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影评]山洞里出来的人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4-17  作者:刘大先

·影视看板·

山洞里出来的人 

片名:《人类童年印记:西盟佤族祭祀》(纪录片)
编导:刘军 梁荔
出品时间:2005年
片长:40分钟
  
  剧情

    佤族自称“阿佤”,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佤族自治县。本片主要反映的是西盟佤族祭司岗里和拉木鼓。在佤语中,“司岗”指山洞(亦有“葫芦”)之意,“里”意为“出来”。“司岗里” 的意思即人类是从石洞里出来的。祭司岗里时,会有人扮演成米雀、牛、豹子、白鼠等,重新扮演了一遍神话传说中人类祖先走出山洞的过程。

    木鼓,佤语称为“克罗”,是佤族人心目中可以通天的神器。在每个佤族村寨都建有木鼓房,供奉着木鼓。大约每年开春之前是阿佤人拉木鼓的日子,分为选料、拉鼓、制鼓、上架4个过程。佤族汉子扛着枪、斧、刀等,来到山上事前看鸡卦选好的大红毛树下,先由魔巴(巫师)念几句咒语,众人向大树鸣枪,意为赶走树鬼。树砍倒后,魔巴要拿一块石头压在树桩上,以示给神树的买树钱,求树神不要怪罪。然后精选一段树干砍下,凿下两个耳洞,拴上4根粗藤条,众人齐心拉回木鼓房。工匠开始制作木鼓。先剥去树皮,在树身上部的两侧按女性生殖器的形状(佤族的始祖安木拐是女性,因而佤族崇拜女性,将木鼓做成女性生殖器的形状)凿空四处,深浅不一,以发出不同音阶的声调。木鼓制作完后,魔巴会选一吉日,组织村民把木鼓抬到木鼓房。


  剽牛是拉回木鼓后的第一件大事,一般在拉回木鼓的第2天举行。仪式开始前,牛已被拴在土场中央的木桩上。主持的老人手端一竹杯水酒,庄重地走到场地中央慢慢蹲下,开始念诵祝辞,祈祷丰收,祝福健康,期盼事业成功。诵毕,老人慢慢退下。这时,早已在一旁等候的剽牛手,手持锋利的标抢瞄准牛左肩胛后部猛然刺入。牛倒下时,围观的群众欢呼雷动。接着便是剥皮分肉,将牛肉割成小条、小块,分别用竹篾串起,散发到全寨各家各户,每户一串。牛骨归主人,牛头骨被视为富有的标志。
  
  简评

    一般人对于佤族的理解估计也就仅限于《阿佤人民唱新歌》这样的符号性碎片,这个据说原先猎头的民族,充满了神秘与恐怖的气息。我并不喜欢“人类童年印记”这样的说法,并且能够感受到这部纪录片是“做”出来的,因为现实中原始民间信仰体系的存留程度,司岗里神话的传承方式在当下是如何的,佤族族群保留的对神话的信赖感与需求度究竟如何,神话是否仍然担负着维护传统的一切……等等问题在片中都看不到。尽管如此,我依然觉得它有一定的价值,这个价值就体现在它让观众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佤族祭司的来龙去脉和实际的操作过程,让这个披着神秘面纱的民族得以展现自身。

    司岗里神话属于“推源神话”,是佤族先民对开天辟地、万物造化、存续发展等内容的反映,也是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习俗、思维和情感方式的投射和集中体现。木鼓源于母系社会中对祖先的崇拜,敲响木鼓据说可以与祖先和神灵通话、驱凶避邪、祈求平安,还可以召集和激励部族成员抵御外来侵犯。拉木鼓是佤族重要的宗教仪式,其凝聚人心、追求幸福、表现强悍、抒发热情的文化传统以此传承。今天,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已经建起了“司岗里”民俗园,神话与民俗、文化、旅游、商业等结合在一起,传统祭祀的原生性功能已经淡化或弱化,这也许是佤族文化传统变化的一个紧要关头,也是边缘民族文化无可奈何的事情。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7-4-13 期数:628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