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晓]当代艺术节之节日形态建构研究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9-10-25  作者:刘晓

  摘 要:节日是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其传承机制和传播方式相对稳定,对民众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节日理论对当代艺术节节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艺术节作为现代节日形式之一,在人类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现阶段,具有其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和真实性。我国艺术节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对调节社会文化生活和振兴民族文化艺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节也呈现出了新的情况与态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参照传统节日理论框架,艺术节相较于传统节日,没有形成相对成熟而稳定的节日精神、节日时间观念、节日习俗等节日基本要素,建设性地提出有利于艺术节节日观念得以确立和发扬的若干意见,以期使艺术节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为社会节日的文化功能,形成便于其未来发展和传承的更完整的节日形态,很有必要。

  关键词:传统节日; 现代节日; 艺术节; 节日形态;

 

  节日传统具有超越时代、地域、阶层的普遍意义,是人类共同创造和共同享有的精神文化成果之一。中国的艺术节产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后之社会、经济、文化全面高速发展的时代,虽蓬勃兴起,实问题多多。所以,如果要使艺术节以节日的身份获得公众的认可,并且使其得以历史性地传承并获得广泛的传播路径,有必要认真总结传统节日形成的历史文化内蕴,比较艺术节与传统节日之间的相同、不同以及相通之处。在二者从形态、结构到内涵的对比过程中,发现艺术节作为当代特殊的节日形式,应当具备的节日化的内在结构和文化要素,以便于借助传统节日形成的文化积淀,为打造新型节日提供可行性路径和科学的指导。

  一、传统节日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标志,它诞生于中国农业宗法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具有调整族群活动和适应自然时序的功能。在长期的发展流变过程中,传统节日理念指导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和观念,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相对成熟而稳定的传承机制,这使得传统节日在当下社会中仍然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传统节日的基本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传统节日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的。传统节日是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经过了长期的传承、积累和演变,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和持续性。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中国是最早进入农耕社会的国家之一,由于农耕对天时知识的需求,古代中国的天文知识体系发达。人们通过长时间观测与记录,认识到了天象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可以指导耕种的岁时历法。之后,为了更准确地掌握旱涝、气温等变化,人们制定出的二十四节气,更为精确地指导了农业的发展。这些与天时有关的历法为传统节日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形成了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获得广泛认同与传承的传统节日。

  2、传统节日是特殊的时日。传统节日指代的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它与日常生活时间或休闲时间相区别。因为传统节日除了提供给人们休闲娱乐的机会外,更重要的是传达出节日背后的特殊意义,这些特殊意义包括与祖先产生关联、祈祷神明保佑、希望风调雨顺、人们不受毒害侵袭等对生活和未来的期望。节日的特殊意义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尽管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但节日终究会沿着其所具有的核心意义在历史脉络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3、传统节日是约定俗成的。传统节日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自主形成的节日形态,作为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时间节点,标示着群体的共同精神内涵,所以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传统节日是集体的文化成果,在相同的时间里人们做着相似的事情,表达着共同的节日情感,所以它具有被普遍认同的意义和行为模式。并且,传统节日意义和行为模式的建构不存在单向性权力的强迫和限制,即传统节日不会因个别人或组织的意志而有根本性的改变。过节的惯性就像人们共同签订的社会契约一样,制约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与观念。

  4、传统节日中有多样的民俗事项。传统节日是自然规律与人文思想紧密结合的产物,它会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过节意识,是对传统文化特征的强烈显现,具有穿越历史时空的文化内涵和功能。许多传统节日都以具有稳定形态的民俗事项作为依托,其中有些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作用的( 如六月六晒衣服、端午节喝雄黄酒等) ,有些却只是满足生活、心理要求的( 如新年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清明节荡秋千等) ,这些民间事项的集合体成为传统节日形态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

  5、传统节日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传统节日调节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节日文化中包含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人们为了处理自身与周边环境在精神层面上的关系,采取祭祀等方式来祈求神明的庇佑,以此来实现个人精神上的平衡。我国传统节日经历了从时令祭礼向节日祭祀的转换,至今,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中仍保留着对神灵、祖先、帝王等的祭礼活动,例如春节祭祀灶王、清明节扫墓等。

  6、集体拥有传统节日的精神与文化。传统节日阶段性地促使人们感知个人发展与外界的关系,过节是个体融入集体、对集体产生作用和被集体接受的有效方式。虽然,传统节日不一定要绝对化地依赖群体庆祝的形式而存在,节日行为也可以由个人完成,但是它的精神核心却是被人类所认同和共享的,家庭( 族) 、组织和社会情境保证了传统节日观念的树立与传承。

  传统节日是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经验和惯习的集中化和历史性的表达。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机制,传统节日的巨大传袭力顽强地制约着本民族、本地区人们在节日中的行为与意识。尽管一方面,在中国政体革命后百年的历史脉络中,传统节日受到了政治、伦理等集体观念的干涉和阻断;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飞速变化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传统节日赖以存在的文化语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传统节日之于当前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意义仍然显著,对于群体中人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仍然突出,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传统节日传承、传播与发展的稳定性来自于其节日形态的完整程度。相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基本特征,凸显了中国当代艺术节形态的不完整性,而这制约了艺术节的传承与发展。

  二、现代节日: 人造“节日”

  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自身文化的集中显现,节日无论对于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均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当今时代,全球化的渐进与深入导致全球性的物质与精神的西方化程度加深,同时,伴随着传播新媒体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推广,物化概念影响了文化发展的方向。所以,进入21 世纪后,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针对西方文化霸权的质疑与反思,提倡文化多样性与丰富性的呼声不断引导着人们创造出一系列带有强调个性与颠覆传统意味的文化事件,这种现象也让本身具有单纯而愉快形象的节日事件变成了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实力直接相关的复杂社会事项。

  我国现代节日的发展历程可以从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开始,当时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加重,致使地方政府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始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早期的现代节日有1983 年河南洛阳牡丹花会、1984 年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1985 年哈尔滨冰雪节等。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和人际关系的改变,同时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力量影响,中国出现了一大批新型的人造节日,这些人造节日被有些研究者称为“新型政治节日”。例如以民俗事项和地方特产为主题的国际钱江观潮节、岳阳国际龙舟节、洛阳牡丹花节、海南国际椰子节、四川熊猫节、哈尔滨冰雪节、潍坊风筝节、杭州茶文化节等; 以文化艺术分类命题的中国藏文化节、上海电视节、中国戏剧节、中国吴桥杂技节、西安古文化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天津中国京剧节等; 与经贸与消费主题有关的泰山登山节、青岛啤酒节、青岛海洋节、那达慕草原旅游节、广州美食节、中国广告节、大连服装节等,名目繁多。从这些现代节日的命名就能看出,它们都是以区域名称加上个别的文化事项并冠以节日的后缀而组成的,区域名称标明活动的发生地和举办的层次水平,文化事项名称指出了当地要推广的文化资源、强调的地方形象或文化符号是什么,而最后都加一个“节”字,似乎有意为各种人造社会事件附上轻松愉快的节日意味。

  不能否认的是现代节日的不断出现,体现了时代变革中人们追求自由解放的奋斗精神。现代节日延续了服务公众生活、提供休闲与娱乐等节日的功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为此“现代节日”作为新式的具有普范式的“节日”样态,也被归入了节日研究的范围里。近年来我国现代节庆存在的弊端,引起研究者关注,“我国目前多数城市节庆活动历史不超过4 年( 假设每年一届) ,从节庆届数的分布上看,节史在1 - 4 届的城市占总样本数的60% 以上,其中仅办一届的占15. 88% ,两届的占17. 65% ,三届和四届的分别为13. 53% 和14. 12% ,我国很多节庆很快就走完了‘出生—成长—发展—衰落’这一短暂的生命周期。”①

  导致产生类似于“新型政治节日”“‘短命’的节日”等一系列对现代节日消极评价的原因在于,大多数现代节日与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缺乏深刻的内在关联,不像传统节日一样与人的生命、生活和生存息息相关,人们对其没有像传统节日一样的情感,没有形成与传统节日内涵相呼应的节日惯习。这些情况同样出现在艺术节中,所以,越是现代节日层出不穷的时代,越应该认清节日形态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理清现代文化活动的立足点和基本原则。

  三、艺术节作为现代节日的现实意义

  艺术节有其自身存在的真实性。自19 世纪中期至今,艺术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艺术节”成为典型的现代节日,世界范围内初具规模的艺术节已达百余个,它们被人们视为发展地方经济、传承和创造文化艺术、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群体形象的工具,“艺术节”作为专有名词并不陌生,在社会舆论、媒体中被频繁提及,成功地动员起了更多的人对社会文化与艺术的交流与互动。

  ( 一) 虚构促成真实

  文化的创造和被创造是将个别事物排除在外,通过惯例、话语实践而不断地重构自我和他者的过程。“从更接近尼采而不是现实主义或阐释学的观点来看,所有建构的真理都是通过排斥和修辞的强有力的‘谎言’而变得可能的。”②一个新型“节日”形态的形成,是艺术节给世人的承诺,而在现阶段,艺术节节日形态的不完全性以及引发的质疑,要求那些担心艺术节的“节日”形态被验证的人们,在观念和策略上抵制被论证,这样抵制再论证的意图促使人们在努力建构艺术节更完善的“节日”形态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所以,一种有力的不完全感能够成为主体机智表达的源泉。对于艺术节具有的虚构标签,人们应该明确的是,“虚构的节日”既不应该是艺术节的整体属性,也不应该是艺术节的终极属性,而是艺术节必须承认并且用实践来进行不断反思、论证并加以推翻的现实。人们应该在虚构的节日和真实的艺术节之间及时地进行实践性的反思与修正,这是现阶段艺术节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路径。

  ( 二) 艺术节对现实具有改造作用

  艺术创作是人的特殊的意识活动,它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艺术创作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艺术创作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将艺术创作作为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所具有的特点,与艺术节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集体事件的属性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艺术节的核心现实意义,即艺术节应借助艺术的方式①反映和推进现实的发展。

  1、艺术节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惯。首先,艺术节可以促进社会去创造更有利于文化艺术发展的硬件设施。例如,山东省借助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契机,全省投资73. 86 亿元,新建文化艺术场馆16 个; 投资2. 93 亿元,维修改造演出场馆25 个,省财政投入6. 8 亿元用于对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的扩建工作等,借十艺节对全省的公共文化设施累计投入249 亿元。其次,艺术节可以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和经济收益。例如,根据《2006 年萨尔茨堡艺术节经济作用的研究报告》,当年艺术节创造的总体经济效益达2. 25 亿欧元,对当地及奥地利全国的服务业、生产业形成间接效益达1. 13 亿欧元; 而从旅游和商业领域来看,对艺术节外来观众的服务方面,艺术节为萨尔茨堡地区提供了1300 多个直接的就业岗位,而间接产生的就业机会为2500 个②。第三,艺术节可以促使人们形成特殊的过节习惯。虽然现在看来在艺术节期间,人们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但是,艺术节或多或少地使人们产生了不同于往常的行为习惯。例如人们在艺术节期间利用非工作时间频繁地出入各种艺术展馆、电影院、酒吧或者是露天活动,用不同的方式实现着艺术节带给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的享受。

  2、艺术节可以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很多艺术节的组办方已经认识到,艺术节是社会发展到现阶段,能够缓解人与人因为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形成的区域隔离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艺术节里,每个人都享有欣赏艺术的权利和品评艺术的机会。艺术节形成的是组织者与参与者、创作者与表演者、表演者与观众、观众与观众、创作者与创作者、表演者与表演者等人际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人们从原有的社会角色和关系中走出来,用新的视角和身份去思考、展示和交流与艺术相关的一切。

  3、艺术节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附加值。相较于单一的艺术展演而言,艺术节作为集体性的艺术节庆活动,不仅能在艺术交流与碰撞中创造文化艺术价值,还能够产生丰富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例如艺术节可以塑造举办地的形象,澳大利亚珀斯国际艺术节的一位组织者曾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 “珀斯原本是一个依靠矿产资源发展经济的城市,但地下矿石开发量是有限的,珀斯政府希望通过举办艺术节来使珀斯的城市形象转型,让世界看到珀斯不仅有矿石,更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艺术的形象可以让这个城市更多元地发展、更显得友善。”这种对举办艺术节所持的实用主义观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 三) 艺术节可以反作用于人的主观意识

  人除了对现实具有主观能动性以外,还有受动性的一面,也就是说人类会受到自己发明的创造物的反作用。人类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被自己创造的事物影响着。“理念可以用一定的形式呈现,让感官以及透过感官的情感得以籍深思反省而辨明它们。”③例如手机出现的附加意义甚至超过了它本身的功用,手机的出现不仅仅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方便了生活,它还带来了一整套对人们生活方式、社会伦理的改变,这种改变甚至会违背它本身被创造的初衷。而艺术节可以改变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态度。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将人的情感与想象表达出来,通过艺术作品在人与人之间搭建起认知上的共鸣,这些共鸣可以反作用于人自身,使个体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更广的视野去认识自我和外界。再比如,艺术节可以通过美育的方式来影响人们的主观意识和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艺术节通过培养人们欣赏美、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四、艺术节节日形态的不完整性

  有可能在将来艺术节会转型为世界性的节日,但是在现阶段,人们普遍视艺术节为“被虚构”出来的,认为它既没有历史传承机制,也没有社会发展根基,只是在政府、少数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群体范围内发生的个别事件,不能作为节日对公众产生普遍性的作用。从艺术节与社会群体关系的疏离、在社会中影响力与认可度的缺失、其之于民族文化传统发展所起到的连贯性作用的式微等现实来看,艺术节的节日身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明确。

  1、艺术节缺乏精神核心———节日信仰。精神是文化的核心,节日作为集体共享的特殊时间,它需要有特定的精神内核作为支撑,以此来实现对群体的吸附与引导作用。节日精神是凝聚群体、组织活动的保障。如果一个节日没有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精神核心,它就会失去存在的立足点。与大多数产生于宗教信仰的西方节日不同,中国传统节日可以被归纳为以神灵信仰和家族伦理为精神核心,加之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神话、传说、故事等,为节日精神的解读和完整性传承,提供了可以被广泛认知接受的范本。

  节日信仰是推助节日传承和传播的根本力量。“信仰是节日发生与传承的重要动力,节日信仰包括自然信仰与人鬼信仰两大部分。……后代的节日信仰形态发生了变化,人们将信仰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人事方面,人们更看重情感与人伦,是与世俗密切关联的生活信仰。”①节日信仰是指让人们可以理解和相信,并且拿来贯彻某种情感以及指导节日行为的思维方式。例如,网络购物在当今社会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随之产生的“网络购物节”之所以被关注,正是因为它让更多的人树立了在购物节中,用更少的钱买更多的商品这样的思维方式。消费带来的满足感促成了人在群体和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是购物节带给人们的节日信仰,它真切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人们需要一个接受艺术节的理由,而这需要艺术节树立起被公众认可的节日精神核心。相较传统节日而言,现在大多数的艺术节是由政府或以社会精英为主的少部分人发起,缺乏节日形成所需要的必要的历史发展过程、文化背景和精神核心的支撑。就像传统节日中纪念型节日的产生往往与历史发展中的某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相关一样,艺术节举办需要一个足以支撑其节日理念的精神核心。尽管艺术节在创立之初是以丰富文化生活、开展艺术交流、传承文化精髓等为目的,但是这些说法对公众而言过于宏观而且官方,不能够成为激发人们主动参与艺术节的力量。

  2、艺术节的周期性概念没有融入到社会统一的时间体系中。周期性是节日之所以为节日的基本属性。在对各种艺术节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艺术节以国家、城市等地域概念划分,举办的时间不固定,在时间设定上受人群特征、特殊事件、社会工作方式、生活节奏的影响不明显。除了少数由历史纪念仪式活动转型成的艺术节,举办时间和艺术节举办精神有关系以外,大多数艺术节举办时间的选定至多是跟天气状况和社会事务相关。由于各地艺术节时间不统一,与岁时历法的时间标准没有明确的一对一关系,也没有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标志,甚至有时会任由主办方提前或推迟、延长或缩短,致使艺术节在人们的时间观念里是混乱而模糊的。时间是人们记录和规划行为的重要标准,固定的时间就像是社会中人们的约定一样被注意和实施。如今的艺术节不能像传统节日一样在日历中查找出确定的时间,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等环节没有突出的直接联系,只能被人们忽视。在社会群体中不能形成周期性概念的艺术节,不能作为名副其实的节日形象被人们接受和庆祝。

  3、艺术节没有形成固定的民俗事项。习俗的共享与节日的共享是相辅相成的。民间习俗并非法律条文规定,它是人们自发形成的社会秩序的一部分。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曾指出: “习俗在形成个人的行为中起到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个人对传统习俗所能发生的任何影响。”①节日习俗来自于人类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节日行为方式进行的积累与总结。清明节祭祖、扫墓、春游,端午节赛龙舟、挂香包、吃粽子等,这些传统节日民俗事项都是在民间自发生成和自由实施的,并且作为模式和准则,由始至终地塑造着个人的经验和行为。但至今,艺术节特别是中国的艺术节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民俗内涵,这是与艺术节缺乏节日精神核心这一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人不知道艺术节期间除了观看艺术展演之外,还能对工作、生活产生什么其它意义。

  在我国,艺术节节日形态表现出的以上现实问题,制约了大部分艺术节的发展与传播。现在大部分中国的艺术节,只能被视为是走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节日的路上。只要艺术节在发展过程中找到可以实现其特殊价值的路径、形成其可以安身立命的稳定存在方式,作为当代城市新文化的具体表现,艺术节一定可以在“节日”这个典型性的语境中巧妙地诉说。

  五、“艺术的节日”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塑造文化艺术共享的节日气氛

  艺术表达是人的认知与情感的自然流露,艺术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体验或转换,引起观者的同感。如果说传统节日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起到反应人与自然关系的作用,那么艺术节则要以艺术为媒介创造人与人的交流模式。人们对艺术的解读和表达,亦是对自我和现实的情感化的解读和表达。人们在艺术节的交流中可以积累和完善集体意识形态,创造与艺术不一样的现实价值。艺术节以艺术表现为核心,给人带来最直观的精神享受,人们集体性地创造艺术、享受艺术以及共享艺术观念的行为集合,塑造了艺术节的节日气氛。所以,艺术节离不开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创造,而艺术只有在实践与被实践的过程中才可以被理解。艺术节应该鼓励艺术互动与交流,创造更有利于艺术共享的空间,让更多的人集体性地参与。

  ( 二) 镜像体验: 生存世界与符号世界的内在统一

  艺术节以社会集体事件的形象,使虚构化的节日转化成了一种符号化的真实。对艺术的创造与欣赏、对美的追求,历来是人作为在理性基础上的感性需要而存在的。今天,当谈到艺术的时候,人们习惯性地将“艺术”同“美”之间画上等号,即使是一时无法理解和接受的艺术作品,也会试图努力从中找到美的影子,否则往往即会认为它不是艺术。所以,“美”与现实的关系不是相对立的,而是人们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理想覆盖到了现实上,使艺术的美的表达成为对现实的一种可接受的理解途径。

  艺术节是人的生存世界与可认知的符号世界在节日氛围内的统一。“艺术性表达方式的多姿多彩,源自人类对于世间万物究竟是如何的观念千差万别,而且两者的多样性其实根本就是一回事。”②艺术节的本体论功能在于它填补了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艺术不能脱离人的认知范畴而存在,人总是通过把自己的现实与集体建构的现实并置起来而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人在生活中总是会将自身投射到一个个对比的结构中,发现自身的现状。艺术节的普遍性要求艺术节中的艺术首先是可以让人得以反观现实的对象,这也是艺术节应该发挥的社会功能。艺术节要让人们可以在各种艺术展演中看到现实中的自己,艺术塑造出的意象应像人的镜像一样,将现实的美好、残酷或平淡等体验表现在观者的面前,使人们透过艺术的形式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现实。

  ( 三) 在社会中树立“艺术的节日”观念

  节日推动了艺术、文化的发展,节日自古至今一直与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在对艺术精益求精的创造过程中表达了对节日的美好的精神寄托。节日可以激发出人们对生存的想象和对审美的追求,人们一方面将对美的理解灌注到节日的艺术创作中,另一方面又用艺术的方式装饰生活环境。在传统节日中,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有多种,除了饮食、游行等,更会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对节日的重视和想象。首先是人的着装,节日期间人们会有意地穿戴鲜艳的衣服和首饰,例如少数民族会穿起传统服饰,这些传统服饰往往是华丽且具有符号意义的,以此来彰显节日的隆重。其次人们会美化生活环境,例如贴对联、窗花、挂彩灯。第三,人们会进行艺术表演,例如东北节日中会有二人转表演; 农村里有踩高跷的、搭起戏台子唱戏的、少数民族对歌等,人们载歌载舞来庆祝节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所以,艺术行为是节日中的突出庆祝形式。而艺术节是以艺术展演为主体的节日,更应该发挥艺术在节日中的作用,强调“艺术的节日”在社会语境中的位置。

  ( 四) 节中节: 传统节日与艺术节的捆绑与互惠

  经常有人将艺术节的各部分进行分类,又称其子部分为艺术节中的“节中节”。例如首届四川艺术节中包含了西部成都动漫游戏文化节、川味美食文化消费节、四川游乐狂欢节等,这些有针对性的小型节日组成了综合性艺术节的拼盘。但是,我们所强调的“节中节”是指艺术节可以与传统节日捆绑在一起进行。研究发现,在很多被广泛认可的大型节日期间,个别地区会同时举办各种“艺术节”,这种对节日的捆绑式“销售”能够起到大节和小节、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互惠的效果。旅游与消费成了各个节日公休假的主题,导致地区拥堵等社会问题。人们需要更多、更休闲、更回归人性的空间,这就需要文化、艺术来创造。曾有一位受访者表示: “我想参加迷笛音乐节最初的原因是,我‘五一’劳动节或者‘十一’国庆节放假期间不知道要怎么过,而音乐节给我提供了一个庆祝的场所。”对于很多类似于劳动节等被列入国家公共假期的大型节日而言,社会中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民俗习惯,所以娱乐精神促使人们去创造与探索节日的意义。如今很多小型的艺术节或专题艺术节,都会被有意地安排在国家节日公假期间,以此提升其参与度。利用公休假来促进“大节”与地方组织的“小节”相互帮衬,“小节”的地位借助“大节”文化空间和民俗缺失的现实得以确立,进而充实“大节”的节日内容和意义,这种方式也许是地方艺术节或小型艺术节可以借以推广、生存的契机。

  总之,艺术节是社会文明发展至今的必然文化成果,它与传统节日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异同关系。节日,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惯。而艺术与生活也有紧密的关系,艺术创造来自于人对客观的认知和对既有的生活经验的提炼与创造,人们经常会说“艺术源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表现了艺术世界、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不可割裂的关系。艺术节提供给人们的是,艺术通过节日的形式与生活的最紧密的相遇,使人的生存世界与可认知的符号世界在节日的框架中得到了统一。人们将各自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通过艺术符号表达出来,而观者通过被呈现出来的艺术符号来感知对现实和自我的理解,这种行为与精神上的互动使艺术节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节点。艺术节所呈现出的是对人类社会或族群各阶段、各部分现实的艺术化表达,这是艺术节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刘晓,女,山东济南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现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本文原载《东岳论丛》2016年第3期,经作者授权转载。

  注释

  11中国网:《中国城市节庆活动的现状及发展》,2007年6月19日,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zhuanti/07hzjj/2007-06/19/content_8411615.htm.

  22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本书收入高丙中主编“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5页。

  31“艺术方式”不仅指艺术形式或艺术创作,还包括艺术交流、艺术交易等与艺术相关的所有活动。

  42陈圣来:《品味艺术---一位国际艺术节总裁的思考与体验》,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3-24页。

  53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杨德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40页。

  61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71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页。

  82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杨德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40页。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