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壮乡山歌在传承中唱响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3  作者:记者 甘宁



 每年“三月三”,田阳的敢壮歌圩人潮涌动,一些歌迷还带着录音机到歌圩录山歌。资料图片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一曲《山歌好比春江水》总能唤起人们对壮乡歌海的向往。山歌与铜鼓、绣球一起,成为广西最富魅力的民族文化象征。从上世纪6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电影《刘三姐》,再到如今唱响世界的南宁国际民歌节,山歌一直是广西民间最“草根”、最具生命力的民族文化活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了,为了见证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状况,记者近日从南宁出发,溯右江河谷直上百色,沿途探访壮族村寨中的歌圩与歌师,在这条孕育了壮文明的古老河谷中,亲身感受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

  千年歌圩复兴 山歌与时俱进

  位于右江中游的田阳县,有着全广西最大的民间歌圩——敢壮歌圩。每年“三月三”期间,都有超过10万的群众在敢壮山聚集对歌,并祭拜山上的布洛陀祖公庙。布洛陀是壮族人文始祖,当地传说认为山歌是布洛陀发明的,因此对歌前要敬拜祖师爷,并唱颂布洛陀古歌。记者在敢壮山上看到,蜿蜒的山道两边插满了燃剩的红色香梗,可以想象出当时数万把香火祭祖的壮观场面。

  田阳县有一群热心民族文化的长者,成立了布洛陀文化研究会。这群退休老人每天都带着相机和笔记本,到处寻访当地古迹和民间艺人。会长黄明校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本布洛陀经书,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下乡收到的宝贝——“田阳目前唯一的一本鸡骨占麽经”。

  麽经即布洛陀口传史诗,用古壮字写成,只在壮族民间麽公手中一代代传承。田阳发现的第一部麽经写成于清康熙年间,是1986年由玉凤镇的麽公罗战贤捐献的。麽公不仅是布洛陀史诗的传唱人,还往往是当地著名的山歌歌师。

  黄明校说,山歌文化在当地有很强的生命力。“文革”期间,歌圩和祭祖被取消,但麽公们把麽经和歌书悄悄地埋在地下,保住了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后,有几千年历史的敢壮歌圩慢慢恢复,上世纪末有三四万人的规模,近几年增至10万人以上。抛绣球、打陀螺、打铜鼓、采茶戏等久违的民族文艺活动也随着歌圩兴盛起来。现在田阳所辖的10个乡镇就有十几个小歌圩,各村屯的麽公和歌师领着本村人马,用山歌来“打擂”,每次都吸引很多群众。山歌内容从日常生活到农村政策,无所不包。

  在田阳的街边,一种“山歌磁带”非常抢手。这些都是当地歌师“打擂”时的现场录音,往往头天晚上对的歌,次日就有录音带流传出来,群众一听再听,才觉得“解瘾”。

  敢壮歌圩是广西各地歌圩复兴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广西有超过600个歌圩点,大部分分布在左右江和红水河流域的河池、百色、南宁地区。在刘三姐的故乡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成为知名品牌;在武鸣“三月三”歌圩,壮语新歌和壮族网络音乐迅速走红。歌圩的复兴不仅让民族文化重新获得生命力,还成为民间经贸文化活动的新载体。

  传情斗智皆需有 山歌体现才智趣

  记者在田阳还有幸拜访了布洛陀歌王黄达佳。要想见到这位67岁的麽公可不容易,他一年中有100多天都在外面唱歌,各村屯都以能请到这位歌师“压阵”为荣。一见面,黄达佳就开口唱:“今天太阳暖洋洋,枝头喜鹊叫喳喳,这位客人从哪来,家乡原在何处方?”记者刚要作答,黄达佳就说:“不行,我用山歌问你,你就得用山歌来答,还要押我的韵脚。”这一番“下马威”,让人确实感受到了山歌“斗智”、“斗才”的趣味性。

  黄达佳是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洛陀项目的传承人。他出生在一个麽公世家,是布洛陀口传史诗第七代传人,能够连续三天三夜吟唱完布洛陀创世过程,又因为精通山歌,被当地尊称为布洛陀歌王。看到他珍藏的山歌抄本,才知道壮乡山歌果然深似海,里边光是“问亲歌”就有300多句,且头尾字字押韵。

  黄达佳向记者细数了一名壮族歌师应有的“专业技能”:各种典礼的歌要懂,比如结婚时的“问亲歌”、“花歌”;对歌到深夜,大家都累了,要懂得唱幽默的调节气氛的歌鼓舞士气;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要有才学,才能应付对方歌手的挑战……他即兴唱了一支猜谜歌:“一个木架方又方,两根木头横中间,底下还有两只脚,这个字你识不识?”这支歌的谜底就是一个“其”字。如果对方的歌师答不上来,就要下台。

  黄达佳说,山歌对唱,是歌手传情、斗智、亮才的过程,是民间档次最高的文化活动,参与其中才知道当中的激烈和乐趣。他走遍各乡镇对歌,笑称“难逢敌手”,深感这一民间艺术传承的重要性。为了让高水平的山歌不断“香火”,黄达佳把自己的歌都录成磁带保存下来,这些磁带摆满了家中的书架,有2000余盒之多。

 

 

  "绣球王”竟是歌师 授课教材见才学

  壮族人口占了99.4%的靖西县,是绣球的故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绣球走出了羞答答的姑娘闺房,成为传达壮家人深情厚谊的文化特色产品。靖西旧州村依靠绣球生产,户均绣球年收入达到一万多元。当地的壮锦、绣球、刺绣等等曾经面临失传的工艺品,现在变成出口创汇的特产,不仅没有了传承之忧,还越来越发扬光大。

  记者清晨到达旧州村时,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绣球王朱祖线已经起床赶制绣球。自治区50大庆所用的绣球,都是出自他的手。现在村里还接到了国内外的订单,是业务最忙的时候。记者走访村中家家户户的绣球作坊,发现绣球文化也在与时俱进。有政府部门定制的绣着“廉政”、“和谐”的绣球;有商户定做的绣有产品广告的绣球;也有国外企业定制的绣着圣诞树的绣球。由于绣球是“无烟工业”,当地的壮族传统民居得到很好的保存,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和谐统一。

  尽管订单很多,朱祖线还是抽出了一整天的时间,到县文化馆去教徒弟。上午9时许,他和记者一起乘车到县里,途中记者才得悉,这名巧手大师居然是当地的著名歌师和壮剧表演家。他与其姐的壮剧扮相堪称一绝:姐姐扮男装,弟弟扮女装,唱起戏来难辨雌雄。自姐姐去年辞世后,朱祖线和当地文化部门都深感传统艺术传承的必要。县文化馆办起民间艺术培训班,让朱祖线等几名著名歌师开班授徒。

  记者在这个班上听了一堂课,深感山歌文化的精深。歌师们专门编写了理论性很强的教材,包括山歌起源、歌韵、歌调、比兴、礼节、场合、学习方法等等。有年轻学员称“堪比中文系的教材”,对这些民间艺术大师的才学肃然起敬。

  “没得喊歌身发差,你面似瓜颜色青。喊歌许身病自减,少入药店去要药”。这是课堂上教的一首壮语山歌,意思说唱山歌能使人解愁忘闷,变得乐观,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山歌对唱。来学习的年轻人逐渐感受到了山歌的乐趣。

  旅游民俗相助益 歌王传歌倾尽心

  那坡县聚居着被称为“壮族活化石”的黑衣壮支系。进入黑衣壮山村吞力屯,许多游客都被那原汁原味的木制壮族干栏和黑衣壮服饰所打动。这个高山上的小村庄,依靠民俗特色旅游,改变了贫困的面貌,成为极具民族风情的新农村。广西许多边远的民族村寨,都是这样通过生态旅游,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经济生活发展的双赢。

  旅游带来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当地居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吞力屯的李秀芳指着家中墙上的照片告诉记者,村里的年轻女孩和她的女儿一样,都喜欢穿民族服装,因为非常漂亮。而在过去,这些服装被认为“土气”而不被年轻人喜欢。现在她的女儿就在村里为游客表演传统的黑衣壮舞蹈,比起出外打工,收入要好得多。

  最令游客们惊讶的还是那坡的高音山歌“过山腔”,这是有如天籁一般的歌声。在过去几十年中,不少那坡基层文化工作者在默默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那坡壮族民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景超就是其中一个。罗景超从1973年开始拜师学唱山歌,学成之后对山歌的痴迷一发不可收。1988年他从单位离职后,就一直全力收集整理口传山歌资料,为的就是把山歌传承下去。

  罗景超不敢在屋子里给记者演唱过山腔,怕“震到邻居”。这话是真的。那坡当年有一名女歌手去考少数民族歌手班,唱的却是现代流行歌曲。监考老师得知她是那坡人后,说:“你为什么不唱唱你们的过山腔呢?”这名歌手开口一唱,声惊四座。当时的形容是“高音把玻璃窗都快震碎了”。正是有这批民族音乐人的发掘,那坡的山歌才冲出了小县城,走上了民歌节的舞台,征服了国内外的听众。

文章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2008年12月05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