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宪昭]积极推进新时代少数民族曲艺发展与繁荣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2-10-25  作者:王宪昭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构成一个民族大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就是“中华民族”。每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一般都会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曲艺形式。保护好、继承好、发展好优秀的少数民族曲艺,不仅是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渠道,也是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全面认知少数民族曲艺的文化价值和时代特征

  (一)少数民族曲艺体现出民族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曲艺作为民间口头文学与说唱表演等形式相结合的艺术,具有天然的人民性,也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与大众特色的民间文化,老百姓喜闻乐见,愉悦身心,又往往寓教于乐,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记忆传承下来。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曲艺作品都体现了人民思想情感的自然表达。少数民族曲艺最突出的价值和特征就是为群众服务,接地气。曲艺表演的简便易行,使它对生活的反映快捷,有些曲艺演员通常能够自己创作,自己表演,激发了艺术本身的存在感和生命力。曲艺又诉诸人们听觉视觉,通过说、唱刺激受众的思维,这种与受众的互动有时也强化了民族曲艺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由于受众的接受习惯,很多民族曲目都在一定范围内长盛不衰。一些民族地区可能不流行相声、评书、评话、京韵大鼓、扬州清曲、快板书、锣鼓书等,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曲艺形式却非常流行。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传承好、应用好少数民族曲艺,对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具有非常明显的现实意义。

  (二)少数民族曲艺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体现出艺术之美

  有统计说,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有500多个。如蒙古族的“好来宝”“乌力格尔”,藏族的“《格萨尔王》说唱”“折嘎”,维吾尔族的“达斯坦”,壮族的“末伦”,白族的“大本曲”,苗族的“嘎百福”,傣族的“赞哈”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曲艺形式在民间长期动态传承,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优秀的精神食粮。但由于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语言体系、民风民俗等因素的影响,使曲艺的艺术形式呈现出地方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其曲艺分类方法有时很难与现在通行的一些名称完全对应。总的来看,少数民族曲艺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艺术形态复杂,与汉族曲艺有着较大差异,所以欣赏和研究特定的少数民族曲艺要与它的特定背景结合起来。

  (三)少数民族曲艺有利于因地制宜讲好时代主旋律

  曲艺是众多民间说唱艺术的总称,对于一个特定的曲种来说,也往往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但其最本质的表现形式则是用口语说唱来塑造人物、讲述故事、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思想感情。我国少数民族除了蒙古族、藏族、傣族、彝族、纳西族等为数不多的一些民族在历史上产生了本民族文字外,大多数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形成自己本民族文字。这些无文字的民族除了少数人能够借用其他民族文字外,许多都要靠口头语言记忆历史和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包括曲艺在内的口头文化门类的实用功能和长期传承。许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环境的等原因,语系、语族、语支等非常复杂,有些民族地区的群众特别是年龄较高的群体只熟悉本民族语言,而对其他民族的曲艺形式存在接受困难的情况非常多见,如果用他们熟悉的民族语言说唱,用当地流行的曲艺形式表现主旋律作品,就会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这种情形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很多经典的实例。少数民族曲艺在很多民族地区都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一些少数民族曲艺也可以看作是中华曲艺的活化石。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与汉族相比,由于自身生产形态进程相对晚近以及文字表述的相对不发达,使口头文化在生产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得到较为完整的保护。一些少数民族的部分曲艺品种,不仅在口头说唱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由于传承的特殊规则而保留了较为原始形态的艺术特征,为我们深入研究中华曲艺的历史演变提供了活的标本,也为寻找中华文明的古老文化基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二、新时代发展与繁荣少数民族曲艺的思考

  新时代发展与繁荣少数民族曲艺必须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坚强领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场,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深入研究并遵循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真正将少数民族曲艺事业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之中。

  (一)少数民族传统曲艺目前遇到的困境

  许多曲艺形式传承所产生的环境大致与以手工劳作为主的时代或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相吻合,表演者与接收群体往往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和较为缓慢的生活节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静下心来对民间曲艺进行欣赏和传承并乐在其中。随着当今现代化进程的日趋迅猛,不仅造成一些民族语言的消逝,直接导致曲艺传承人和受众的减少或消失,而且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曲艺也会失去原来的生存环境。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许多民族地区原有的生产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云南的基诺族、佤族等,随着原来的狩猎生活的终结,关于狩猎的口头叙事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而北方一些原来的游牧民族随着定居或转为农耕,也自然影响到与草原文化相关的一些口头传承。因此出现了一些曲艺传承人“年龄老化”甚至“后继无人”等实际问题。特别是“后继无人”现象有多种表现,如一些民族民间口头文化传承人日趋减少,有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会随着使用价值的不断消减而渐渐消亡,一些特定的口头曲艺不再被欣赏,特别是居住在边远贫困地区的曲艺传承人因为生活条件艰苦,缺乏自觉传承的动力。一方面是出现人亡曲息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年轻人的外出打工或情趣转移,根本找不到可以传授技艺的接班人。再如曲艺表演的场所,以大多数侗寨的鼓楼为例,以前的鼓楼既是当地群众集会、议事、讲授民族历史、传唱民族歌谣、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村寨与村寨之间文化交流的必去之地,年节活动时的文化功能尤为突出,但近些年来,许多村寨的鼓楼虽然依然林立,但在鼓楼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风光不再,许多村寨的集会议事更多的在村委会或居住宽敞的人家进行,鼓楼的文化功能正在被消解。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反映在表演民族传统曲艺的集会场所的变迁与减少中。当然还有一些作品的内容过于简单陈旧,与现在一些新的文化产品相比缺少竞争力,不能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等。这些都导致少数民族曲艺产生生存困境。

  对于上述问题需要全面研究,辩证分析,通过多部门联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解决好目前少数民族曲艺发展和繁荣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201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条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这些都可以作为发展少数民族曲艺的措施参考。

  (二)关于少数民族曲艺的传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以往对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好传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与中长期目标。有条件时可以通过55个少数民族的曲艺曲种曲目的普查,做好宏观与微观的评析,发掘其中蕴含的中华民评析,发掘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寻找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培育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少数民族曲艺的传承保护要做好三个结合。一是把发展少数民族曲艺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指出:“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曲艺的持续发展,既要继承以往好的艺术形式,又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新时代各族人民群众的呼声。如以前许多民族地区交通不便,语言交流不畅,传播媒体不多,目前这些现象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曲艺的内容与形式也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做好传统曲种曲目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二是把少数民族曲艺民族特色的“个性”与中华民族的“共性”相结合。一方面审时度势,积极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少数民族曲艺作品,体现民族传统和民族特征;另一方面又要突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特别是对那些本身能够体现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少数民族曲艺形式,要积极从中挖掘好我国多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的客观史实,如以满族为主形成的古老曲种“子弟书”,又称“满汉兼”,体现出满语与汉语的融合。在蒙古族与汉族杂居的地区,不少蒙与汉族杂居的地区,不少蒙古族语言“说书”的“乌力格尔”艺人,同时能用汉族语言夹杂着进行“说唱”表演,许多内容源自《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等汉族文学经典,甚至汉族神话人物、关公等文学形象在不同曲艺中也经常出现,而且成为民间信仰。这些现象很好地表明了中华各民族不仅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曲艺形式,而且在长期的文化交融中形成了稳定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三是把少数民族曲艺的传统方式与新的艺术手段相结合。曲艺在创作与传播过程中可以与电视、电影、网络、动漫、游戏等多种传媒融合起来,更好地体现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让更广泛的群体通过少数民族曲艺更好地理解中国各民族文化。

  通过中国曲艺数据平台建设做好少数民族曲艺的普及与推广。当今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在众多领域日益普及,不断激发着各个行业的生存理念与方法创新,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尽可能多地对特定曲艺现象进行宏观把握和系统呈现。针对大量的少数民族曲艺资源产生时间不一、流传地域复杂、叙事内容广、表现形式多等情形,借助于曲艺大数据平台建设,可以对各个少数民族曲艺的音频、视频、图片、文字文本进行海量采集,并进行相应的类型梳理、多种语言翻译、设置关联性检索以及自动生成具有学术价值的图谱分析等形式,为新时代少数民族曲艺发展与繁荣构建一个新型而有效的文化大舞台。

  少数民族曲艺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艺术形态复杂,与汉族曲艺有着较大差异,所以欣赏和研究特定的少数民族曲艺要与它的特定背景结合起来。

  新时代发展与繁荣少数民族曲艺必须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坚强领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场,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深入研究并遵循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真正将少数民族曲艺事业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之中。

 

本文初刊于《曲艺》2022年第10期。

文章来源:《曲艺》2022年第10期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