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一江三山在脚下两洲五洋存胸中
记新中国的第一位彝族教授刘尧汉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2-30  作者:普忠良

     刘尧汉,彝族文化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个彝族教授,国内外知名的民族学家和历史学家。
     1922年7月7日,刘尧汉出生在云南省南华县马街乡沙坦郎彝族村,从小受知书达礼的母亲的影响,六七岁时便在私塾里苦读古书。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母亲又请新学教师讲授“五四”新学,少年时的刘尧汉就对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胡适等的学说发生了兴趣。1939年,正值抗日战争关键时期,刘尧汉升入楚雄中学。历史教师濮清泉(陈独秀的表弟),学识渊博,刘尧汉从其所讲的世界历史中受到民主进步思想影响。1942年,刘尧汉考入云南大学生物学系,1943年考入由费孝通任主任的社会学系,师从费老潜心学习社会学。
     1945~1948年间,刘尧汉遵师嘱4次对云南省南华县马街乡沙坦郎村本家族的历史作了全面的调查了解,写出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一个实例———云南哀牢山彝族沙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在明清两代至解放前的发展过程》一文;1953年3月,刘尧汉调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研究所工作前,肩负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翦伯赞的重托,为调查南诏历史并查证其王室族别,前往滇西巍山(南诏王故乡)走村串寨地作了大量实地调查,发表了《南诏统治者蒙氏家族属于彝族之新证》一文,澄清了涉及我国领土完整的重要史实。这两篇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学术成果,得到翦老、范老等老前辈的赞誉。
     刘尧汉1983年接受云南楚雄州委州政府的聘请,来到楚雄智力支边。当时刘尧汉已年过6旬,放弃了北京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来到云南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把走出书斋、深入实地调查的一贯学风传给新一代彝族青年学子。走出彝山,又回到彝山,刘尧汉把整个生命都溶入了中华彝族文化研究事业。刘尧汉在著书立说的同时,又挑起了培育青年学子的重担。80年代以来,以刘尧汉为旗手的中华彝族文化学派在中国学坛异军突起,一支以彝族中青年为主的彝族文化研究专业队伍健康成长,其中已有不少成为高级研究人员。20多年,一批具有新方法、新材料、新观点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民族学界的注目;可以说,他们的成长过程是与刘尧汉的精心培育分不开的。
     在建立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的初期,全所16名研究人员中有14名是彝族,他们中一部分人文化程度仅初、高中水平。刘尧汉认为,任何一篇文章或专著,或多或少总得有新内容或是新观点,才有学术价值。为使彝族学子早日成才,他因材施教,无保留地把治学的方法传授给他们,并要求大家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长期深入彝区,广泛收集活史料,走实地调查、古籍考证和文物考古相结合的研究路子。

本文作者在访问刘尧汉教授

     按照智力支边的要求,刘尧汉每年只需1/3的时间到楚雄州进行学术指导。可他一年中大半光阴留在楚雄州。支边10余年来,仅有两个春节回过家。为使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刘尧汉不顾年老体衰,身体力行,带领彝族青年学子顶风冒雨跋涉在金沙江两侧滇、川、黔三省彝区的哀牢山、乌蒙山和大小凉山的野岭深谷间。为人师表身先行,这是刘尧汉为师育人准则。对刘尧汉来说,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每天除了深夜3至4小时的睡眠和不定时的3餐外,其余时间都投入到看书、阅报、查资料、改稿子、搞调查等工作中。有时为了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好的选题,往往要连续思考几天几夜,甚至十天半月。有一次,为了指导彝族青年从事《彝巫列传》的专著研究,刘尧汉顾不上双膝所患神经性关节炎病痛的折磨,深夜授学,从晚上10点持续到翌日凌晨4点多钟。当青年学子的论著出版时,衷心感激导师的培养,希望署上刘尧汉的名字,却被刘尧汉拒绝了。
     为壮大彝族文化研究队伍,更多地培养彝族青年学人,刘尧汉突破地域界线,调查到哪里,就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工作做到哪里。在他的指导下,四川凉山彝州仅有高中学历的巴且克迪从写自己家庭、家族和氏族的历史出发,完成民族学专著《凉山黑彝巴且氏族世家》;广西彝族王光荣完成了专著《通天人之际的彝巫“拉摩”(母虎)》。刘尧汉还帮助贵州青年罗勇进行系统的彝族专题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对留学法国攻读硕士的彝族女青年卢汇进行指导,并为她前往四川凉山彝州作实地调查、最终获取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创造条件。在刘尧汉的精心培育下,一批彝族青年学者迅速成长,壮大了彝族研究队伍,给彝族文化研究带来了蓬勃朝气和百花争妍局面。
     刘尧汉为彝族文化的进一步发掘、研究和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92年9月举行的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届科技大会,将刘尧汉作为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之一,给予表彰和奖励。多年来,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海文艺报》、《云南日报》、香港《大公报》,以及《民间文学论坛》、《书林》、《读书》等知名报刊,对刘尧汉的研究成果作了多次报导和评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东方之子”栏目对刘尧汉的学术成就进行了专题报导;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刘尧汉主编的《彝族文化研究丛书》(至2001年这套丛书已经公开出版了40部),于2000年7月10日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暨研讨会。
     冬去春来,几度花开花落,刘尧汉已82岁高龄,而为科学事业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仍不减当年。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4-19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