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晓]加强政府引导 加快健全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9-10-22  作者:刘晓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同时,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越来越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体制性障碍出发,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将投融资体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把文化产业发展置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平台之上,促使二者融合发展,改变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和金融市场脱节的局面,彻底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意义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虽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却因资金短缺,投资规模小,在全球经济环境下尚缺乏竞争力。经济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血液,资金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为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系列重要论断,深刻反映了党中央对当今世界文化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积极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第二,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是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进程中,我们既要通过深化改革,把传统的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方式转变到市场配置资源的轨道上来,同时,还要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从依靠投资和资源开发而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发展文化产业新兴业态、改造传统文化行业以及对文化资源进行创意转换等方面上来。这就需要创新文化投融资机制、发挥投融资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把资金配置到有利于打破行政壁垒,培育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产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链完善方面来,促使文化产业升级换代,从粗放式经营转变到内涵式发展的轨道上来。

  第三,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是促进文化产业与资本融合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文化与经济资本的结合,已成为文化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有力工具,支配全球资本博弈的创新基础。推动民族文化资源创意开发和现代转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投资就像一根指挥棒,引导着文化资源的市场配置和结构优化。与此同时,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金融业务创新、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盈利水平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第四,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是提升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史蒂格勒曾说:“纵观世界上的大公司、大企业,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发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发展起来的。”从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来看,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是文化产业筹措发展资金,实现资本增值、扩张,达到规模经营,优化文化产业的资产结构,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系构成及其特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文化产业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渠道单一。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就是要改变计划经济投入方式,形成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文化投融资体系,主要包括投融资制度的完善、投融资主体和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投融资方式的多样化等。

  一是财政投入方式不断创新。我国在继续发展和完善专项资金的同时,借鉴国际经验,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按照“政府出资、专家管理、社会监督、面向全社会、间接资助”的原则,对文化内容创新和民族文化传承给予支持,由此带动具备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区域性的文化发展基金,形成国家财政对文化发展资助的完整体系。

  二是在文化产业利用资本市场方面取得新进展。目前,我国已经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进入了资本市场的上市融资,同时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和结构调整功能,培育文化市场上的战略投资者,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不断优化。

  三是多元化、社会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进行的探索与取得的经验主要有: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资力度;创新传媒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创新电影和一般艺术院团等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投融资主体多元化;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鼓励对文化事业的捐赠。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文化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初步建立。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文化企业普遍融资困难,已成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依靠行政和政策推动的色彩浓厚,投融资的活力不强、动力不足。受现有体制的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引进民间资金和国外资金的能力都不够。而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内源资金一般在50% 左右,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内源资金更是高达70% 以上。我国文化产业中小企业比重大、技术含量低、产业意识不强,而大型国有文化产业集团由于体制僵化、人员机构臃肿,因而内源资金普遍不足,企业发展缺乏活力。

  二是文化产业资本化、证券化水平低,金融创新产品比较少,间接融资的方法不多。从直接融资情况看,文化企业上市、风险投资、债务融资尚处于萌芽阶段。文化产业贷款结构不均衡,各银行都倾向于对大型企业集团进行放贷,而中小文化企业贷款难问题突出。另外,金融机构针对文化产业的服务创新不够,仅仅提供一般的担保、有形资产抵押等传统信贷业务,缺乏专门针对文化产业的信贷管理办法和金融产品,如针对版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金融产品。

  三是中小文化企业贷款融资难度大。近几年来, 我国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及质押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这些新兴的融资渠道依然没有看好文化产业, 这让文化企业从新兴金融企业获得资金的难度增大。而且,我国资本市场体系正在不断健全的过程当中, 不论是主板市场还是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条件对于中小文化企业都比较高, 让他们很难实现上市融资。

  四是文化产业投融资方面的人才缺乏。我国文化产业是在缺乏人才储备的情况下起步的。文化企业的人才结构大多数是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专业人员,缺少投融资的基本知识和运营能力,也不熟悉金融和资本市场。而对于银行来说,也缺少一批既懂金融专业,又懂文化创意及其开发和运作的专业化人才。二者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和信息不对称,成为影响我国金融与文化产业实现有效对接的难点。

  加快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对策建议

  加快建设高效健全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必须针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和困难,积极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创新,制定和完善科学的文化投融资政策,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学、合理、高效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机制。

  第一,要用好、用活现有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和投资基金。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设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和投资基金,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扶持作用,而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提高这些资金的运作能力。一是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规划为基础、以统筹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的专项资金整合运行机制,统筹各方资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兼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带动文化改革创新发展,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三是多措并举,创新机制。采取多渠道广泛融资,多角度统筹使用,多层次不断创新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资本运作手段,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四是平台运营,专业操作。建立专项资金统筹平台,建立专业的基金管理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专项资金的运营管理水平。五是需要在专项资金支持方式上实现创新。在补助、奖励和贷款贴息等传统支持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支持方式,如股权投资、直接注资等,以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资金管理使用机制、防范财政资金风险上,严格规范运作方式及程序,进一步从制度上规避资金使用风险。

  第二,要积极培育和完善文化产业资本市场。要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培育合格融资主体。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明确资产属性及债权债务关系,理顺内部经营机制,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和财务制度,规范企业管理。转变政府一元化投入为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多元化投入,要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限制。对公益性文化项目,以政府投资为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营利性文化项目,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进行投资,随着社会资本在这些领域投入的逐步加大,政府应减少投资并逐步从这些领域退出。要鼓励组建区域文化发展协调基金和各类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允许社会和个人参与兴办文化发展基金。

  第三,要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方式。一是要大力引入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比较符合文化产业投入周期、投资回报相对较长的特点。对处于初创阶段、市场前景广阔的动漫、新媒体等新兴业态,应充分利用这一融资形式。二是要推动文化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应积极申请上市融资,对于那些尚不具备进入主板市场的文化企业,可通过中小企业板、二板市场进行融资。对于从事高新技术产业或市场前景极佳的传统行业的中小文化企业,还可以通过上市公司收购、兼并、托管、资产或股权置换等资本运作的方式,间接达到上市及金融资本与科技资本优化配置的目的。三是要善于吸引外资直接投资。吸引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方式很多,例如可以吸引其直接投资建厂;投资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对文化企业进行购并或股权互换等。四是要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强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融合。加强银企合作,积极与银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通过组织洽谈会、推介会等形式,构建文化产业项目融资平台。对主营业务突出、盈利能力强、信用记录好的产业集团,通过实施快速审批机制对其重点项目建设在贷款利率、用款计划等方面给予优惠。

  第四,要完善文化企业资产评估抵押政策。文化产品价值的不确定性,是文化企业融资难的症结所在。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首要任务是建立文化产品评估、交易体系。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构建该信用担保体系应采取以政府担保为主,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要建立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对文化产业提供融资担保,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方式多渠道分散风险。

  第五,要优化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要着力构建融资配套服务体系,努力改善资本运作的环境条件。政府有关部门应抓紧制定、完善、规范专利权、版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流转和托管的管理办法,培育流转市场,突破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基础性制度障碍。加大文化产业保险介入力度,降低文化产业项目运作风险。设立以国有资本、省市两级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主体,对重点企业集团、文化资源开发项目以及新兴文化产业项目进行引导性、示范性的投资与运营。

 

本文原载《中国统计》2016年第5期,经作者授权转载。

  --------------------------------------------------------------------------------

  [1] 作者简介:刘晓,女,山东济南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现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