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是唯一在北京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北京地方戏曲剧种,她也可以说是中国最年轻的剧种。曲剧以北京流行的曲艺单弦牌子曲为主发展而成,初名“曲艺剧”,1952年在老舍的建议下,始正式定名为“曲剧”。新中国成立初期,她以演出现代戏而崛起于戏曲舞台,但是其剧作中,最多的则是以清代、近现代北京人生活为剧本创作题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她以北京的京味音韵为依托,确立了以代表京味特点的单弦牌子曲为唱腔的基调,吸收大鼓及民歌小曲,创造并形成了具有浓郁北京韵味的独特唱腔音乐。《黄叶红楼》一改从前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大量运用七字诗句唱词,人物情感、故事推进全部用人物唱词,更为独特之处是该剧将曹雪芹与他创作的故事同台展演,被称为“台上台”“戏中戏”。
《黄叶红楼》始创作于2013年,是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而作。2015年10月6日再度登上天桥剧院的舞台,并在全国开始巡演。一曲红楼让多少人魂牵梦萦,而《黄叶红楼》梦境般的故事建构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该剧故事情节以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故事为中心,曹雪芹成为剧作的主角,他以故事讲述人的身份将“黄叶村生活”与“红楼故事”共置一个空间。这一表现形式在北京曲剧史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作曲、音乐与舞台设计通过唱词、表演、布景、灯光等进行分割,但是这两个空间共处一台,恰好符合口头叙事的讲述方式与情节构建。
在全剧故事情节中,曹雪芹穿梭于现实生活与故事讲述两个空间,现实与梦境杂糅交错。在这种特殊的展演方式中,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就以口头叙事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口头叙事与书面是两种话语方式,口头叙事具有参与共享、情境化、聚合等独特性,而且相比于书写而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与参与性。正是这一叙事方式的转换使得《黄叶红楼》真正冲破了,或者说跳出了《红楼梦》中宝玉、黛玉的委婉情绪之窠臼,重新以曹雪芹为中心建构了黄叶村生活的平行空间——红楼故事及人物情感脉络——宝玉湘云在黄叶村生活终老。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中,曹雪芹向黄叶村的邻里好友讲述“红楼故事”,可以说是娓娓道来,消解了《红楼梦》的悲剧色彩,“旧梦萦”“宝黛钗”“大观园”“苦抄家”“祭潇湘”等《红楼梦》情节作为故事讲述内容叠现在黄叶村现实生活场景之上,并通过每场大合唱展示了曹雪芹与宝黛钗、史湘云、王熙凤等人物情感与生活的时空交错。
总之,《黄叶红楼》成功地将曹雪芹的现实生活空间与其所讲述的红楼故事空间融为一体,曹雪芹与红楼人物共处一台,在时空交错、叙事转换中将“红楼故事”立体化、故事化、生活化地展现于舞台之上。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并未让观众对“戏中戏”“台上台”产生冗杂感与错乱感。相反,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全新的曹雪芹在黄叶村所讲述的“红楼”画卷。
首发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6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