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文笔足千秋
曹雪芹传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05-19 作者:关纪新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耸立着一座高踞其上而“一览众山小”的艺术峰巅,那就是清代中期出现于文坛之上的长篇小说《红楼梦》。这部作品的著作者,便是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
一
公元1724年即清雍正二年,曹雪芹(名霑,字雪芹)诞生在南京城里一户满族显宦的家庭。
这可是个非同一般的家庭。要说清它的基本情况,不得不追溯到明末清初满洲贵族向中原大举进取的年代。当时,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父子两代开辟的政治局面蒸蒸日上,为了扩大实力,取明王朝而代之,他们把从前的女真族更名为满洲族,在新出现的满洲共同体内,主体成份虽还是满洲各旧部人口,却也在其中兼收了一些原先汉族、蒙古族、朝鲜族等民族的成份。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以战争俘虏的身份而被归进满洲族的汉人,是相当多的。按照当时的办法,这类汉人必须“归旗”,也就是要编入满洲八旗的行列,成为贵族的家奴。入旗的家奴用满语来称呼,就叫做“包衣旗人”。满洲贵族不但剥夺了这些包衣旗人的人身自由,还把他们逐渐地同化为地道的满人。曹雪芹的先祖曹世选,就是在清入关之前被收进包衣旗人中间的一员。从那时起,曹氏便成了正白旗的包衣人。
在清政权定鼎北京而实现天下一统的历史变迁中,曹氏得以成了“从龙勋旧”,而且,其所在的正白旗也一跃编到由皇上直接统领的“上三旗”,于是,曹家成了皇上身边非同一般的家奴。由于这一家人对皇帝主子效力有功,竟步步发迹,一直做到了满洲上三旗内务府(专门料理皇家内务的宫里机构)的要员。虽然奴才的身份改不了,他们却不仅享受到了钟鸣鼎食的富贵荣华,还被堂而皇之地收入了《八旗氏族通谱》。
到了康熙朝,曹家的地位也走向极盛。不但曹雪芹的曾祖母孙夫人,因为做过康熙的保姆而受到皇上的另眼看待,并且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顒和曹頫三代四人,均因为是受皇上信任的包衣旗人,而连续被外派出任权力很大的江宁织造,同时,曹寅又有两个女儿被选为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就有五次曾经以曹家在南京的织造府为行宫……到曹雪芹出生的时候,曹家的赫赫炎炎地位,已经保持了六七十年。
然而,曹雪芹的降生,却偏逢家族之末世。随着雍正皇帝即位,曹家的厄运也来了。因为曹家跟雍正皇帝的政敌胤禝、胤禟(都是雍正的弟兄)有过连络,雍正六年,朝廷借题发挥,大举追查曹府当初为迎送康熙帝南巡耗费巨资欠下的帐目,把曹雪芹的父亲曹頫革了职,还抄了家。这是曹雪芹一生中经历的头一场巨变,当时,他还只是个四五岁的孩子。之后,曹雪芹便与家人一道被赶出南京,迁居到北京。在过了大约十多年基本安定的小康生活之后,曹家再度被卷进一场政治漩涡中,这回的结果则是一败涂地。终于,在十六七岁的时候,曹雪芹彻底告别了锦衣公子的生活,陷入了完全困顿的人生。
二
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根柢的家庭。其祖父曹寅,在清代初期的满族文化人中间,有过突出的表现,曾是一位十分有名的诗人和戏剧作家,家中藏书极丰,还曾经主持编纂刻印过著名的《全唐诗》。曹寅生平喜好结交天下诗人雅客,与洪昇(戏曲《长生殿》作者)等汉族大作家交谊甚厚,并且常常济困扶危,颇得江南士大夫阶层的好评。曹雪芹虽未见过祖父,却自幼在家庭中得到过浓重的文化熏陶。
曹雪芹聪颖早慧,勤学博闻,从小打下了文学艺术方面的良好基础。他具有独立思索习惯,不仅读过许多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述,中过贡生和举人,更对于各类“闲书”、“杂学”非常感兴趣,甚至还与当时为世人所瞧不起的演艺界伶人们过从密切。大概是因为过于地放浪形骸,少年时代的他,还有过被长辈管教而囚处空房的记录。但是,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叛逆精神,一生也没有改变。
家庭两度遭遇祸端之后,曹雪芹曾流离失所,据传闻,最悲惨的时候,他还在某个王府的马棚里栖居过数日。从童年的极端富贵荣华,跌落到恶梦般的凄苦世间,这罕见的人生反差,让十分敏感而又爱动脑筋的曹雪芹感触无限。由当初的“奴才家世”到后来“烈火烹油”般的极盛,再到眼下一落千丈的深渊,家族在不到百年之间的浮沉起落,使他对世上的人情冷暖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种种黑暗内幕,获得了许多真真切切的认识,逐渐地,这些异常深刻和形象的人生体味,勾起了他在艺术创作上不可遏止的灵感与冲动。
曹家彻底败落之后,年轻的曹雪芹必须自谋生计。他是内务府旗人,只能去为皇族当差。他在清廷专为皇族子弟们开办的学校──宗学里面,找到了一份差事。当然,作为“罪人”之后,他是不可能被请去当教师的,只能做些抄抄写写、文书助理一类的事情。他在宗学里一共干了十年左右的时间,生活并不宽裕,却也能维持得过去。
在宗学里做事的这些年里,曹雪芹结识了不少宗室(即皇族)子弟。对于那些贵胄恶少,彼此自然不会有什么兴趣;可是,宗室子弟里也有地位较低而又颇具天赋的人物,这些人则与曹雪芹很友好。正是从这时起,敦敏、敦诚兄弟二人走进了曹雪芹的生活,成了他毕生的莫逆之交。这敦敏、敦诚,都是清初政治舞台上叱一时的英亲王阿济格的五世孙,阿济格不仅为清朝的创建立下过殊勋,也因为在统治者内部恶斗中惨败而给后代们留下了不尽的连累;到了敦敏兄弟这一代,仍然没有真正翻过身来,顶好也不过是“宗室平民”而已。曹雪芹与在宗学内就读的敦敏、敦诚有着类似的家族遭际,更有着互相谈得拢的人生感慨和社会体认,所以一拍即合。他们常在一起吟诗论文、品评世事,倒也痛快得很。敦敏、敦诚对曹雪芹的诗才极为倾倒,认为他的诗作不仅有“奇气”,而且具备难得的“诗胆”,非一般诗人所能做到。可惜,曹雪芹的诗一首也没能完整地流传下来,这实在是文化史上的大不幸。只有一回,敦诚根据白居易诗题创作了一出戏曲《琵琶行》,曹雪芹看过剧本,喜出望外,提笔赋诗一首,其中有两句是:“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因为被敦诚引录下来,才得以传世。仅从这两句,也可以看出,曹雪芹的艺术想象力是何等地丰富:他断言,地下有知的白居易读到敦诚的剧作,必会万分欢欣,叫自己的两位侍女小蛮和樊素排演起来。
乾隆二十一年前后,已过而立之年的曹雪芹离开了宗学,迁居北京西郊香山脚下的一处旗人聚居的村落。
三
不管曹雪芹离别宗学迁居西郊的起因是什么,他来到这里之后的生活,却与长篇小说《红楼梦》的创作密切相关。经过对自家及许多类似敦敏、敦诚式的家庭经历的反观,经过长达十多年的不断咀嚼,他立志要不惜一切地写出这部书。香山地区民间流传至今的说法是:“曹雪芹活着就是为了《红楼梦》”。
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已是穷困到了极点。写作时,家徒四壁,只有一桌一凳一管毛笔陪着他,有时没有了稿纸,他就只能搜罗来旧皇历纸,用背面写。
他自己贫困,妻子孩儿也跟着他一样苦捱。有时,支持他写作的朋友们会给予一些钱财帮帮他,有时,他就只好画上几张画变卖了聊补家用。而更多的时候,一家人只能是“日望西山餐暮霞”!一位经历过“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生活的旧日大家公子,为了他无限钟情的文学伟业,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来到西郊之后,他又交了一位挚友,此人名叫张宜泉,也是内务府旗人出身,也有过一部让人感慨系之的家史。张宜泉这时是曹雪芹住处附近农村的一位私塾先生,他常常携琴载酒,来与曹雪芹把盏畅谈;曹雪芹回访张宜泉的时候,还在张家留宿,他们“破灶填新火,春灯剪细花”,交流诗、画、琴、剑等艺术心得。二人还时不时地结伴游历山野废寺,怀古抒情。这一时期,敦敏、敦诚等也多次从城里来香山脚下拜访曹雪芹。在所有这些朋友的关心之下,曹雪芹更增添了不畏艰难写出作品的勇气和毅力。
在西郊山村著书期间的某个时段,曹雪芹曾离开北京回了趟南京。他受到了当时两淮盐政尹继善的接待。尹继善是清中期一位很得民心的满族大员,他对曹雪芹的礼遇,显然与他仰慕曹寅的名声有关。但是,曹雪芹并没能在南京久留,不知是他作风狂放而为行为正统的尹继善难容,还是他作为“罪人”后代久居于斯彼此不便,他终于又回到了京郊的小山村来,继续自己的创作活动。南京之行,使作家重新找到了一些往昔的生活体验,这有助于他的写作。
历经十载,增删五次,在冲破了常人完全无法想象的极大困难之后,曹雪芹的煌煌巨著《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基本完成了。在他创作这部书稿的日子里,有一位署名“脂砚斋”的支持者,做出了特殊的奉献。通过后来留在书稿上的许许多多处出自脂砚斋手笔的批语,人们知道,这位支持者直接参与了全书的情节修删、书稿整理、文字誊抄甚至补写佚文的工作;此人的批语,还披露了有关曹雪芹创作动机、构思方式、艺术技巧等方面的若干情况,为后世了解曹雪芹其人其著留下了异常可贵的资料。据猜测,脂砚斋或许是一位曹雪芹身边的女性。
清乾隆二十八年,一场“天花”病在京城内外迅速流行,曹雪芹视若心肝的独生子被病魔夺去了性命。爱子既夭,曹雪芹悲恸万状,随后便也病倒了。因为没有可资疗治的条件,他的病情由秋至冬发展很快。大年三十儿,在北京城中响起辞旧迎新的爆竹声这时刻,曹雪芹,这位在中华乃至世界文坛上雄视百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于贫病交加之下,长辞人世,终年40周岁。这一天,是公元1764年2月1日。
曹雪芹的死,在他的友人中间,在读过他的书并对他怀有敬意的读者中间,激起一片痛哭之声。敦诚有悼诗《曹雪芹》云:“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
孤儿渺漠魂应逐,新妇飘零目岂瞑!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坰。”脂砚斋写道:“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另一位卓有才华的宗室诗人永忠,读了《红楼梦》,联系到自家与曹雪芹书中所写相仿佛的盛衰际遇,联想到自己与作者何其相象的人生感触,不胜唏嘘,为不能在曹雪芹生前与之一见而深深抱憾,挥泪吟出了《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语笑私。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
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混沌一时七窍凿,争教天不赋穷愁!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