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一带一路”战略为民族文学带来发展新机遇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23  作者:记者王珍

  中国民族报讯 (记者王珍) “‘一带一路’是中国面对新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文化秩序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构想,为国内不同民族的交流以及同国外的文化交流,设计了美好的蓝图。”在日前举办的“一带一路”《民族文学》翻译培训班暨《文学翻译双语读本丛书》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如是说。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作家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又如何凭借优秀的文学翻译使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落地”,是摆在当今多民族作家、翻译家面前的时代使命和课题。在为期3天的研讨会上,各民族的50多位作家、翻译家、评论家代表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当今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背景,营造了一种新的时代语境。”《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认为,少数民族文学尤其得风气之先,因为丝路地域多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

  自2009年以来,《民族文学》在中国作协党组的支持下,相继创办了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5个文版。其中蒙、哈、朝3个文版与“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为适应“一带一路”民族文学“走出去”的现实需求,2015年,《民族文学》民文版改版,除了保留母语创作、小说、散文、诗歌栏目外,增设了评论栏目和儿童文学内容。

  “根据跨境民族的特点,我们相继推出了‘韩国作家作品选集’‘蒙古国作家作品选集’和‘哈萨克斯坦作家作品选集’,同时还出版了‘青年作家专辑’‘女作家专辑’等特辑。”《民族文学》副主编赵晏彪说。

  为表彰《民族文学》民文版在推动国内外文学交流方面的特殊贡献,今年2月,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将2016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特别贡献奖”授予《民族文学》民文版。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学,面临两种转换。”石一宁认为,其一是向内转,重新审视本地域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经验,寻找和发现其与“一带一路”的内在联系,从而在题材、主题、人物风格等方面进行新的创作;其二是向外转,这包括作品要有国际视野,也包括作品要走出国门。在这两种转换中,向内转主要是对作家创作的要求,向外转的任务主要由翻译家完成。

  今年,为促进多民族文学的共同繁荣进步,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民族文学》杂志与中译出版社联合出版了《文学翻译双语读本丛书》,精选了《民族文学》民文版发表过的60多篇优秀翻译作品,与汉文原作一起出版,旨在提高民族文学的翻译水平。这套丛书出版后,入选了“2017年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

  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民族地区文艺界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据蒙古族著名翻译家哈达奇·刚介绍,内蒙古这几年连续在蒙古国举办“内蒙古周”。依托这一平台,国内文学作品被译成蒙古国文字,在蒙古国出版发行。内蒙古文学翻译家协会与蒙古国翻译协会也建立了合作关系,经常举办交流活动。

  近几年来,蒙古国的部分经典作品被译介到了国内,如哈森翻译了《巴·拉哈巴苏荣诗选》《蒙古国文学经典——诗歌卷》等作品;照日格图翻译了《蒙古国文学经典·小说卷》;敖福全翻译了《蒙古国当代优秀短篇小说选》等。

  “现在的问题是,蒙古国使用的是斯拉夫蒙古文,语言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比如,我们说的‘经济’一词,在蒙古国的意思是‘工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蒙古文室主任格日勒图说。他建议国家能够资助一些翻译家,将一些反映现当代中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蒙古文,满足蒙古国受众想要了解中国的愿望。

  哈达奇·刚建议,建立一个跨境民族文学走廊,设立“一带一路”文学奖项。“我们通过搭建文学的交流合作平台,将周边国家作家凝聚在一起,不仅让‘一带一路’倡议在多民族文学交流中落实成具体的行动,而且为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作出我们的积极贡献。”哈达奇·刚说。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7年6月30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