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何处是我家》(Nowhere In Africa)(故事片)
导演:卡洛琳·林克(Caroline Link)
片长:141分钟
时间:2003年
地区:德国
剧情: 韦特是德国籍的犹太人。1938年,纳粹的阴影已经笼罩在韦特一家的头上。韦特无故失去了律师的工作,敏感到事情的不妙,先行移民到了贫困荒凉的非洲肯尼亚草原上,开始艰辛的垦荒生活。父母姐妹一家人尽管也感受到了纳粹的压迫,但仍抱有希望,认为一切都会重新好起来的,因此对他力邀他们移民的劝说无动于衷。只有韦特的妻子叶缇为了团聚,十分不情愿地带着5岁的女儿,追随他到了非洲。
一下子从优雅精致的上流社会来到荒芜的非洲大陆,所有的一切都让叶缇沮丧,就连曾经坚信的爱情,也开始产生质疑。矛盾、争吵开始充斥这个曾经完美无瑕的家。然而不经意间,女儿小蕾却已经和黑皮肤的小孩打成一片,尤其与他家的长工欧瓦相处得非常融洽,渐渐融入到纯朴的非洲乡村生活中。这时,破旧的收音机里传来纳粹的宣言,战争开始了。与生俱来天经地义就认同的“祖国”一下子抛弃了整个种族的人民。移民非洲,原本以为非常不幸,现在成了大幸,所谓塞翁失马。
生活还是要继续,并日益趋于平静。小蕾进入了当地英国政府开办的学校,叶缇习惯并胜任了农庄的劳作,韦特参军加入了对德作战的英军后方。战争终于结束了,韦特收到了德国政府的邀请函,可以举家重返德国,重返他的律师岗位。只是,面对曾经抛弃过自己的祖国,面对早已熟悉的非洲大草原,到底该何去何从?在结尾悠扬的音乐与浩瀚的美景中,一家人虽然还是踏上了返乡之路,但心中可能更多的是对非洲草原的眷恋吧。
简评:异乡待久了也便成了故乡,然而认同的形成却是艰难的。作为移民,韦特一家人遭受的“离散”经验可谓深刻。在一个陌生民族的文化环境中,无论是生活层面、社会环境层面、价值观念层面和生活习惯层面都会遭遇到跨文化适应者所必然要遭遇的各类体验。
社会文化学家H. Douglas Brown曾经将这种体验分为4个阶段:第一,新奇感受阶段。当进入一个新的文化氛围、一种异域环境时,人们必然会对其中陌生的事物、现象感到新奇,异常兴奋,甚至眼花缭乱、心醉神迷,以至暂时忘却自我;第二,文化震惊阶段。经过短暂时间之后,人们逐渐会感到愈来愈多的文化差异侵入了自我的意识和概念,甚而危及自我的安全感,这一阶段为文化冲突阶段。其间人们倾向于依赖和求助于同样身处第二文化环境的同胞的援助,在抱怨当地习俗、生活环境的同时获得安慰,借此解脱困惑;第三,复苏阶段。在经历彷徨、困惑甚而阵痛之后,倘若对异国文化不持完全抵触的态度,文化适应者便可进入逐渐复苏的阶段,逐渐地对属于第二文化的群体移入感情;第四,文化融入阶段。此阶段表现为文化适应者近乎或完全复苏。由于已适应、接受了新的文化或者说已为新的文化所“同化”,他已发展成为在新的文化中充满自信的“新人”。韦特一家可以说最后融入了新的文化,但是在最后却要面临着故土文化的召唤。何处是我家呢?这种两难最终难以两全。
本片是根据史蒂芬妮·齐威格的原名自传小说改编。1932年,出生于欧洲中部西里西亚(Silesia)的史蒂芬妮和家人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而移居至非洲肯尼亚的奈洛比,在那里,她与非洲原住民建立了浓郁深厚的感情。她把非洲本土文化与自身文化融合为一,建设性地描述了非洲的情形,与一般有关非洲的作品迥然不同。影片也忠实地呈现出肯尼亚原住民的面貌及生活,毫不渲染亦不夸张,没有猎奇的凝视与窥探,而是完全融入当地日常生活的平视与鸟瞰。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