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探访三江赫哲人家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12  作者:曾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很适合用来描述三江平原的壮阔景象。三江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条大江冲积而成,赫哲族同胞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里,捕鱼打猎,繁衍生息。


7月,记者再度来到黑龙江边。去年到这里时是春末开江时节,乍暖还寒,江中冰排尚未消融净尽,破裂的冰排打着旋儿滚滚而去,令人胆寒。而现在正值盛夏,大江水面非常宽阔,纵横恣肆,气势更加惊人。两度来到三江平原,记者对赫哲族文化现状有了更多观察。

  考察赫哲族,不能不提起由我国人类学先驱凌纯声先生所完成的“中国第一次正式的科学民族田野调查”。记者的行迹也大致沿着凌先生的路线一路顺江而下。赫哲族人口虽少,但分布空间较大,虽然现在交通比当年大为便利,但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乘车常常需要三四个小时乃至更长时间。凌纯声书中的许多记载已成遥远的过去。赫哲族聚居的几处地点,同江、街津口、四排、敖其等地都修建了博物馆,馆藏陈列各有特色。赫哲族伊玛堪、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造工艺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今天赫哲族的许多民族文化特征只有在乌日贡大会等民族节日、博物馆等场所中才能见到。

  在饶河县博物馆,记者看到许多精美的桦树皮画,其中一个桦树皮条幅完整描述了赫哲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弥足珍贵,是赫哲族民间艺人付占祥的作品。有四张桦树皮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分别描述了赫哲人过去捕鱼、猎熊、斗鹰、归家等场景,技艺精湛,想象奇特,特别是捕鱼那张桦树皮画,鱼化为龙,巨浪倾舟,充分反映了赫哲人在大江中充满奇趣和危险的渔猎生活。大江桀骜不驯,她给赫哲人带来富庶,也带来危险,赫哲人见惯了大江大浪,才铸就了乐观豪放的性格。

  八岔,黑龙江边的美丽村落,距同江市有140公里。2013年超百年一遇的黑龙江特大洪水导致八岔溃坝,记者到来时,八岔仍在恢复重建中。八岔乡副乡长尤伟玲告诉记者,由于还在重建,老人们都被安置到同江市内去了,留在村中的赫哲人也乘船捕鱼去了。这里现在建有双语小学,但除了少数几位老人能说一些,已经很少有能完整讲赫哲语的人了。

  抓吉,乌苏里江边的小镇,去年同样遭遇特大洪水。村民老崔告诉记者,村里人基本都不会说赫哲语,八岔乡有位毕老师很热心,曾经送来一本赫哲语教材给他学习,由于去年大洪水人们全部紧急撤退,课本也随着洪水冲走了。

  四排,当记者走进颇有名气的赫哲族食鱼习俗传习基地“小把头鱼馆”,尤晓坤一家亲友正在吃饭,他立刻邀请记者共同品尝赫哲族特有的“杀生鱼”,也就是拌菜生鱼。鱼是新近从乌苏里江中捕来的。鱼的鲜美让人回味,而赫哲人的豪爽热情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与80多年前相比,赫哲族语言的变迁是最大的变化之一。凌纯声考察时遇到的赫哲族人大都会说赫哲语,而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任远等学者介绍,今天赫哲语已成为严重濒危语言。这已引起学界重视,并对赫哲语展开了抢救保护。

  黄任远1969年杭州中学毕业后下乡到同江县赫哲族聚居地,就此与赫哲族及其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几十年的时间里,通过近百次对伊玛堪歌手的田野调查,采录整理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后进入黑龙江省社科院治学,是赫哲族和伊玛堪研究的权威学者。记者从三江平原回到哈尔滨采访黄任远时,才发现凌纯声是江苏武进人,黄任远是浙江杭州人,两位生于江南水乡的学者对三江平原赫哲族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

  今天赫哲人的生活已经大为改变,但赫哲人与大江的关系却未变。要了解赫哲族及其文化,观察他们和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途径。大江为赫哲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渔猎文化,铸就了赫哲人豪爽的性格。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8月8日第631期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