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宋贞子]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李辅相朝译本《伊太利少年》中的体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2-10-31  作者:宋贞子

  [摘 要]韩国译者李辅相将包天笑的汉译本《儿童修身之感情》译介为《伊太利少年》。该译本在延续和深化中国传统文化“孝”的主题的同时,还运用零翻译的翻译策略保留了汉译本中出现的诗词典故。这不仅增强了作品的隐喻性和文学性,还向读者传达了马克的孝心和不畏艰险的寻母之举,同时加强了读者对汉文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学习和了解。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李辅相对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认同和接受。

  

  [关键词] 《伊太利少年》;李辅相;包天笑;译介;孝悌

  

  [中图分类号] H21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80X(2022)04-0031-09

  

  

  

  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Cuore)于1886年出版,问世后迅速成为意大利的畅销儿童文学作品。全书围绕“爱”这一主题展开,在讲述少年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爱的同时,也讲述了对父母、师长和朋友的爱。由于这部作品贴近生活、构思精妙、立意深远,充满着人世间最真挚的爱意,传递着感人肺腑的精神力量,出版之后便被翻译成百余种语言,畅销近200个国家。1905年,包天笑翻译了《爱的教育》中《每月故事》之一的“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以《儿童修身之感情》之名出版,该译本以原抱一庵的日译本《三千里》(1902)为底本译介而成①,是我国首部中文节译本。因《儿童修身之感情》体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符合清政府的教育体系,出版翌年便被清政府学部选定为宣讲用书,并在全国各省宣讲。之后分别于1917年和1922年两度再版,可见其影响之深、之远。在发行后的第4年,韩国译者李辅相以包天笑的汉译本《儿童修身之感情》为底本进行了翻译,并另取书名为《伊太利少年》。这是继《铁世界》后,包天笑的又一部译作被译介至朝鲜半岛,自此开始了这部儿童文学作品在朝鲜半岛一个多世纪的接受历程。

  

  长期以来学界都未能考证出李辅相在翻译时所参照的底本。虽然韩基亨提到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朝译本《伊太利少年》由李辅相翻译,然而并没有明确指明其底本[1]。金圣哲则认为李辅相是参照梁启超的译作转译而成[2],而梁启超并未翻译过亚米契斯的任何作品,也未转译过相关作品,因此该说法不予成立。张鲁弦在译介路径的分析上有所突破,首次提出了其底本为包天笑的汉译本《儿童修身之感情》,并对Cuo-re在韩国的接受过程做了梳理[3]。本文在前辈学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时代状况,通过汉朝译本对比,分析李辅相在重译包天笑汉译本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   

    

  一、《爱的教育》在朝鲜半岛的译介与传播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朝鲜半岛处于近代启蒙时期,本土的有识之士深切认识到实现富国强兵和国家近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译介西学。朝鲜半岛的《汉城周报》曾记载“孔孟圣贤之书以至欧人货殖之术皆用谚文翻译……诸公议自政府特设翻译处,尽以谚文记述各种学科,另成一册颁布国内,使士民周知其便,且自将不日而大张矣。”[4]朝鲜半岛的知识分子极力倡导译介西方文献,意图普及教育、开启民智。此外,梁启超提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5]的“小说界革命”理论亦引发了朝鲜半岛知识分子对小说的译介和创作。《爱的教育》朝鲜文首译本《伊太利少年》便是在这样的情势下译介而成。相较于此时大部分译介作品,如《泰西新书》《俄国略史》《爱国妇人传》等均属历史传记类,《伊太利少年》则属于虚构类作品。可以说李辅相开启了朝鲜半岛虚构类作品译介的先河。《伊太利少年》一经出版发行,不仅被中央书馆大力推行,从1908年11月6日至24日在《皇城新闻》上刊布广告宣传,在各大书店也均有销售,还被作为运动会的奖品赠予学生。由此可见,《伊太利少年》在当时备受知识阶层的关注,也深受读者的喜爱。

  

  此后,《爱的教育》不断地被朝鲜半岛其他译者译介。译介方式有全译、节译,也有缩译、改译,刊载媒介或在报纸上连载,或在杂志刊发、编入选集,或以单行本出版发行,译著名也随着译介方式和选取译介章节的不同而不同。李定镐在1929年1月23日至1929年5月23日以《爱的学校》为标题在《东亚日报》上进行连载此译文,随后于同年12月1日出版,这是朝鲜文的首部全译本。而在此之前,方定焕、申明均、洪锺仁、孟柱天、延星钦、高长焕等教育家或儿童文学家就已选取《爱的教育》的“每月故事”中诸如“难船”“少年爱国者”“少年笔耕”等篇章进行译介,译作刊登在《新少年》《少儿》等杂志或列入世界名著、童话选集之中。赤罗山人(金永镇的笔名)更是对此作近乎做了全译,并在《新民》杂志上连载。至1945年,一共译介发表了31个版本的《爱的教育》。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统计,自《爱的教育》在朝鲜半岛译介以来,所参照的底本,除《伊太利少年》参照了包天笑的汉译本《儿童修身之感情》之外,其他均以日译本、英译本或原著为底本。换言之,《伊太利少年》是《爱的教育》朝译本中唯一一本以汉译本为底本翻译而成的。然而,纵观朝鲜半岛自1894年开始大规模译介西方著作起,参照汉译本进行二次译介的书目并不在少数。②也说明了在近代转换时期,中国在文化思想方面依然对朝鲜半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伊太利少年》底本探究与汉朝译本对比分析   

  

  (一)《伊太利少年》底本探究

  

  中央书馆于1908年10月出版发行了由李辅相译介的教育小说《伊太利少年》,在该译作的正文首页标注有“驹城李辅相 译述,晋阳 姜文焕 校阅”字样。然而,序言及版权页上却并未注明原著、原作者,也未讲明参照了什么底本。之所以能够被确认以包天笑的汉译本《儿童修身之感情》为底本,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

  

  一是未改动小说分类、章节和专有名词。《伊太利少年》在封面保留了“教育小说”的分类标签,在章节的划分,以及章节题目上均遵循和沿用了汉译本的译介方式。《伊太利少年》共由五章内容构成,分别为“第一章渡海”“第二章 河船”“第三章 汽车”“第四章 沙漠”“第五章 深林”,这与汉译本完全一致,丝毫未做改动。在人名的译介上,如小主人公的名字为马克,马克母亲的雇主是亚尔存卿先生,为其治病的是达格探医生。凡是朝译本中出现的人名,在汉译本中均可找到。在地名和国名的译介上亦是如此。如马克的家乡——意大利瑞那、马克母亲打工的国家——亚而然丁共和国、该国首都不诺塞立斯,以及亚而然丁共和国所处的大洲——南亚米利洲等,两种译本完全一致。此外,对于汉译本中出现的对意大利和阿根廷的货币名称的解释一一做了译介。如马克在离开意大利之前,他父亲为他准备了少许阿根廷货币,即克罗温。包天笑括注为“货币之名”,李辅相原原本本地进行了翻译。

  

  二是错误之处如出一辙。如在开头部分交代了意大利少年马克前往“南亚美利加洲”寻母这一背景时,包天笑错误地将南美洲写成了“北亚美利加洲”。在朝译本中,李辅相并没有将此处错误予以改正,而是出现了同样的错误,也将马克前往寻母的地点译成了“北亚美利加洲”。

  

  三是两篇译作中出现的个别地名和国名的表述,虽然有些许差别,但所指相同。据笔者推测,这不是因为译者的改译或误译,极有可能是在排版印刷选字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所致。如,在汉译本中有錄馬排特、桑却谷、直布罗陀、他苦孟、蒲倫克和拉巴拉他等地名,在朝译本中则出现了録馬排克、桑卻、直布罗沱、他告孟、浦倫克和巴拉他等。此外,还有一些词汇的差别,如,在汉译本中形容炎热天气的“炎炎”,在朝译本中译成“尖尖”。汉译本中出现派内士、安達斯、胸、熹微、滔滔、奇麗、暖簾、晴爽、兇耗、踡伏、故鄉、加被、絞腦、指爪等,在朝译本中也相应地呈现为依內士、安建斯、腦、意微、陷陷、寄麗、瞬簾、清爽、匈耗、捲伏、故卿、加彼、紋腦、指瓜等。这也一并看作是在排版印刷选字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基于上述三点原因,证实了《伊太利少年》确实是以《儿童修身之感情》为底本译介而成。   

  

  

  (二)汉朝译本对比分析

  

  在文体上,李辅相采用了以汉文为主、朝鲜文为辅的“汉主国从体” ③的文体。近代启蒙时期,朝鲜半岛的译者所选择的目标语大致为两种,一种是纯国文体,主要是面向不懂汉文的一般读者;另一种则是李辅相采取的汉主国从体,主要是针对懂汉文的读者,即知识分子阶层。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译者所采用的文体便可推测其对目标读者的定位。他把读者群设想为15至20岁左右在新式学校就读的少年,借助这部译作向青少年宣传启蒙思想。对照包天笑汉译本《儿童修身之感情》,不难发现李辅相进行了三处重要的改译。一是把书名改为《伊太利少年》,二是延续并深化了“孝”的主题,三是借用了诗词典故。李辅相通过这种策略,把少年马克寻母的故事与传统伦理道德和启蒙思想联系了起来。

  

  1.书名的更改

  

  李辅相译介《伊太利少年》,基本上是对汉译本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翻译。然而其中最为明显、也是改动最大之处便是他对汉译本题目的更改,即把汉译本题目《儿童修身之感情》翻译为《伊太利少年》。小说的故事恰好是围绕一名意大利少年而展开,“包天笑希望读者关注‘儿童’‘修身’与‘感情’问题”[6]18,而李辅相希望读者更关注“少年”,或者说他内心设定的读者是少年。

  

  回顾1909年之前,朝鲜半岛的文人翻译了大量日本和中国的历史传记作品,翻译后的书名大多与底本书名相差无几。如,张志渊翻译麦鼎华的《埃及近世史》,译后的书名仍为《埃及近世史》(1905);玄采翻译《越南亡国史》,译后的书名也仍为《越南亡国史》(1906)。《瑞士建国志》(1907)、《经国美谈》(1908)和《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1907)等亦是如此。虚构类叙事作品在译介后,题目与底本保持一致的也不在少数,如《鲁滨逊漂流记》(1908)、《铁世界》(1908)和《卖国奴》(1908)等。李辅相对该译本的题目做了如此之大的改动,这较之一直以来的翻译惯例而言确为罕见。那么,我们不禁提出疑问,李辅相为何要做出这种改动?这就要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朝鲜半岛兴起的“少年”思潮相结合方能解释清楚。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天演论》《新民说》《自由书》等相继被介绍至朝鲜半岛,这使得朝鲜半岛的启蒙主义者在认识上发生了巨大转变。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国际秩序中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产业”塑造“新国民”才能守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7]。在这一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少年”一词被启蒙主义者采纳,并被赋予了时代使命。“少年”被看作是能够建立近代独立、自主和文明国家的未来的理想主体。前提条件是少年需要接受教育,才能够在未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1906年,梁启超的文章《少年中国说》被引介至朝鲜半岛,深刻影响了大批有识之士。朝鲜半岛掀起了“少年论”浪潮,一时间诸多与“少年”有关的期刊被创建,也有很多人以“少年”为题撰写文章。如《少年韩半岛》杂志的刊发、“少年国民养成”一文的发表、少年同志会的建立,等等。这些例证皆证明朝鲜半岛的知识分子对少年充满了殷切期望,他们希望少年们能够迅速成长起来,并担负起国家兴旺和繁盛的重任。

  

  身为爱国启蒙运动人士之一的李辅相,他熟悉国内已形成的少年思潮。他所担任编辑的《奖学报》,其办报目的深受《少年中国说》的影响。旨在“为鼓励一般学员(学生)自相进步,赞助文学界,振兴士气”[8]。《奖学报》为扩大阅读人群,首创读者征文活动[9]。自创刊号起,陆续在杂志上刊载有奖征文获奖稿件,获奖者大多为年龄在15至22岁左右的被称为“少年”的学生们。《奖学报》的“奖学月报发行规定”中,明确要求投稿人须为对学习怀有抱负的在校生。从《奖学报》的发行目的和投稿人资格上,可以明晰相关工作人员对少年的重视程度,也表现出他们力图为少年群体服务的意识。

  

  汉译本中的马克,在年龄上贴近朝鲜半岛启蒙运动人士所关注的少年,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少年形象,他不畏艰难险阻、万里寻母,他所表现出的勇敢、无畏和孝悌的精神,正可为成长于国步艰难情况下的朝鲜半岛少年们树立榜样。从“儿童修身之感情”到“伊太利少年”,李辅相对题目做出更改,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时的“少年”思潮,特别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影响,以及对图书售卖的考量。梁启超曾言:“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国事被罪,逃窜异邦。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10]。“少年意大利”和“伊太利少年”的区别仅是两个词汇顺序的不同。这一时期,广受有识之士推崇的历史人物传记《伊太利建国三杰传》讲述的就是意大利三位民族英雄的故事。报纸上也经常出现有关意大利国情等信息,使得大部分民众对欧洲国家意大利并不陌生。把民众熟悉的国家名称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少年”一词相结合,再加上被民众广为熟知的《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意大利”,此番更名不仅吸引读者的注意,也为图书的销量做了充分的保障。

  

  2.“孝”主题的延续和深化

  

  孝道被视为善待父母长辈、维系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行为,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孝文化”在讲究如何行孝道的同时,提倡以孝道治理天下,并将道德、伦理和政治社会糅合为一体。包天笑在转译《爱的教育》日译本《三千里》时,通过三处改写为故事增添了对“孝”的赞颂。[6]“一是船长听说马克寻母之事,‘深为敬叹’,决定赠送一张船票,以‘嘉其孝行,以示怜爱之意’。二是在马克登船即将出发之际,包天笑增加了父亲对马克表示说‘尔有孝行’。三是母亲的容颜深印在马克‘脑髓心目’之中,母亲的形象‘二年以来,固未尝一日去诸胸怀,而历历心头,尚如昨日’”[6]18。这三处改写均是原抱一庵译介的《三千里》中没有的内容,为包天笑所添加。如此一改,十三岁的马克独自一人乘船跨过大洋,远赴三千里寻母,中间几经波折,除了体现出马克的勇敢之外,他的那份孝心更是跃然纸上、历历在目。也正是这份令人潸然泪下的孝心打动了李辅相,令其决定将马克的壮举介绍给国人。

  

  李辅相表明其译介此部小说的目的时坦言道:今余之译马克寻亲者,不暇为马克扬,欲以警全国之士,未知其能感於是耶。抑又归之荒诞,置诸梦外乎。如使有良心者观瞿然曰,彼不闻圣人之道,尚有天然至孝悌,况我四千年日日所云者乎。然则为一马克而感全国,亦未为不可焉[11]。除此之外,经过笔者对近代转换期译介的叙事类型进行统计发现,诸多《爱的教育》外译本中蕴含“孝道”思想的唯有包天笑的汉译本《儿童修身之感情》和李辅相的朝译本《伊太利少年》。李辅相通过增添马克的思母之情,以及加强在寻母过程中遭遇的艰难险阻的描述,突出了少年对母亲的孝心,也更凸显其勇敢。

  

  例1:

  

  汉译本:……郵筒絕響。渠等兩次致書于從兄。探問起居。[12]2下

  

  朝译本:消息을 傳하는 郵筒이 響을 絕하는지라 渠等이 西天을 一望 陟屺의 思를 不勝하야④ 從兄에게 兩次 致書하야 起居를 探問한대…[11]3

  

  例1中,在收到母亲来信表明自己身患小恙后,马克一家人就再未收到母亲的信件。汉译本和朝译本在马克兄弟对待渴盼母亲来信程度的表达上稍有不同。汉译本中马克兄弟在长久未收到母亲来信后,先后两次致信同在阿根廷打工的堂兄,询问母亲的状况。李辅相借用《诗经·魏风·陟岵》中的典故,增添了“渠等一望西天,不胜陟屺之思”,运用“陟屺”指代母亲,表现出马克和兄长急盼母亲来信、渴望尽快得知母亲消息的心情,由此刻画出了时刻挂念母亲的孝子形象,进而延续和深化了“孝”主题。

  

  例2:

  

  汉译本:雖與我以恐怖之境。但得早日見母。此報酬容亦相當。[12]20上

  

  朝译本:비록 我를 恐怖케 하시는 다만 早日에 母를 見케 하시면 此恐怖의 報酬가 또한 相當하다.[11]43

  

  例2中,马克原以为到了哥而特孛便能找到母亲,怎奈母亲为之工作的主人一家已经搬离原处。几经辗转,他打探到要穿过沙漠才能找到母亲。这对一个只有十三岁、独自在异国他乡寻找母亲的少年来说,是一个无比严峻的考验。马克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他坚信只要能找到母亲,无论遭受怎样的磨难都无所畏惧。汉译本中只出现了一次“恐怖”一词,但朝译本中出现了两次,渲染出马克所要经历的艰难险阻,借以突出马克的勇敢。这也从侧面表现出马克对母亲的思念,再次深化了“孝”这一主题。

  

  李辅相在《伊太利少年》的序言中写道:吾东之訾,西人不过伦理之不及我而已。然西人曷尝无伦理哉?余读圣人之书,国家长治久安者,必由于孝悌。……我东之所崇尚是孝悌,而今将扫如矣。……今余之译马克寻亲者……欲以警全国之士……[11]1。在他看来,国运不济、国家遭受外敌的侵略,其根本原因是自身摒弃了儒教伦理和价值观,并不是由于西方新文明的冲击所致,加强儒家传统是抵御外敌的最有力武器。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推行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治国方略中无不遵循以孝为本的治国理念。推行孝道,不仅因其有利于古代农业经济和宗法家族为基础的社会发展,也有利于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朝鲜朝一直以来都以儒学治国,深受儒家教育并应考过文官铨考所⑤的李辅相自然是极为推崇儒学之道。这便可以解释为何他要在启蒙语境下延续和深化包天笑对“孝”的提倡。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文明发达、长治久安离不开孝道文化。他痛惜朝鲜半岛曾一直崇尚孝悌精神,然而现如今这种精神已荡然无存,从而国力也日渐式微。李辅相劝说国人重拾“孝悌”精神,达到近似甚至超越西方国家的文明程度,最终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

  

  另外,从《皇城新闻》刊登关于《伊太利少年》的广告语中我们也可读出李辅相的意图。“现今把马克母子的慈孝译述出来,介绍给我国各位少年”[13],呼吁少年恢复正在消失的“孝道”文化。马克表现出的“孝悌”,正是李辅相要传达的核心价值所在。他认为只有弘扬及强化儒家伦理观,才能够拯救处于危难关头的国家。“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4]孝悌是仁之根本,李辅相正是读出了汉译本中体现的孝悌思想,欲将马克的故事告知国人,以便在传扬“孝”思想的同时,为强国固本献上一剂良方,也打上一针强针剂。李辅相借马克的故事,向肩负国家未来重担的少年们宣扬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让少年们学习马克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的精神。在李辅相等爱国启蒙运动人士看来,只有本国少年具备了马克身上的品质,国民才会文明,民族才会振兴,国家才会自强、独立。在朝鲜半岛兴起教育救国论、举国实施加强新学的爱国启蒙运动的同时,传统的儒学思想也被呼吁要并入教育内容的情势下,《儿童修身之感情》这部译作恰好体现出了他们所要寻求和呼吁的主旨,李辅相参照其翻译出朝译本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3.诗词典故的零翻译策略

  

  诗词典故是文学殿堂里的一颗闪烁光亮、璀璨无比的明珠,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古往今来,我们在众多文人墨客的诗篇文章中都能找寻到用典的印迹。诗词典故不仅能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作品的思想内容,还将作者的价值观深刻地蕴含于其中。包天笑受过私塾教育,这为他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思想,在小说创作和译著翻译上对诗词典故运用自如。他在《儿童修身之感情》中也使用了大量的诗词典故,在写人、写景和描述事物上均有体现。如,以“洪乔故事”表明马克一家寄给母亲的信石沉大海,以“岁月骎骎”形容和母亲断了书信又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以“良辰美景”赞美不诺塞立斯的风光,以“呆若木鸡”形象地呈现马克知道寻找母亲的线索断了时的失魂落魄之态。汉译本中,诸如此类的诗词典故不胜枚举。李辅相自幼深受儒学教育,应考过文官铨考所,汉文功底扎实深厚,能够充分领悟到包天笑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除了增添上文中的“陟屺之思”的典故之外,对汉译本中出现的诗词典故运用零翻译的翻译方法将其保留,一方面是源于他对中国文化思想的推崇;另一方面他借助诗词典故,以最简练的语言描述人、物、景的状况,并且在增强作品的隐喻性、文学性的同时,使读者重温经典和历史,加强对汉文以及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学习和了解。继承和传扬儒家的传统文化思想,最重要的是要在国弱民孱之际,对儒家的伦理道德建立自信。

  

  例3:

  

  汉译本:老绅士精神矍鑠,風采飄然。[12]8下

  

  朝译本:老紳士가 精神이 矍鑠하고 風采가 飄然하야 [11]17

  

  例3中,马克找到堂兄的店铺后,已经接手该店铺的老妇人告知马克,街道最北端那一家知道他母亲的雇主亚美存卿先生一家的去向。对于马克找到这家后见到男主人时的情景,汉译本以“精神矍铄”“风采飘然”描述这位老绅士的精神状态、举止和气度。其中,“精神矍铄”一词出自《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形容老人富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风采”一词源出自《汉书·霍光传》,多指美好的举止态度。鉴于李辅相译介该作品时运用了国汉文混用体,面向的读者群大部分具有中高级汉文水平,因此针对典故的翻译并没有多加解释,如实地做了译介。“精神矍铄”“风采飘然”二词虽然有对应的朝鲜文,或者用其他词汇替代,但是译者却保留了典故。这样一来,不仅以最精炼、最传神的词汇表达出老绅士的容貌、精神、举止和体态,还可以令读者强化学习汉文的意识,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了解。

  

  例4:

  

  汉译本:去喧阗热闹之不诺塞立斯之市,而迟蹇逶迤以望薄克路而行。[12]9下

  

  朝译本:喧闃熱鬧하는 不诺塞立斯의 市로 遲蹇逶迤하야, 써薄克의 路를 望하고 行하니[11]19

  

  例4中,老绅士告知马克,母亲与雇主一家搬去了哥而特孛。于是马克告别老绅士,再次来到喧嚣热闹的不诺塞立斯市中心。一想到哥而特孛距离这里几百公里,他的脚步便不似先前刚下船时那般轻盈快捷,前面的路途也不觉平坦。汉译本连用三个诗词中出现的“喧闐”“迟蹇”“逶迤”反衬出马克面对不能立即见到母亲时内心的悲苦、失望,以及暗喻寻母之路的艰辛坎坷。意为喧哗、热闹的“喧闐”在杜甫和苏轼的诗作《盐井》《竹枝歌》中均可找到,二人还是最受朝鲜半岛文人喜爱的诗人之一。另外,高丽诗人金九容的诗作《街上有感》中即含有“喧闐”的诗句“十字街头夕照斜,喧闐车骑又繁华”。⑥高丽诗人郑以吾、朝鲜朝学者丁若镛等文人也都在诗作中使用过该词。由此推测,该诗词是被朝鲜半岛文人所熟知的。“迟蹇”“逶迤”也是如此。对这些诗词,虽然在朝鲜文中也有相对应的词汇,但是李辅相依然保留了诗词,这种零翻译的翻译策略除了促使读者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学习和了解,更重要的是使诗词典故中的文化意蕴得以充分表达,增强隐喻性和文学性。

  

  例5:

  

  汉译本:默禱再勿如哥而特孛、落色利亞、不诺塞立斯之市之重蹈此覆轍矣。[12]23下-24上

  

  朝译本:默禱하대 다시 哥儿特孛라 落色利亞와 不诺塞立斯市의 前轍을 重蹈치마옵소서하고[11]49

  

  少年马克乘船横渡大西洋来到不诺塞立斯市,又乘坐船渡过内陆河到达落色利亚,再乘坐汽车来到哥而特孛,最后穿过沙漠,终于到达了母亲所在的城市。马克在心中默默祷告,希望一定要在这座城市找到母亲,不要再重蹈之前的覆辙。“重蹈覆辙”是出自《后汉书·窦武传》的成语,意为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马克每到一座城市都抱着一定会在此找到母亲的信念,然而现实一次又一次地让他失望。当疲惫、倦意、恐惧、失望等复杂的情感一齐涌上心头时,年幼的马克只能怀揣希望的火种,期盼这一次能够找到母亲。包天笑以“重蹈覆辙”这一典故将马克对一直未能找到母亲一事深感内疚的内心苦楚刻画地淋漓尽致,也更令读者为马克的行动大为感动。李辅相在转译时仍保留此典故,这般处理可以使同属中华文字圈的读者以最感同身受的方式体悟马克当时的心境,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的同时,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旨趣。《伊太利少年》中以这种方法翻译典故的例子还有很多。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伊太利少年》和其底本,即汉译本《儿童修身之感情》作比较发现,李辅相在翻译朝译本《伊太利少年》时不仅延续和深化了中国传统文化“孝”的主题,还运用零翻译的翻译策略保留了汉译本中出现的诗词典故。后者在增强作品的隐喻性和文学性的同时,更好地向本国读者传达了马克的孝心和他不畏艰险的寻母之举,使读者重温经典和历史,加强对汉文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学习和了解。包天笑在汉译本中所体现出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正是李辅相认为自己国家当下所缺失的。西方自由民主思想传入朝鲜半岛,使一些人视传统为糟粕,主张全盘西化。然而,包括李辅相在内的爱国启蒙运动人士则认为应该在坚持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再引入西方文明。《伊太利少年》的译介是李辅相想法的具体实践,他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表达坚持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必要性。

  

  

  

  作者简介:

  

  宋贞子,女,朝鲜族,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韩比较文学研究、朝鲜族文学研究、口传与书写关系研究。

 

本文初刊于《民族翻译》2022年第4期,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来源:《民族翻译》2022年第4期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