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丹寨纸贵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10-26 作者:刘大先
古法造纸
石桥堡是黔东南一个普通的小山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土坡上,聚集了2百多户人家,正是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寨里,完整地保留着我国最为原始的造纸工艺。
在中国民间,古法造纸曾经是一种很普遍的手工技艺。用树皮、麻、竹等原料制作纸张,中间要经过十几道复杂的工序。所有的工序都必须徒手操作,费时费力。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这种手工造纸的作坊越来越少。而手工白皮纸的价格也越来越低廉。
石桥堡生产的白皮纸主要用于制作鞭炮或祭祀用的纸钱。1996年,由于国家禁止私人做鞭炮厂,白皮纸的销路缩减,利润越来越薄,一张纸只能卖7分钱。延续了千年的手工技艺眼看就要在这一代失传。
发明彩色纸
1998年,石桥堡在外打工的人带回来一个消息,古法造纸的命运似乎有了一线生机。那时侯,当有个姓蔡的姑娘去东莞打工,听说有个香港老很想找那个手工造纸的地方。女孩就把香港老板要的纸样寄回家里, 与石桥堡世代相传的白皮纸不同,香港老板寄来的样品是彩色皱纹纸。村里的人谁也不敢接这个活儿。
一个叫王兴武的人看到样板纸以后以后,却下了一个决心:只要能让家乡的手工纸走出去,就要去做。王兴武从小沉默寡言,但是内心却十分倔强,只要他认定的事儿,就要一条道走下去。
那一年,王兴武决定要打破传统, 试验彩色手工纸的制作。但是,石桥堡从来没有人制作过彩色纸,谁都不知道如何用天然的植物制作出五颜六色的纸张。失败接踵而至。
从1998年到2000年,彩色纸的试验持续了整整二年,他的家人对此抱怨不已。2000年,王兴武在长达两年的试验之后,用最原始的纯手工技艺和纯天然的原料做出了香港老板寄来的彩色皱纹纸。
彩色手工纸给王兴武的家人带来了村里人无法企及的经济收入。很快,王兴武家建起村里第一座砖石结构的房子。但就从那个时候开始,王兴武成为了村里人冷落的对象。世代习惯了做白皮纸的村里人认为,王兴武发明的彩色纸糟蹋了传统的造纸工艺。
2004年, 丹寨县搞起了村寨旅游,离村口不远的大岩壁下是石桥村古代造纸作坊的遗址,旅游部门找到了造纸能手王兴武,建议他在岩壁下重新开设造纸作坊,供旅游者参观。
一开始,王兴武欣然接受。可是别的村民却认为这应该是集体的东西,不应该让王兴武一人来做。他们甚至砸掉了遗址上仅有的一些造纸设备。县领导只好组织村民开会,要求除王兴武之外的造纸户全部参加,并且提出条件:哪位造纸户愿意入驻造纸遗址,必须按照规划,自己出钱来整修和管理。
因为有了制作彩色手工纸的收入,王兴武拿出 6000元钱对遗址重新整修,在这个曾经沿用了几百年的遗迹之上,一些早已经失传的古代造纸技艺得到重现。
从彩色纸到签字纸
与八年前一样,王兴武又面临着一次打破传统的挑战。这次王兴武要试验的是日本商人寄来的签字纸,这种纸是电脑直接打印出来的,颜色泛黄,表面光滑,而内部却搀杂着细长的白色絮状物。而当地从来没有人做过这种纸。
日本商人的纸张样品中有着细长的银白色絮状物,王兴武想到了在原料中加入蚕丝。他用一根竹竿搅动纸槽里水和构树皮的混合物,这就是打槽。打槽的时间长短决定纸纤维的粗细程度。
由于打槽的时间太长,蚕丝被打得细碎。第一次签字纸的试验失败了。但是这种失败对于王兴武来说,早已经习以为常。
在将近半个月,的签字纸试验终于有了结果,王兴武对于试验的结果相当满意。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以后,王兴武又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决定好好庆祝一番。妻子做了一大桌饭菜,一家人坐在一起。
就在这时,一个义乌商人不邀而至。原来,年轻的义乌商人是专门经营手工艺品对欧美和东南亚市场的批发业务的,前段时间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对于王兴武的报道,对于他所生产的手工特种纸非常感兴趣,就一个人跑到山里来找王兴武联系业务,希望能够代理他的产品。
第二天,义乌商人离开了丹寨县。王兴武的心里却燃起了新的希望。多年来,他一直想找到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使家乡的手工纸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这样,他就会把自己制作特色纸的技艺传授给村里的年轻人。也许那样,村里人对他的误会将不复存在,古老的造纸技艺也能够因此真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评论:《易经》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文化传承不是单线的延长或原质的移位,而是既有衰减又有增量,以创新达成文化的积累。对于那些非物质文化来说尤为如此,靠传承而进化,在传承中进化,是其必然的命运。积累是传承的结果,而积累的核心是传承者的创新。古法造纸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是流动的,活态的,川流不息,行进不止。王兴武的故事表明,一项传统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是一个累积扬弃的过程。就个人来说,技艺传承的第一义是习得,即通过传习而获得,记忆得到了传递。再进一层就是创新或发明,即在前人所传授的知识或技能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所发明有所创新,使传承的知识或技艺因创新和发明而有所增益。个人推而广及族群或社区,从石桥堡到丹寨县,由王兴武个人的改进与创新在群体中得到传播和认同,并进入集体的“再创造”的过程。文化的嬗变就在这样的途径中一点点突破流转,薪尽火传,生生不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丹寨古法造纸的新变昭示了无数类似的古老技艺的发展长契机——民间智慧与传统技艺完全具有自我更新与生长的能力,只是需要开拓它们的视野、刺激它们的活力、启动它们的引擎。一般关心民族文化遗产命运的人谈起来,往往对传统文化颇感萧瑟凋零,丹寨的古法新纸恰恰给这种貌似阴郁的前景画面涂抹上一丝乐观的亮色。
石桥堡是黔东南一个普通的小山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土坡上,聚集了2百多户人家,正是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寨里,完整地保留着我国最为原始的造纸工艺。
在中国民间,古法造纸曾经是一种很普遍的手工技艺。用树皮、麻、竹等原料制作纸张,中间要经过十几道复杂的工序。所有的工序都必须徒手操作,费时费力。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这种手工造纸的作坊越来越少。而手工白皮纸的价格也越来越低廉。
石桥堡生产的白皮纸主要用于制作鞭炮或祭祀用的纸钱。1996年,由于国家禁止私人做鞭炮厂,白皮纸的销路缩减,利润越来越薄,一张纸只能卖7分钱。延续了千年的手工技艺眼看就要在这一代失传。
发明彩色纸
1998年,石桥堡在外打工的人带回来一个消息,古法造纸的命运似乎有了一线生机。那时侯,当有个姓蔡的姑娘去东莞打工,听说有个香港老很想找那个手工造纸的地方。女孩就把香港老板要的纸样寄回家里, 与石桥堡世代相传的白皮纸不同,香港老板寄来的样品是彩色皱纹纸。村里的人谁也不敢接这个活儿。
一个叫王兴武的人看到样板纸以后以后,却下了一个决心:只要能让家乡的手工纸走出去,就要去做。王兴武从小沉默寡言,但是内心却十分倔强,只要他认定的事儿,就要一条道走下去。
那一年,王兴武决定要打破传统, 试验彩色手工纸的制作。但是,石桥堡从来没有人制作过彩色纸,谁都不知道如何用天然的植物制作出五颜六色的纸张。失败接踵而至。
从1998年到2000年,彩色纸的试验持续了整整二年,他的家人对此抱怨不已。2000年,王兴武在长达两年的试验之后,用最原始的纯手工技艺和纯天然的原料做出了香港老板寄来的彩色皱纹纸。
彩色手工纸给王兴武的家人带来了村里人无法企及的经济收入。很快,王兴武家建起村里第一座砖石结构的房子。但就从那个时候开始,王兴武成为了村里人冷落的对象。世代习惯了做白皮纸的村里人认为,王兴武发明的彩色纸糟蹋了传统的造纸工艺。
2004年, 丹寨县搞起了村寨旅游,离村口不远的大岩壁下是石桥村古代造纸作坊的遗址,旅游部门找到了造纸能手王兴武,建议他在岩壁下重新开设造纸作坊,供旅游者参观。
一开始,王兴武欣然接受。可是别的村民却认为这应该是集体的东西,不应该让王兴武一人来做。他们甚至砸掉了遗址上仅有的一些造纸设备。县领导只好组织村民开会,要求除王兴武之外的造纸户全部参加,并且提出条件:哪位造纸户愿意入驻造纸遗址,必须按照规划,自己出钱来整修和管理。
因为有了制作彩色手工纸的收入,王兴武拿出 6000元钱对遗址重新整修,在这个曾经沿用了几百年的遗迹之上,一些早已经失传的古代造纸技艺得到重现。
从彩色纸到签字纸
与八年前一样,王兴武又面临着一次打破传统的挑战。这次王兴武要试验的是日本商人寄来的签字纸,这种纸是电脑直接打印出来的,颜色泛黄,表面光滑,而内部却搀杂着细长的白色絮状物。而当地从来没有人做过这种纸。
日本商人的纸张样品中有着细长的银白色絮状物,王兴武想到了在原料中加入蚕丝。他用一根竹竿搅动纸槽里水和构树皮的混合物,这就是打槽。打槽的时间长短决定纸纤维的粗细程度。
由于打槽的时间太长,蚕丝被打得细碎。第一次签字纸的试验失败了。但是这种失败对于王兴武来说,早已经习以为常。
在将近半个月,的签字纸试验终于有了结果,王兴武对于试验的结果相当满意。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以后,王兴武又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决定好好庆祝一番。妻子做了一大桌饭菜,一家人坐在一起。
就在这时,一个义乌商人不邀而至。原来,年轻的义乌商人是专门经营手工艺品对欧美和东南亚市场的批发业务的,前段时间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对于王兴武的报道,对于他所生产的手工特种纸非常感兴趣,就一个人跑到山里来找王兴武联系业务,希望能够代理他的产品。
第二天,义乌商人离开了丹寨县。王兴武的心里却燃起了新的希望。多年来,他一直想找到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使家乡的手工纸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这样,他就会把自己制作特色纸的技艺传授给村里的年轻人。也许那样,村里人对他的误会将不复存在,古老的造纸技艺也能够因此真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评论:《易经》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文化传承不是单线的延长或原质的移位,而是既有衰减又有增量,以创新达成文化的积累。对于那些非物质文化来说尤为如此,靠传承而进化,在传承中进化,是其必然的命运。积累是传承的结果,而积累的核心是传承者的创新。古法造纸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是流动的,活态的,川流不息,行进不止。王兴武的故事表明,一项传统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是一个累积扬弃的过程。就个人来说,技艺传承的第一义是习得,即通过传习而获得,记忆得到了传递。再进一层就是创新或发明,即在前人所传授的知识或技能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所发明有所创新,使传承的知识或技艺因创新和发明而有所增益。个人推而广及族群或社区,从石桥堡到丹寨县,由王兴武个人的改进与创新在群体中得到传播和认同,并进入集体的“再创造”的过程。文化的嬗变就在这样的途径中一点点突破流转,薪尽火传,生生不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丹寨古法造纸的新变昭示了无数类似的古老技艺的发展长契机——民间智慧与传统技艺完全具有自我更新与生长的能力,只是需要开拓它们的视野、刺激它们的活力、启动它们的引擎。一般关心民族文化遗产命运的人谈起来,往往对传统文化颇感萧瑟凋零,丹寨的古法新纸恰恰给这种貌似阴郁的前景画面涂抹上一丝乐观的亮色。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