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南诏遗韵
博石瓦黑岩画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1-19  作者: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大小凉山》)

  唐初,在云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周围的彝族地区出现了六个奴隶制部落集团,史称“六诏”。公元783年地处其它五诏之南的“蒙舍诏”(属武部)之首领皮逻阁统一“六诏”,建立起以彝族为主体,包括白族、纳西族在内的多民族奴隶制国家──“南诏”,并由唐王朝册封为“云南王”。南诏的崛起对以洱海为中心的彝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代,西南彝区的东、西部差异已基本形成,即出现了汉文史籍中所称的“东爨”和“西爨”的分野。唐宋以降,在贵州彝族地区出现了“罗施鬼国”和“罗甸国”两个地方政权;此外还有一些奴隶制部落及部落联盟同时存在,在历史上被统称为“罗氏鬼主”。公元七至八世纪,在四川凉山彝区安宁河流域也出现了以勿邓、两林、丰琶三个部落为主的部落联盟,并在这一区域内延行和完善着原来的奴隶制统治秩序──“鬼主制度”。唐宋两代,彝族地区仍是部落林立、各自为政,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局部地区已进入封建领主制经济。在宗教和文化上的表现则是洱海地区、苍山之麓的彝区,即南诏王朝的中心地带,奉行土主崇拜,并在文化上接受了佛、道影响;但在滇东北、黔西北、川西南等地的腹心彝区却一直长期保持着传统的祖灵信仰和毕摩文化。罗婺部(今云南武定)、乌蒙部(今云南昭通)、水西部(今贵州水西)、芒布部(今云南镇雄)、乌撒部(今贵州威宁)、阿都部(今四川凉山美姑)和落兰部(今四川西昌)依然还是毕摩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中心地带。“博什瓦黑岩画”景观正是南诏文化在大凉山的遗存,反映彝族历史上一个鼎盛时代──南诏,主画面是南诏王出巡凉山的盛况。
  【博什瓦黑岩画群】
  博什瓦黑岩画群位于昭觉县碗厂乡博什瓦黑山南麓,地处海拔2700米。“博什瓦黑”,彝语译音,意为“岩石上的龙蛇”。经专家鉴定,为唐代南诏和宋朝大理时期所营造的大型密宗摩崖造像。据考证,古时四川通往云南的驿道经过此地。当地彝民族奉此为神地,禁忌接近,因而苔藓满盖而得以保留至今。岩画分别在16块巨大的岩壁上阴刻19组27幅,面积达440平方米,最大的一块顶部面积为198平方米。内容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四大金刚等神像和有南诏国景象、佛塔及狮、鹦鹉、麒麟、犀牛、龙、鹰、牛、马、象、鸟、龟、犬等刻像。其中还有“王者出行图”和“彝族毕摩图”各一幅,可谓佛教文化与毕摩文化的合璧。
  这批岩画,画面宏伟,画幅之大,迄今少见。镌刻岩画不仅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也有极高的历史考古价值,为研究我国西南地方史、民族史、文化艺术史以及佛教在我国的传播,提供了重要资料,亦是研究南诏国地方政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的佐证。自1981年报纸报道以后,很快驰名中外,吸引了国内外很多学者和旅游者前来参观考察。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