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影评]高黎贡山十年
《怒族一家人》(纪录片)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9-18  作者:刘大先

片名:《怒族一家人》(纪录片)
导演:高国栋
国家:中国
片长:30分钟
时间:2003年 
 
  剧情:1992年4月,辽宁电视台导演高国栋和他的摄制组走进云南西北部的怒江大峡谷。他们与当地人一样,将自己挂在长长的溜索上溜过波涛汹涌的怒江,爬上高黎贡山,进入原始森林,用几个月的时间忠实地记录了怒族人波益泗一家的生活。

  波益泗与妻子付玛登生活在怒江西岸高黎贡山上的福贡县匹河乡鲁门寨,他们有3个女儿:李生花、李红梅和李玉花。受过初中教育的波益泗是一个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怒族人,他采用新的农业技术改进传统的耕作方式,让粮食从亩产100公斤增产到250公斤,虽然如此却并没有使家里摆脱贫困。他还支持孩子们上学,李生花已经上到4年级,她对于初中读完之后还有什么学可上一无所知,但对未来还是充满期待。有一天,波益泗忽然发现自己家对面山上的碧江县城没有炊烟升起了,所有人都搬走了。原来因为长期的刀耕火种,山上的原始森林被严重破坏,山体有滑坡的危险。波益泗对此感到忧心忡忡。

  10年后的2002年12月,摄制组再次来到鲁门寨时,映入他们眼帘的首先是飞架于大山中的银色电线——光明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波益泗一家翻盖了新房,还买了电视。因为政府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他当上了护林员。每日里除了巡山,就是向山里的乡亲们宣传护林育林的好处。这个时候大女儿李生花已经出嫁了,二女儿李红梅没有读过书,但是她不愿意困在深山里,想出去打工见见世面。小女儿李玉花考上了匹河乡民族中心完全小学,成绩很好,家里人都希望她能够考上大学,改变她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波益泗是个活跃的人,会做怒族传统乐器达比亚,还是跳传统歌舞的好手,曾经去过昆明和上海演出。有过这些经历的波益泗深知如果要改变一家人的命运,只能走“现代化”的路子。

  简评:10年之间,在高黎贡山这个半封闭的环境里,现代化的脚步虽然缓慢,但依然坚定不移地迈进来。生活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祖先们留存下来的一切也在慢慢消失,这种代价对生活在这里的怒族人来说是祸是福,已经很难说清。传统的文化赋予他们以丰富的精神享受,却不能带来良好的生活条件,波益泗一家的个案生动地表明日益变化的边缘族群在大转型时代的社会变迁。这种变迁不动声色,又无可置疑,是双方面的合力:闭塞落后的山村渴望着外面广阔的世界,而作为现代化推动者的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加快着交流的进行。怒族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是原始社会的群落,到今天已经可以享受现代化的成果——电视与电灯。沧海桑田,人间正道,逐渐流逝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沿袭已久的生活和文化。

  纪录片是真实的追踪,是时间的积淀,是历史的影像见证。所以,导演对于怒江与澜沧江流域这个怒族一家人生活的造访和追忆就不仅仅是在揭示物是人非,也不仅仅是在表达时过境迁,时间的跨度赋予片子以强烈的震撼力,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社会的一个缩影,足以照亮被时代遗忘的无数鲜活细节。那如同琵琶般悠扬的达比亚、那热情洋溢的传统歌舞、那火塘边的欢乐、那草屋内的温馨,都将成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7-09/07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