的各种创作活动,当时的民间艺人、宣传队员骨干改编了许多传统剧目搜集、整理、创作了许多内容新颖的二人转、皮影戏、大口落子、歌舞剧等,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文艺宣传,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乌兰牧骑组建后,在戏剧、歌舞创作上有了发展,经常自编自演一些舞剧,深受群众欢迎。1965年秋,中国舞蹈学校4名教师和内蒙古民族舞蹈家贾作光,在深入群众生活的基础上,协助他们创作了《打杏舞》、《配种姑娘》、《跟党走》、《你说应该谁好》、《幸福路》等舞剧。1976年,自编自演的表演唱《塔林牧铺》,在吉林省曲艺调演中获奖。1979年9月,创作了五场舞剧《达那巴拉》,在哲里木盟汇演中获创作奖。1983年,自编自演的好来宝《霍林河畔传友谊》、歌曲《金凤来》、《十八头牛》获东4盟汇演创作奖。1984年,查玛舞《祝福》、好来宝《万元户》和二人舞《赶集》在哲盟文艺汇演中获创作奖。

  (三)美术创作
  美术、摄影作品

  从1963年起,美术、摄影创作开始活跃,?quot;文化大革命"中中止了一段落时间。1970年12月,举办了一期美术创作训练班。1974年,全旗美术作者组织创作了《草原牧读小学》组画12幅,其中3幅参加了全国美展;举办了9期图片展览,展出作品800多幅、漫画张贴1000余张。1977年,创作组画17幅,在报刊上发表漫画作品8幅;举办11期摄影图片展览,展出作品550多幅,其中被选送到哲盟和吉林省的30余幅,报到发表21幅。 1984年,有5幅作品赴日本展出。1985年,文化馆举办了一期美术创作,创作美术作品80余幅。

  四、表演团体

  (一)蒙语说书馆

  1957年,成立了由文化馆直接领导的蒙语说书馆,由著名"胡尔齐"萨仁满都拉负责,著名的说书艺人扎那说书演唱,深受群众欢迎。1960年将说书馆改为曲艺社,增加了皮影戏。曲艺社成立初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好。1966年,受形势和经济收入的影响,该社被迫下马解散。 1977年5月,恢复了蒙语说书馆,归文化馆领导。1982年,将蒙语说书馆改为民族艺术厅,以蒙语说书为主,又增设了电视服务。自说书馆成立以来,艺人们编演了大量的历史曲目和赞美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现代节目,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二)评剧团

  1962年12月,成立旗评剧团,属自力更生集体所有制单位。1963年1月,评剧团开始演出,有正副团长各一人,演职人员23人。以阵地演出为主,有时也深入到农村牧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演出的主要剧种是评剧,也配演一些二人转曲目。上演的主要历史剧有《秦香莲》、《刘翠屏哭井》、《回杯记》、《西厢记》、《白蛇传》等,上演的主要现代剧目有《小女媚》、《刘巧儿》、《刘胡兰》等。由于当时鲁北镇居民和流动人口较少,上演的剧目经常重复,经济效益不好,演职员工资得不到保证,1965年5月被迫下马,演职员自谋生路。1978年,吉林省召开了资得不到保证,1965年5月被迫下马,演职员自谋生路。1978年,吉林省召开了地方戏剧团工作会议,基于扎鲁特旗员,解决了商品粮,又多方筹集资金50万元,新建了民族影剧院,于1980年开始使用。由于多种原因,演出收入保证不了基本工资,经上级批准,于1985年再次下马,演职人员自谋生路。

  (三)乌兰牧骑

  1958年10月筹建旗文化工作队。1959年初正式成立,属文化馆下辖的自力更生单位,内分戏剧和歌舞两个组。1962年12月,将文化工作队一分为二,戏剧组变为自力更生的集体所有制的评剧团,歌舞组变为全民所有制的乌兰牧骑。1963年2月,乌兰牧骑正式成立,设队长1人,演职人员12人。为适应草原辽阔、人口稀少的特点,要求队伍要短小精悍,演员要一专多能,装备要简单轻便,节目要小型多样。60年代,交通工具只有1辆马车。有时靠步行。他们每年深入农村牧区6个月以上,走遍全旗各个公社和大队,多次被评为自治区级先进集体。70年代,除每年按计划下乡演出外,曾赴长春体育场、吉林省军区礼堂、怀德县、通化、大石寨、五叉沟等地慰问演出,并参加了吉林省迎接西哈努克亲王的文艺演出活动,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1980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先进集体。1981年10月,应邀去科左中旗珠日河牧场为英国农牧考察团做专场演出,受到客人的赞誉。1982年,荣获自治区文化艺术先进集体称号。1983年被评为哲盟先进乌兰牧骑。1985年,被评为哲盟上山下乡先进集体。1986年,在哲盟文艺汇演中,所演出的歌舞《霍林河畔》获奖。
中国民族文学网 © 1999-2011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数字网络工作室
China Ethnic Literature Network  Copyright©1999-2011  Institute of Ethnic Literature, CASS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地 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五号11层西段
电 话:(010)65138025 邮 编:100732 京ICP备06013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