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族作家文学中的“长白山情结”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0-31 作者:关纪新
长白山,在满民族的心目中,是无比神圣的山,是他们的发祥地。史籍记载,自中原地区的周代,满族的初民肃慎人,就繁衍生息于长白山周边的广袤地域。始见于春秋时期的地理著作《山海经》,明确地证实“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慎之国。”其中所说的不咸山,即现在的长白山。在长白山区,至今尚存的金代女真族祭天祭祖遗址,以及与满族民间“三仙女生布库里雍顺”美妙传说相印证的“天女躬浴池”(即所谓“小天池”或“圆池”)等等,也生动而确切地说明了,一代又一代的满族祖先,是怎样地景仰着这座在东北亚地区独钟天地灵秀的“果勒敏珊延阿林”(满语,即长白山)。
笔者在1982年夏季,曾随出席“满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的专家、学者一道,到辽南地区的岫岩满族自治县、凤城满族自治县考察、采风。所到之处,满乡族胞总是对我们中间的满族学者特别亲近,他们用以联络相互情感的问话之一,就是常常要问上一句:“您的祖上来自长白山的那道沟?”他们自己,当然是个个都能非常肯定地报出来自“长白山二道沟”或者是“长白山五道沟”……这引起了我们中间一些人的思考:许多年来,无论是在东北还是关内,满人们见面时,习惯上多是要彼此打听一番对方祖上隶属那个固山(旗)那个哈拉(家族姓氏),像岫岩、凤城的满族乡民那样打听对方祖居长白山几道沟的,实在并不多见。笔者猜想,这种问询方式,很可能是满族先民们的一项传统,同时,其中也深深地浸透着迁徙到各地的满族同胞,对长白山这一神圣故土经久不灭的眷恋之情。
“长白山情结”,可以说,是萦绕于满民族心头的情与结。
在我们检读和研讨清代满族作家诗文作品的时候,也每每与这种“长白山情结”不期而遇。清代,满洲旗人中间涌现出了不下五六百位诗文作家,他们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时代的高度,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宏富的文学遗产。而这些作家中,有相当多的一些人,总是在署名时,于自己的名字前面,习惯地缀上“长白”二字,这说明,清代的满族的文化人,或者用今天的说法──知识分子,和他们广大的族胞一样,从来就将故土长白山铭刻心头,将自身认作是长白山的血脉,将自己的作品认作是长白山文化传统的赐予和延续。
有清一代,八旗文人曾把旗族文学中的诗词创作辑成了几部作品总集。这些作品总集,在题目上冠以“白山”二字的,就有四部。它们是:雍正年间由伊福纳编纂的《白山诗钞》四十余卷;乾隆初年由卓其图编纂的《白山诗存》(卷数待考);乾隆、嘉庆之际由铁保编纂的《白山诗介》十卷;光绪、宣统之际由杨钟羲编纂的《白山词介》五卷。从这些汇辑旗族文学之大成的诗词集,均用“白山”来冠名的现象,我们似乎能够得到这样一点启发:如果把清代满族文学泛称为“白山文学流派”,也是不无理由的。经过近年间诸多专家的潜心研究,已经得出的共识之一,便是清代满族文学就总体而言,是有其特质可寻的。既有特质,将其归为流派,也就并不勉强了。不过,这里所说的“白山文学流派”,其实早已不仅仅是长白山地区的文学了,它是长白山的子孙们──遍布全国各地的清代满族──的共有文学。
17世纪中叶,清政权定鼎燕京,在其最高统治者的决断之下,八旗满洲的居住中心,完成了由东北地区向京师的总体转移,在京师的八旗区划中,分别设立了八旗都统衙门,不但掌管着京城的八旗事务,还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驻防旗族一并管起来,出现了雍正皇帝所说的“驻防不过出差之所,京师乃其乡土”的新态势。于是,满族人的“第二故乡”──北京,也就产生了。虽然有了这第二故乡,第一故乡却从来没有被忘却,他们无论离开东北地区多么远、多么久,“白山黑水”依旧是他们魂牵梦系的地方。这一点,从近些年在全国各地满族居住地同时可以搜集到有关长白山天池的民间传说,就能得到证明。
清代的满族文人,身处中原地区的,已是多数,离开了东北这片故土,他们的作品中也自然会减少一些本该出现的歌咏长白山的题材。但是,白山黑水、萨满文化,以及由这类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千百年来模塑出来的民族气质,却在他们的作品中屡屡得到出色的展示。取得清代首席词作成就的正黄旗满人纳兰性德,他的作品,被后来的著名学者王国维评价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便堪称一个典范的例证。读读这首《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吧:“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词中一句“冷处偏佳,别有根芽”,曾经引来多少诠释者的解说,而笔者却特别赞同将它理解成一种民族传统的审美趋向,只有在白山黑水的高寒地带世代生生不息的民族,才会有这样特异的情操依傍,他们“不是人间富贵花”,却是天底下独领风流的一群。
清代满族书面文学作品中,最早涉及到长白山的,当推康熙年间觉罗内大臣武默纳的一篇散文。康熙十六年(1677年),奉皇帝钦差,武默纳一行人历尽艰辛,披荆斩棘,跋层山,涉重水,踏勘出了一条常人难以走通的小路,来到了圣洁的、人烟罕至的长白山巅天池边,举行了向山神顶礼的仪式。回京复命时,武默纳向皇上呈上了一份详尽记述拜谒长白山过程的奏疏。这份奏疏,实际上又是一份相当可读的游记散文。有关在山间礼拜前后的情景,文中写道:
步出林外远望,云雾迷山,毫无所见。臣等近前,跪诵纶音。礼拜甫毕,
云雾开散,长白山历历分明。臣等不胜骇异。又正值一路可以跻攀,中间有
平坦胜地,如筑成台基。遥望山形长阔,近观地势颇远。所见片片白光,皆
冰雪也。山高约有百里,山顶有池,有五峰围绕。临水而立,碧水澄清,波
纹荡漾,殊为可观。池畔无草木。臣等所立山峰,去池水约有五十余丈。池
周围宽阔,约有三四十里。池北岸有立熊一,望之甚小。其绕池诸峰,势若
倾颓,颇骇瞻观。正南一峰,较诸峰稍低,宛然如门,池水下流。山间处处
有水。由左流者,则为扣阿里乌拉河;右流者,则为大讷音河。绕山皆平林,
远望诸山皆低。相视毕,礼拜下山之际,峰头有鹿一群,他鹿皆奔,独有七
鹿如人推状,自山峰陆续滚至山下闲散章京毕杨武里驻足之处。臣等不胜骇
异。因思正在乏食,此殆山灵赐予钦差大臣者。随望山叩谢,收其七鹿。臣
等上山之时,原有七人也。自得鹿之处,退至二三十步,回首瞻望,又忽然
云雾迷山!臣等因清净胜地,不宜久留,于十八日言旋。回至先望见长白山
之处,因云雾蒙笼,遂不得复见山光矣。
文章里面所点染出的神秘气氛,既与当时威严静谧、原始古朴的山间景象相吻合,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这批世代笃守自然崇拜的满洲拜谒者们,当时那种诚惶诚恐的敬畏心理。
武默纳等人的长白之行,直接结果,是康熙皇帝于翌年“诏封长白山神,秩祀五岳,自是,时望祭无阙。”到了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皇帝更是在东巡过程中,于松花江畔的吉林城,三跪九叩,举行了亲自遥拜长白山神的仪式,并留下了一首《望祀长白山》诗:
名山钟灵秀,二水发真源。翠霭笼天窟,红云拥地根。千秋佳兆启,
一代典仪尊。翘首瞻晴昊,岧嶤逼帝阍。
一生戮力仿效乃祖风格的乾隆帝,也曾在巡视东北地方的过程中,举行了两次隆重的望祭长白山的典礼。《驻跸吉林境望叩长白山》是他写于乾隆八年(1743年)的诗歌:“吉林真吉林,长白郁 岑。作镇曾闻古,钟详亦匪今。 歧经处远,云雾望中深。天作心常忆,明 志倍钦。”而另一首《望祭长白山作》诗,则是他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作品:“诘旦升柴温德亨,高山望祭展精诚。椒馨次第申三献,乐具铿锵葉六音。五岳真形空紫府,万年天作佑皇清。风来西北东南去,吹送膻香达玉京。”
康熙、乾隆两位帝王祭祀长白山的诗,反映的,当然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感情。虽然作为封建帝王,他们的这些诗作中不免要附带宣扬些“君权神授”的观念,但是,作为满族在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对长白山的膜拜,也实实在在地溶入了民族的固有心理和传统情感。
比较起来,乾隆年间的宗室诗人、礼亲王永恩的诗篇《望长白山》,格调似乎就更加明朗和亲切一些:
屴崱白山高,云深人莫至。树色郁青苍,兴王肇基始。闻说山之巅,
潺潺玉池水。源出混同江,松花更流此。深山四水拥,鸭绿派乃此。脉分
泰山背,跨连苍海趾。灵显天造区,扶舆气钟美。望望不可攀,三江水弥
弥。
在热情讴歌长白山的同时,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鸭绿江,也都成了满族诗人们倾注艺术情感的对象。例如,康、雍之际的满族诗人阿克敦,写过《渡鸭绿江》二首,以清澈素朴的文笔,描绘了沿江地区的美好景致,其一为:
古渡依城郭,寒江空复明。近通沧海阔,远出白山清。浪迭微风起,
光摇浅碧生。漫劳天堑固,今日少边情。
当然,永恩的《松花江》也是一首颇可读的作品:
混同江水清,东流分数脉。鸭绿久已名,却羡松花碧。白山远脉通,
相隔数千百。临渚柳未黄,泛舟鸥鹭白。缓步欲寻源,览此东方迹。忽觉
江水清,倒影见楼阁。老蚌出明珠,珍奇多怪石。垂钓有鲈鱼,紫貂走松
柏。何处引青龙?森森林水隔。我性爱山水,对兹忘朝夕。小艇急如飞,
须臾波上易。盘桓屡忘归,兴寄东方陌。
在状写江上风光气象的作品中,满洲内务府包衣旗人作家曹寅(即《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创作于康熙年间的一首词作《满江红·乌喇江看雨》,神完气足、泼撒淋漓,把朔方儿女对故乡山川的鲜明体认,写得十分传神,给人留下的印象极深:
鹳井盘空,遮不住,断崖千尺。偏惹得北风动地,呼号喷吸。大野作
声牛马走,荒江倒立鱼龙泣。看层层春树女墙边,藏旗帜。 蕨粉溢,鳇
糟滴,蛮翠破,猩红湿。好一场莽雨,洗开沙碛。七百黄龙云头矗,一千
鸭绿潮头直。怕凝眸,山错剑芒新,斜阳赤。
康熙皇帝的诗作《松花江放船歌》,是同类作品中的名篇,该诗充分展现了这位盛世英主在“母亲河”松花江中泛舟航行时,胸中荡起的非凡感受:“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叠翠绣穀明。彩帆画鷁随风轻。萧韶小奏中流鸣,苍岩翠壁两岸横。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貔貅健甲毕锐精。旌旄映水翻朱缨,我来观俗非问兵。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
正所谓“爱屋及乌”吧,崇敬长白山,于是,也就同样地爱戴发源于山上的江河,这还不够,连长白山麓和松花江、鸭绿江流域特有的景色、特产的动植物,也都成了满族作家们歌咏不完的事物。在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小兀喇》中,词人摹写过“桦屋鱼衣柳作城,蛟龙鳞动浪花腥,飞扬应逐海东青”的松花江自然风貌,凸现出了桦材小屋、鱼皮衣裳、翻动的江间浪花、高飞冲天的猎鹰海东青,这种种曾在本民族渔猎生活时代让人异常亲切、熟悉的情景,被作者记录得真切可感,就是今天的读者,也能够借助这简练的词句,感受到那气象的迷人。
说到猎鹰,算得上是清代满族诗文中一个多见的表现主题。这类作品简直不胜枚举。且引述一首题名为《鹰》的短诗:
劲风凛凛纵秋鹰,玉爪金眸正横行。原草初凋眼更疾,飞来一击鸟
皆惊。
如果在这里不加说明,当代的读者已很难想象,这首诗,竟出自一位女性的笔下。它的作者,是纳兰性德的妹妹、清初满族女诗人纳兰氏。只有白山黑水的文化特质,才能让一位女诗人修养成此等超越凡俗的审美观;只有赞颂民族传统的审美对象,女诗人才能写出这么饱含北地神韵的作品来。
让我们再来欣赏几首满族诗人创作的作品:
园丁劚来向阴裁,花不争芳也自开。每到世间夸异种,须从谷内养
灵胎。大丹多是误人物,小草居然济世才。可笑秦皇与汉武,遍将仙药
访蓬莱。
──多隆阿《人参》(四首之一)
天怜途足苦,特锡不耕田。履挟黄金纩,山铺碧玉绵。冰霜今有赖,
布帛竟无权。此种寰区少,神京草亦仙。
──升寅《乌拉草》
温厚生来质,不妨霜雪侵。只缘好毛羽,难隐旧山林。覆顶光迎日,
章身重比金。神兵戡定后,献纳到而今。
──英和《貂》
可以说,与民族传统心理中的圣山──长白山有关的一切,都通过满族作家们的状写,变得格外可亲可爱起来。这是一种特别的感情──“长白山情结”的作用使然。文学,本来就是人们的精神产品,是人们的心理追求的外化物。在我们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现象时,对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潜在力量,的确小视不得。
本文仅列举手边的一些资料,聊备说明,满族根深蒂固的“长白山情结”,在清代满族作家文学中间,曾经有着诸多很具体的体现。这颇可以转而奉献给专门从事研究“满族与长白山文化”题目的学者们,做进一步深入的综合讨论。
顺便提一句,即使放眼于近些年来的满族文坛,作家们写长白山的作品,也是相当多的。假如再拟一个题目,叫作《当代满族文学中的“长白山情结”》,也是大有可谈的。不过,那是下次的事情了。
文章来源: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