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屈永仙]西双版纳傣寨:我的“诗与远方”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3-10-31  作者:屈永仙
  第一次来到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是在三月中旬,恰逢雨天。一路走来,两边山上湿漉漉的橡胶树和芭蕉林显得苍翠欲滴。我和玉叫从景洪坐公车来到她的老家芒甩村,她的堂哥开车来岔路口接我们。车子沿着林间小路继续进入村寨,逐渐映入眼帘的是杆栏式木楼,一些灰黑色的“鸡枞”式屋顶,凸显了西双版纳傣族的民居特色。
  竹楼中的傣家人
  玉叫家就是这些木楼中的一座,推开大门是一个宽敞的院子,几十根两米高的柱子撑起上面的主屋,底层停放着汽车和大型家具,还有一堆柴禾,以前底楼是用来拴牛养牲畜的地方。我们沿着木楼梯上楼,里面传来了热闹的说笑声,其间还有傣族歌手章哈的歌声。楼梯上是个可以纳凉的楼台,放着一张长椅和几把小凳。人们将鞋子脱下放在这里,往里看便是一个宽敞齐整的起居室,足有40平方米,占据了整栋楼的绝大部分空间。地上铺着一张大毯子,坐了许多左邻右舍的妇女儿童,原来大家正在观看亲戚家新房落成时庆祝活动的录像,章哈所唱的歌也与建房有关。
  整栋房子最神圣的地方是“邵浑”(男柱神)和“邵朗”(女柱神),这两根柱子必须由家长或者家族长者亲自上山挑选,选好之后还要为之举行小小的仪式——由男主人拿一对蜡条、一串槟榔和一碗酒去祭被选中的那棵树的“灵魂”。当房子落成以后,房屋也就有了“灵魂”。相传傣族的部落祖先帕雅桑木底发明了竹楼,他盖房子时森林里的动物纷纷来帮助:龙王教他做梯子,狗教他立柱子,猴子教他穿木梁,麻雀和燕子衔来茅草帮他盖房顶,白鹭献出双翅帮他盖屋角等。西双版纳傣族的民居从最初的竹楼到土墙木楼,再到如今的现代化楼房,一直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但是总体框架结构依然保持不变,从未脱离传统的审美趣味。
  起居室的左翼放着一排组合木柜家具,木柜中间有一扇门,门后就是主人家的卧室。起居室的右翼是厨房,厨房外有一个洗澡间和小阳台。傣族喜爱干净是出了名的,每家每户楼梯前门房外都会有水槽供洗涮,人们总是净足入室。厨房中砌有一台土灶,地上也有一个火塘。厨房墙上挂着各种竹制工具,有男主人捉鱼用的鱼笱,有女主人赶集用的篾箩,有吃饭的圆竹桌。地上放有大小不一的几个木碓子,大的用来舂米,小的捣蒜、辣子等等。最有韵味的是装水的土黄色陶罐,矮胖的身躯,浑圆的肚子。2006年,“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得以重新认识传承了几千年的制陶技艺。玉叫家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陶罐,其中最老的一个已经用了20多年了。陶罐大部分放在阳台上蓄水,也有的用来种各色花草。整体来看,木楼被院里的果树环绕,淡墨色的鸡枞屋顶下有一隅明亮的阳台,阳台上梳着半月髻忙于洗漱的傣族少女,此情此景大概就是我的“诗与远方”了。
  菩提树下的佛寺
  傣族寨子的建构遵循着一定的内在格局,落寨必须先落寨心,然后向四方延伸,有寨头和寨尾,两头设有两道门。有形的空间认知和无形的内外观念深植于每个村民心中,并在一些仪式活动中发挥着作用。
  芒甩的“寨心”是一个方形底座的小砖塔,上面写着“2000年立”,显然是翻新时间而非建寨时间。“寨心”是寨子的“元气”所在,每个寨子每年都要祭寨心,傣语称“灵寨曼”。届时在寨老的带领下,人们聚拢来清洗寨心石修葺四周砖土,然后供上精美的食品。白天请来僧人诵经为寨子禳灾祈福,晚上请章哈来唱歌暖场,整个寨子充满了吉祥喜庆的气氛。傣族的寨心信仰是一种古老的万物有灵观,还未形成具体的神祇崇拜。
  大部分傣族村寨都有自己的佛寺,西双版纳傣族称为“瓦”,德宏傣族称为“奘”,它们往往坐落于寨子附近最好的地理位置。佛寺是凝聚民众的地理空间,是集中展示傣族艺术的殿堂,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域。每到一个傣族村寨,首先应该去了解那里的佛寺。芒甩的佛寺位于村边,矗立在一棵枝叶繁茂的菩提树下。佛寺浸透在湿漉漉的空气中,屋檐还不断滴着水珠。玉叫提醒我必须在佛寺大门口就脱下鞋子,我们光着脚丫走过一段落叶湿地,再用水槽洗净双足才能踏入佛堂。三月并非夏安居期,佛堂很安静。玉叫介绍,附近很多村寨都已经翻修重盖了自家佛寺,而他们村的老佛寺依然保持着原貌,虽然没有富丽堂皇的外表,但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佛堂里的一尊释迦牟尼佛端庄威严,玉叫自豪地说自己村的佛像是附近佛寺中最漂亮的一座。佛像左边立着一个小塔座,供僧人坐在里面念经所用。
  每一个佛寺都像是一座宝藏,里面储藏着历代贝叶经古籍和民众的手工艺品。我像寻宝一样搜索着佛寺的各个角落,果然发现了许多东西。墙上挂着一块布画,内容是佛祖修行的故事。墙头上立着一些人偶木雕,大概是某些仪式活动所需要的道具。旁边还有许多手工制作的竹篾盒,是人们赕佛时装食物和瓜果的。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小陶瓶,是人们赕佛做滴水仪式时所用。玉叫问“难道你没有发现这个吗?!”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粗大的象脚鼓,牛皮紧绷的鼓面直径有一米多,四周用木梭像钉子一样钉住这张牛皮,巨大的鼓肚得两个人手牵手才能抱住。据说这象脚鼓已经传了三代人了,玉叫的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人,他说他的爷爷已经在用这个鼓了。
  西双版纳的傣族传统,男子一般在八九岁时要入寺修习一段时间,其情理犹如今天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一样,孩子们在佛寺里要遵守佛门规矩,学习傣文和诵读经书。这种传统的佛寺教育有其不足之处,尤其是女性被排除在受教育的范围之外,因此绝大部分傣族父母都会将孩子送入新式学校。但是男童入寺修行早已成为傣族的传统习俗,其意义犹如成年仪式一样。当男孩们长到十来岁时,父母会择时将他们送入佛寺修行一段时间,长则一年,短则一个寒暑假。玉叫说,佛寺里仍有一个“督比弄”(大佛爷)住持,但是和尚学生已经极少了。
  竹楼里的歌声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一个大自然的宝库,傣家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善于采集山茅野菜制作各种美味佳肴。与壮侗语族民族相似,傣族人酷爱糯米,主妇们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蒸出一笼晶莹剔透的糯米,煮好一锅黏糯苞谷,这就是一天的主食了。
  玉叫家恰好位于村子的三岔路巷口,这里形成了一个迷你小集市。一些咩套(老妇)每天早上会到这个人来人往的地方摆摊,有的卖自家腌制的酸笋、酸菜和豆腐,有的卖菜园里种的豇豆、酸茄、辣椒等,也有的卖从山溪边采来的水香菜、水芹菜、水蕨菜和鱼腥草根,还有山上挖来的新鲜竹笋和叫不上名字的藤叶嫩尖野菜,甚至还有淘来的蜂蛹、蚂蚁蛋、螺蛳等。我们在这些菜摊间流连忘返,各样菜买了些,打算亲自做顿傣家菜肴。
  生活在亚热带区域的傣族人饮食习性偏酸辣,喜爱各种菜蔬凉拌和肉食烧烤。我们将酸茄、辣椒先在火炭里烤熟,将买来的水芹菜洗干净切成碎丁,放上食盐葱姜蒜等各种佐料做成一道凉拌水芹菜。嫩豇豆烤熟了,切成段和辣椒用木碓捣碎又是一道可口的下饭菜。玉叫的堂哥送来了牛肉干巴和火炭烤熟的嫩竹笋,搭配一碟酸辣的喃咪蘸水是绝配。我们取下挂在墙上的竹桌,将糯米、苞谷和各色菜品一一摆上。大家围着竹篾圆桌享用着地道的傣味菜,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电视里依然放着女章哈的歌。
  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凡上新房就会邀请章哈来唱歌,这是一个悠久的传统。“傣族章哈”同样于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章哈”既是口头艺人,也是世代流传的口头传统技艺。录像里的女章哈是附近有名的玉光燕,40多岁的她外表端庄稳重,歌声甜美清脆。只见她坐在垫褥上,右手拿一把黑底花扇,左手拿着话筒,低着头专注地唱着歌,她旁边有一位年纪相仿的男子在给她吹笛伴奏。章哈的歌声抑扬顿挫,犹如叮咚作响的泉水。镜头之外,四周的听众时不时传来“水水水”的欢呼声。
 
新式傣楼   作者供图
菩提树下的佛寺   作者供图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2年5月13日 第Y04版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