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影评]狂欢与日常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3-16  作者:刘大先
片名:《隆务河畔的鼓声》
 
出品时间:1996-1997年拍摄,2000年制作
 
编导:陈景源 庞涛
 
时间:65分钟
  
      内容: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就是一般人知道的热贡地区,这是个回、撒拉、土、藏等多民族聚居地,其中藏族最多,占总人口的73%。本地一年中的盛事之一就是农历六月十七的六月神会。按照当地居民卡尔泽杰的解释,六月神会的功能主要有3点:纪念战场上阵亡的英雄;让天神和龙神高兴,以求雨水而获得丰收;标志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
 
      热贡地区的神佛谱系分为两层。佛处于高一层次,佛手下的是神。神一般就是地方神、山神,他们是世间神和家神,如果说佛更多掌管人的来世超越性的境界,神则在世俗层面满足人们的需求,比如考大学、治病、战争等等,事实上更贴近村民的日常生活。因此一般家庭总会既有佛堂,也有神龛。神界内部也分等级,夏琼神是最尊贵的善良之神,可化身神鹰铲除邪恶,下面是阿尼牟洪(一般称为二郎神)和玛卿、知哈尔、德龙、年钦四大高神,他们都是佛的护法。这些神的品性各个不同,比如拉仲、年钦、牟洪比较喜欢血祭。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祭祀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不变的是村民对于神的虔诚和信仰。
 
      隆务镇是黄南州的首府,这里的丹增本平时就是个小店业主,但是到了六月神会的时候就成了沟通人神的法师。法师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权,是经过煨桑、诵经、吁求显灵(格布仍)、在活佛面前附体等程序选出来的,但是他在祈神的时候则有权决定村子全局的大事。
 
      六月神会包括3天,都是村民自发组织的,先是“拉羌嘎”,即请神敬酒,妇女不准进入神殿,然后由法师将神带到各家各户。然后上山作“拉卜泽”祭,这个祭祀源自吐蕃时期,程式包括洒酒、煨桑、抛撒“风马”,以纪念战争亡灵。在神会期间,会有村民自编自演的9种神舞,包括男子集体舞、(献神)龙鼓舞、少女手捧哈达的集体舞、咕嚅舞、阿扎拉舞、大型海螺舞等,大约会有200多人参加演出,村里其他的人则负责辅助工作和做观众。舞蹈反复表演,中间还会夹杂小丑戏,一种带有道德色彩的惩恶扬善的滑稽戏。3天带有集体狂欢色彩的神会结束后,秋收就开始了。
  
 
    简评:不久前,正是在热贡地区,我有幸体验了一次神会的盛况。如果不是亲身感受,那种神性的迷狂实在很难让外人理解。面对那么真挚与虔敬的情感与信仰,观者如果以外来文化的眼光轻易判断为迷信或者落后,只能证明他的无知与浅薄,这个时候,“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片在中国纪录片协会2000年的年会上曾作为5部优秀纪录片之一播映观摩,2001年入围德国第44届莱比锡国际人类学电影节展映。作为一部人类学电影,编导者的手法值得注意,与作为走马观花的匆匆过客不同的是,他们是以一种人类学的整体视角来考察关涉六月神会的方方面面:法师、舞者、一般村民的认知与行为,从而能够使人摆脱那种浮光掠影的片面目光,使得整个神会以一个文化体系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而不仅仅是一幅奇异符号叠加而成的“想象的地图”。
 
      热贡地区的佛神体系非常有意思,体现了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接与沟通,大小传统之间的互动。我们可以看到,民间信仰与主流的佛教信仰在这里并行不悖,互相补充,和谐共处。神会在村庄共同体的团结互助中起到了社会和国家层面无法达及的凝聚力和认同作用。日常的生活规范与神会中非日常的反规范形态构成一种张力,它们不仅构成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一部分,也集中体现了特定时节、特定场合的全民狂欢。这一静一动,一平常一非常,正是当地人的信仰结构和生活节奏。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7-3-16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