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影评]“奥运礼服”与文化认同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10-26  作者:刘大先

    汉服、华服、唐装、马褂、旗袍、中山装、西装,关于“国服”的讨论与争议在大众传媒与口头交流中已经日益成为一个话题。究竟是否应该或者如何确立“国服”也是众说不一,甚至成了今年两会上热议的一个话题。近日,有关2008中国奥运会运动员礼服的设计再一次使得这个话题激起了新的浪花。
    服饰向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礼作乐、典章制度、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文化认知、传承、延续、播撒的物质层面基础之一。孔子曾言:“微管仲,吾等皆批发左衽矣”。服装的样式与发型有区分文化高低与民族界别的作用。孔颖达的话更为直接:“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服装甚至具有族群的表识、民族的象征、国家的标志、文化的符号等多重功能与所指。
    因此,关于“国服”的讨论,实际折射出全球化时代本土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奥运礼服”尤其如此,作为一项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奥运会所附载的意义当然不仅仅是体育竞技这么简单。奥运礼服作为展示国家形象的一个侧面显然不容忽视。以往的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服装被认为样式、色彩都比较单一,没有体现出中国元素,此次把民族特色提上议事日程,足见通过服装寻找文化认同标志的企图。
不过,中国作为多民族融和共生的大国,与单一的民族国家有所不同,中国的五十多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而中华民族整体却并没有统一的民族服饰。所谓的主流“汉服”也融入了大量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因子,且不说近现代海通以来,西方文化的进入,带来的西装,中山装(根据日本学生装改制的),即使在清代马甲、旗袍融入主流服饰以前,汉族传统服饰和外来文化的相互融合也从未中断。周平王就曾借鉴胡人的服饰对战服进行改良,赵武灵王强制推行过“胡服骑射”,唐代的圆领窄袖也是吸取北方民族服饰风格——像一切流变迁移的文化事项一样,中华民族的服装也是经过不断的文化混血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能没有任何一种传统服饰能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形象,也不可能现在就设计出一种广为众人所接受的“华服”。其实,问题不在于是否某一种服饰被用来当作国服的符号表征,关键是在于服饰背后的文化认同感。换句话来说,作为精神载体的服饰本身只不过是个能指。“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洋装也许并不能表明公众对自身文化符号认同感的淡化,它只是外在的物质,内在的认同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就像龙、凤、长城这些原本是原始的图腾崇拜、封建制度的威权象征或者军事建筑,经过改造后,今天其内核已经变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
    民族服饰是传统文化残存的信息符号,对这些传统符号的认知和欣赏,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外在形式。传统并非是一成不变,通过革新其形式和符号,造成新的礼仪规范,传统的礼仪服章完全可以脱胎换骨达到新的认同。如何把民族特色服装应变得宜地融入当代全球化的奥运精神,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东西。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