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宪昭]从实地调研中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3-06-27  作者:王宪昭
  调查研究不仅是解决实践问题的优良作风,也是人文社科研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近期,笔者带着探讨中华文明起源、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等系列问题,赴陕西省宝鸡市进行了调研活动。通过调研,我们不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同时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古人之言的价值。
  在调研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据资料记载,宝鸡市是传说中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是周朝与秦王朝的发祥地,也是探源中华文明的文化资源富矿,我们在调研中充分体验到了传统文化遗存的悠久与丰富。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的炎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场所,这一带流传着许多有关炎帝的神话传说,可寻找到中华文明5000年前的文化记忆。地处岐山县凤鸣岗南麓的周公庙,据说《诗经》所描述的“有卷者阿,飘风自南”中的“卷者”即指此地,被儒家尊为“元圣”的周公旦晚年归隐于此地。如果把周公庙作为中华文明溯源的一个重要节点,可以发现这里的姜嫄殿将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作为祭祀对象,姜嫄作为周族始祖后稷之母,“姜”姓本身也与炎帝姓“姜”存在同源关系。据《周易》记载“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而周朝帝王的“姬”姓无疑体现出与炎黄血脉相承。《国语·晋语》记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许多姓氏都可以在周朝分封诸侯的姓氏中找到印证。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考察中,从宝鸡出土的大量青铜文物中不仅可以看到对周族兴起、古公迁岐、武王灭商、分封诸侯、周公礼制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而且可以从宝鸡出土的龙山时代“华夏第一瓦”感受到华夏文明的厚重,从西周青铜器何尊中雕刻的“中国”一词中了解到“中华”概念的渊源。据当地学者介绍,“宝鸡”“凤翔”“凤县”“麟游”等地名都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崇拜,这为我们探源中华民族更为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可资之鉴。
  在调研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乎如影随形地渗透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角度考察,无论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还是民间艺术、习俗文化甚至衣食住行,无不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各类面食为例,几乎每一种面食都有说法不一的古老传说。其中,当地群众对作为陕西关中传统特色面食的岐山臊子面的演绎就颇有意味,那些熟视无睹的习俗中暗含了敬天礼地、长幼有序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也自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不但反映在传统文化意识的空间覆盖面上,而且还表现为一种文化现象所具有的广泛关联性。我们在本次调研中曾走进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六营泥塑在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据记载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新明介绍,泥塑必须采用六营特有的黑油板板土、白色封洗土、上等好棉花、糯米等六种天然材料,需要经过创作毛稿、制模、翻坯、黏合成型、阴干精抛、粉底、出线、装色、上光等多道严密的工序。泥塑的产生始于秦献公改革活人殉葬为面人殉葬,泥塑之所以必须用天然原料是为了显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泥塑的造型和色彩是中华传统审美的体现。泥偶隐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记忆,让人进一步感受到文化沃土在民间。
  在调研中辨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在实地调研中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之所以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它的重要历史意义与当代文化价值。一是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能更充分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宝鸡调研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周朝制礼作乐使得天下大治、万民归心,而秦朝的统一六国则更加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客观内涵。二是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能更充分发掘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交往交流交融关系。我们从宝鸡地区的各种神话传说中进一步了解到秦人的祖先源于殷商时期从东部沿海地带西迁的部落,他们先居于甘肃天水一带,后来又东迁至宝鸡、凤翔等地,反映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的结果,而该地区古老的青铜文化、玉文化、丝路文化乃至外来佛教文化等与其他地区、民族的密切关系,无不显示出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历史。三是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今乡村文化振兴。据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全市有11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23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这些文化机构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诸如以“德、礼、仁、诚”为核心的周礼优秀文化、“勤学深思,继往开来”的关中文化、丰厚独特的西府民俗文化等,使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文化振兴的时代价值与方式方法。有的地方将原来的“棋牌室”转化为“非遗文化传习所”,有的地方让传统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有的地方开展“秦腔周周唱、话剧月月演”活动等。目前,全市已建成20个市级、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形成具有地方标志性质的凤翔区六营泥塑村、金台区西府里文化艺术村、岐山县北郭民俗村、千阳县南寨刺绣村、陈仓区翟家坡社火村等一批特色“非遗村”,将深耕传统文化沃土与涵养文明乡风有机结合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活起来,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通过本次宝鸡地区的传统文化实地调研,我们不仅对该地区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系统的了解,而且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位人文社科研究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秉持的学术理念与治学态度,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中如何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路径与方法。对于人文社科研究而言,要实现新时代赋予的重任,不仅要重视学术思想、学术理论方面的建树,也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调研中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通过调查研究让理论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检验与提升,让学术研究能够解决国家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成为服务于人民的科学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3-06-26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