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萧放]端午民间文学的形态及其文化功能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06  作者:萧放

 端午民间文学的形态及其文化功能[1]

  摘要:端午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依托端午节日习俗生产出来的口头传统,它是传承节俗的人们的精神意象与情感表达,端午民间文学是中国节日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端午民间文学体裁的分类,主要有端午民间传说故事、端午民间歌谣、端午谚语等三大类别。在端午节的当代传承中,端午民间文学体裁与载体发生了新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的实际情况,我们关注到新媒体中非口头传播的民间文学现象。

  关键词:端午;民间文学;分类;功能

  端午是中国的古老节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特别的禁忌日,围绕着端午节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两大传统主题,形成了丰富的民间文学题材。从端午民间文学体裁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歌谣与民间谚语三种类型上。由于民间传说故事在传承、诠释端午节俗方面有着特殊的言说优势,因此端午民间传说故事在端午民间文学中分量最重,其次是与端午时令活动紧密相关的民间歌谣,最后是以端午时令生产、生活习俗为中心的谚语。当代社会由于文字与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端午民间文学呈现出新的形态,其中端午节日的手机短信最为活跃。

  一、 端午民间传说故事的分类与口头传统的文化功能

  “与节庆同时并行的历史,是节庆诠释的历史”。[2]节日传说故事就是民众对节庆起源与节物习俗的口头解释。这些解释充满了民众对节日习俗的理解与想象,它为节俗的传承与节物运用、传播提供了内在的精神动力。端午作为夏季的大节,它的习俗丰富,人们围绕着端午节形成了庞大的民间传说故事群。从民间传说故事的分布范围看,它不仅在长江中下游形成重叠丛生的端午民间传说故事带,而且远传中国西南、西北、东北与东南等地区。端午民间传说故事还随着端午节俗的传播,进入到少数民族生活之中。在民族地区,端午传说故事虽然穿上了民族服装,但其情节基干与汉族地区并无不同。从端午民间传说故事的民族间流传情况看,在中国国土范围内,其实很早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共享的精神传统。

  在民间口承传统中端午传说故事数量较大,按照传说故事的主题,端午传说故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端午起源传说故事、端午节物习俗传说故事、端午竞技娱乐传说故事,以及端午节其他传说故事。由于民间传说故事粘连与一些情节的挪移,要对民间传说故事进行严格的划分是很困难的事,我们这里的区分也是相对的概略性的。

  端午起源的传说故事。我们确定起源性传说故事时,是就端午节日整体起源来说的,对于具体的端午节物习俗的起源,我们归入端午节物习俗传说故事类。关于端午节日起源传说故事,在端午传说故事中比重较轻。我们在本书中收录了十几则端午起源传说故事,其中与屈原有关的数则传说故事,分别采自湖南、山东、河南等地,其他与各地人物风土有关,可见在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中,屈原有较大影响,但从端午起源的传说故事比例看,它并不占主导地位。从端午起源的传说故事看,在民众口头叙事中多数将它归结为某位重要历史人物,或者某一地方重要历史事件。从起源中可见民众的质朴情感。在少数民族地区端午的起源又跟民族生活有着紧密关系,其主题同样是躲避灾难,追求幸福生活。

  端午节物习俗传说故事。这类传说故事以避祸求吉为主题,它在端午口头叙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本书收录了近百则,虽然也有部分传说故事大同小异,但为了体现其流传地区的广泛及传说地方化的特性,我们也予编录,以资比较。在节日传说故事中,人们偏爱对节日物件与节俗行为进行历史起源的解释与说明,民众的价值观、历史观、伦理观、禁忌意识与避灾祈福的情感态度在传说故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端午是以避忌为主题的节日,端午的节物与民俗活动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如影随形的是相关的传说故事。

  粽子本是夏至的节物,它的结构与古代的阴阳观念相关。六朝以后粽子逐渐成为端午的节日食品,在解释粽子起源时,人们的指向明确,大多归结到悼念屈原的传说上,这大约与楚地古老的水神祭祀传统相关。艾与菖蒲这两种药用植物都有祛湿杀菌、解毒辟邪的功效,在湿热仲夏时节,人们在门口插艾、插菖蒲巫术化的措施等,以求平安。在人们的巫术观念隐退之后,人们再解释这样的习俗行为时,赋予它新的情感与伦理的意义,而且将其与古代兵事记忆与重要历史人物关联。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唐末黄巢的传说,基本情节是,黄巢造反时,民众逃难,有一妇人背着大的,牵着小的,黄巢见了奇怪,质问妇人,原来背的是别人的孩子,牵的是自己的娃儿。黄巢为之感动,就告诉妇人明天在门上插艾(菖蒲、柳、黄花等),就可免除兵祸。好心的妇人告诉了乡亲,人们纷纷在门上插艾等,大家果然逃过了劫难。这天正好是端午节。此后为了保平安,人们年年端午都在门上插艾、插菖蒲等。端午这类特定节物习俗的解释性传说,实际上传承着古老的端午避兵的节俗传统,在汉魏文献中都有端午佩饰某物,以避兵灾的记载。端午节俗传说故事中关于黄巢、张献忠对某一妇女行为的原初误解到后来的尊敬、帮助,妇女为了乡邻说出避祸的秘密,这样的传说故事母题从其文化内涵来说,它既是对端午保健巫术行为的人伦化的解释,同时也是民众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与特殊历史人物的情感评价。

  端午节物的周期应用与民众关于它的周期性的故事讲述,有效地传承与表达了民众的历史观念与普通百姓无私友爱的平民道德。在端午节节物习俗传说故事中,神人传说故事不少,信仰因素突出,在民众口头叙事中端午节与各色神人发生着关系。有天上的玉皇、太白金星、老神仙,水里的龙王,人间的大禹、鬼谷子、张天师、吕洞宾、罗隐等等。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在端午节留下自己的印记。本类传说遍布中国东西南北,甚至传到民族地区。端午节物习俗传说故事中充满了民众的想象,表达了民众的情感,体现了民众历史观与价值观。

  端午竞技娱乐传说故事,是就端午期间竞技娱乐项目所生发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虽然与习俗故事关系密切,有些进入前类中,但这里集中了与龙船竞渡有关的传说故事。这类故事虽然不多,但其精神意涵丰富。龙船竞渡是端午节最盛大的竞技性娱乐活动,人们围绕着龙船竞渡形成系列传说故事,人们在解释龙船竞渡由来时,往往与龙的信仰相关。如湖南《涟河竞龙舟的由来》[3]讲到涟河两岸的两个村庄年年端午龙舟竞渡的来源,说一个村子祭祀金龙,另一个祭祀银龙,两条龙本来关系融洽,后来因为天旱,在降雨的时候缺乏沟通产生了矛盾,进而争斗,后来同归于尽。村民为了纪念,每年端午节在涟河以金色龙船与银色龙船竞渡,由此发生水上斗殴,每年都有伤人的事。“但是又想划,一是觉得有味,一年子难得快活这么一次,二是不服输。于是两村的人便商议立了一条规矩;划船时不准打架,划得快的是赢家,划得慢的是输家,不服气的明年子再来”双方最后约定年年争输赢,年年端午快活比赛。本书还收录数则龙船成神载人飞走的传说,龙船下水后往往成为龙神飞去,划龙船的人悉数消失或死亡。由这些龙船信仰看,端午竞渡源于龙神信仰,龙船不过是龙神的化身,龙船水上竞渡是龙神生命重现的仪式。

  对于比较另类的端午传说故事,我们将其集中在“其他”类别,此类传说故事有数十则,传说故事形态五彩斑斓。内容多涉神灵仙师鬼怪奇人,虽然有的主题可能游离于端午之外,但都与端午有着或疏或密的关系,传说故事情节跌宕,语言生动,趣味盎然。如鬼谷子与媳斗法、张保还阳丹、半仙罗隐、笔误鸟等,每则传说故事都蕴蓄深意。善良的张保五月五日救了一只应躲避而没躲避的蟾蜍,得到还阳丹。他用还阳丹一路救了蚂蚁、老鼠、蜜蜂,还错救了一个狼心狗肺的黑头人,为此惹上祸端,是蚂蚁、老鼠、蜜蜂为他一一解难, 最后得以娶到皇姑,惩罚了恶人,有了好人得到好报的圆满结局。

  端午传说故事是端午民间文学的主要内容,端午节俗的全生避害、人神祭祀、饮食、娱乐、家庭人伦等五大元素,在民间传说故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人们在节日传说故事的口头讲述中充分发挥了民众的想象力,在节日传说故事中表达了民众化解时令不适,纾解精神危机的生活智慧,同时也传递着百姓助人淑世的人文情怀。

二、 端午民间歌谣的题材与民间情感表达功能

  民间歌谣是端午民间文学的又一重要体裁。由于端午是适应仲夏暑热时令所产生的节日,在传统时间观念中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人们在五月节中有着复杂的感情。为了表达这种情感,人们吟唱起各种调式的歌谣。端午民间歌谣题材十分丰富,按其歌咏性质概略可分八类:时令歌谣、生产歌谣、节俗风物歌谣、仪式歌谣、苦情歌、思恋歌谣、游戏娱乐歌谣,对于不易归类的歌谣,我们将它们安排在“其他”歌谣类下。由于歌谣体制的关系,部分歌谣收录的范围超出了端午或五月,但为了保持歌谣的完整,也因为歌谣材料的珍贵,我们不惜篇幅将它保留下来,供阅读者欣赏与研究。下面我们简要地介绍评述各类歌谣的内容与功能价值。

  时令歌谣。岁时依托的是自然的时令节气,端午时令歌谣咏唱的是仲夏时节的季节感受与习惯活动。本类歌谣与生产、节俗风物等类歌谣有部分重叠,但这里主要是从岁月整体的角度对五月端午时令的咏唱。如常见的十二月歌,五月必唱端午。海南《昌江十二月歌》:“四月明镜照龙船,五月龙船齐下水”[4];福建华安丰山镇《月令歌》[5]:“正月人点灯,二月剥花生,三月养豆芽,四月卖麻茶,五月人包粽,六月田草冻,七月大烧银,八月做麻糍,九月放风筝,十月拾稻穗,十一月尪公生,十二月廿九暝(夜)”。辽宁丹东《十二月》[6]:“五月五,端午节,湘江吊屈龙舟舞”。从时令歌谣中我们看到了各地端午时节在年度时间生活中的位置与节俗的共享模式。虽然歌谣传播可能超出生活习俗传播,但其对端午节俗知识的共享显而易见。

  生产歌谣。生产歌谣在端午民间歌谣中有较大比重,它涉及到传统社会众多生计活动,如农事、牧业、渔业、手工业、矿业等,其中农事活动歌谣最为丰富。由于农业与时令的紧密关系,农事歌谣跟时令歌谣难分难解,这里的选择偏重五月端午的具体农事活动。如安徽肥东《十二月季节歌》:“五月里来是端阳,夏粮丰收已登场,连枷一打日东升,万斤粮食都归仓”。甘肃西河《采茶》:“五月里采茶五端阳,多栽杨柳少栽桑。多栽杨柳避荫凉,少栽桑树喂蚕郎”。有一些生产歌谣,并不看重生产本身,而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以歌谣抒发心中的情感与愿望。如牧羊歌中有不少此类内容。云南祥云县的《放羊调》:“五月放羊是端阳,菖蒲药酒配雄黄,主人吃得熏熏醉,放羊之人不得尝”。有的生产歌谣是劳动过程的描写与生产知识的传递。

  节俗风物歌谣。节俗风物歌谣是端午民间歌谣中内容最为丰富生动地部分,它是对端午节日历史人物、节日活动、节俗风物的咏唱。端午歌谣中有较多对屈原的追念,特别是在楚故地的湖北湖南地区,人们对乡贤屈子有着浓烈的感情。湖南湘阴《吊屈原》[7]:“大水茫茫,眼泪汪汪,淹死孤王,[8]莫淹忠良。[9]”民众对不义的楚王十分痛恨,而对屈原充满同情。“五月五日是端阳,龙船下水闹罗江,朝拜屈原一炉香,年年五谷用船装。”[10]当然,民众祭祀屈原还有丰饶生活的考虑,屈原在当地还是福佑民众的尊神。驱邪辟疫、消除五毒之害是端午节日的主题,自然也是节俗风谣的主题。湖北丹江口《唱节令》[11]:“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艾虎上天台,虫蛇入地府”。“五月五日午时天中节,赤口白蛇尽消灭”。山西蒲县《端阳歌》:五月[12]端阳节,艾虎门上贴,三杯雄黄酒,五毒自消灭。”人们期望以信仰的力量,驱除虫蛇之害。为了保护健康,端午人们佩香包,戴五色线。河南荥阳《香袋谣》[13]:“端午节,太阳红,做个香袋来除虫。带香袋,除毒害,一年四季无病灾”。《五色线》[14]:“五色线,戴脖上,一年到头保安康。五色线,样样全,五福临门保平安。”插艾、吃粽、挂钟馗、跑坡等都有歌谣,不一细说。划龙舟是南方地区端午的主要节俗活动,观赏龙船的歌谣也是端午节俗风物歌谣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榆树《闹龙舟》[15]:“船上健儿齐卖力,争先恐后抢头名。一对青龙前边去,黄龙紧追一溜风。赤龙急驶如放箭,白龙奋勇向前冲。”歌谣生动地呈现了端午龙舟竞技场景。

  仪式歌谣。仪式歌谣是端午节俗仪式过程中的歌谣。端午仪式歌谣主要与屈原祭祀、龙船下水、送瘟等民俗活动相关。福建云霄端午的《祭江歌》:[16]“众人齐来到江中,忠臣虽死名声香。愿待屈原有灵圣,庇佑龙船飞过江。”屈原是祭江的对象,祭江的目的是为了龙船活动的平顺快捷。他们赞颂屈原的人品,表达着千古的怀念之情。一首《献江歌》[17]即是写照:“屈原抱石投江死,天下百姓敬仰伊。男女老少齐计议,思量造船纪念伊。”人们认为船的制造来源于纪念屈原。龙船竞渡在民间社会常常有着祈福驱邪的性质,如福建漳浦的《龙船歌》[18]:“四月初一开锣声,五月初五龙船行,龙王土地尽欢喜,妖魔鬼怪尽着惊。”江西弋阳的《龙船歌》[19]:“龙船下水头向东,一年四季六畜平安。白天生吞长江水,夜晚灌溉万年丰。”龙船满载着百姓对平安、丰收的期盼。江西九江的《爆竹三声龙舟开》[20]歌谣则完整地呈现了龙舟竞渡过程,歌谣有“船开头歌”、“拜社”、“拜神”、“谢茶”、“船回程”等几个环节,在最后的回程歌中有:“一保佑人口清吉,二保佑六畜太平,三保佑四方多吉庆。”唱出了仪式歌沟通神人的功能。湖南宁远的《开船送瘟诀》[21]是典型的仪式歌,“牛头马面听令箭,快将瘟殃押上船。今日开船送灾殃,神前卜卦问吉祥。乞求阳卦好开船,再求阴卦保平安,又求祖师送一卦,送个阴卦保村坊。卦卦有准如了愿,筛锣打鼓就开船。”这首驱邪送瘟的仪式歌诀,是整个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强的实用功能。

  苦情歌。苦情歌在端午歌谣中所占比例较大,可能与端午时令性质有关。人们在仲夏端午时节,因为暑热天气,农事的繁忙,生活环境恶化,加之社会人生冷暖的不均,人们叹息人生悲苦,发之于口的多为心中的垒块,故苦情歌不少。苦情歌的题材主要有寡妇歌、光棍歌、孤儿歌、苦媳妇歌、怀胎歌、长工歌、兵丁歌等。如江苏连云港《小寡妇上坟》[22]:“五月里,二麦黄,家家户户田里忙。人家有夫来收割呀,丈夫呀,小寡妇只好自己忙呀,丈夫呀。”麦收季节,寡妇没有丈夫的相帮,只好自己苦忙。没有妻子的光棍同样生活凄苦,河北丰宁《光棍哭妻》[23]:“五月里来是端阳,雄黄烧酒真是香,人家有妻吃粽子,光棍吃碗黄米汤,没有老婆真凄凉”。孟姜女思夫、寻夫、哭夫的民歌在传统社会流传十分广泛,它是百姓凄苦心情的寄托。长工歌诉说的是劳动者对辛勤劳作而得不到合理待遇的不满。苦情歌的流行,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的艰难与正常生活的渴望。

  思恋歌谣。思恋歌谣在端午歌谣中也有较多体现。思恋歌谣描写的背景多为看龙舟等节俗活动。人们在庆端阳的时候,禁不住要思郎、望夫、盼妹。湖南沅江《十绣荷包》[24]:“五绣荷包是端阳,绣起龙船闹长江,两边绣起二十四个划船手,中间绣起我情郎,姐在扇骨子里头把眼量”。姑娘针线绣出了对情人的思恋。宁夏惠农《想情郎》[25]:“五月里来五端阳,沙枣花开遍地香,糯米粽糕香又甜,爹娘想儿我想郎。”美景美食牵动姑娘对情郎的思念之情。安徽铜陵《探花》[26]:“五月探花端阳节,郎掐青艾姐头上安,我俩喝一杯雄黄酒,手捧仙桃两半边,姐半边来郎半边,我二人吃了赛神仙。”端午节是浓情的节日,郎与姐一起采青艾、饮雄黄酒、尝仙桃,似乎进入了快乐的神仙世界。

  游戏娱乐歌谣。端午是儿童、成人游戏娱乐的节日,端午游戏娱乐充满竞技性,呈现这些游戏娱乐的歌谣生动有趣,如《张打铁》、《拍手歌》、《看龙船》等。对于不好归类但又有欣赏与文化价值的歌谣,我们将其纳入“其他歌谣”中,这一部分丰富多彩。如临潼《十二月瞧娘歌》[27]:“五月端午去瞧娘,揪把艾叶插门上。老娘闻见艾叶香,喜洋洋来笑洋洋。”四川丰都小调《交情歌》[28]:“五月里来去交情,龙船下河闹沉沉,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替旧人”等等。

  端午民间歌谣既是端午时节民众情绪的宣泄、欲望的显露与心情的表达,同时也是百姓端午节俗活动富有韵律的歌唱,它是民众情感、价值观及娱乐审美的精神文本,具有特定的民众生活的服务功能。

三、 端午民间谚语的分类与民众生活的辅助功能

  民间谚语是民间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它是民众生存经验与智慧在语言上的浓缩与精炼表达。[29]岁时节日作为民众适应自然与社会节律而形成的生活节点,民众围绕着它积累了丰富的谚语财富。端午民间谚语主要是与端午时节节俗活动相关的谚语。按照端午谚语的存在形态,端午谚语分时令、习俗、禁忌及其他四类。

  端午时令谚语,主要是人们依据经验对端午节气时令的认识,其中包括农事活动、季节生活安排等。有天气寒暖、雨水多少、未来收成等方面的提示与预测。“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30](南京);“端阳无雨是丰年”(湖南衡阳)。端午与夏至节期临近,有时夏至在端午前,有时夏至在端午后,有时夏至端午时间出现重合,民间谚语对这一情况有特别关注。山东谚语:“夏至临端五,三年不收麦”(曹县);“夏至在端午头,一边吃一边愁”,“夏至摊在端午前,庄稼老头泪涟涟”[31](郓城);“夏至临端午,庄户老儿抱着麦垛哭”(滕州);“夏至正当午,[32]种田人白受苦”(梁山);“夏至端午后,提着猪头又买肉”(乳山)[33]。人们认为夏至在端午之前或正逢端午,预期庄稼收成不好;夏至在端午之后,意味着将是一个丰收年。农民根据端午时节的提示,安排农事生产活动。“五月初五过端阳,吃完粽子忙插秧”(河南信阳)[34];“五月端阳有稻栽,八月中秋有谷收”(河北雄县)[35];“过了端午节,铲地不停歇”(吉林绥化市)[36];“吃过端午肉,塘口紧紧筑”(上海)[37]。端午是天气真正转暖的时间标志,是人们改换夏装的时节,“未吃端午粽,棉衣不要送”(北京)[38];“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湖南)[39],上述谚语遍布中国,是通行的季节生活提示。

  端午习俗谚语,是围绕着端午节俗形成的谚语。人们以精粹的谚语形式将端午习俗生动地呈现出来。端午插艾,“五月端午驱病邪,家家门前挂艾叶”[40]。端午吃粽,“端阳吃只粽,一夏健爽爽”(湘潭)[41]。端午洗浴、饮药酒,“洗了端午澡,能把平安保;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甘肃)[42]。端午佩饰,“带个香荷包,不怕五虫害[43]”(甘肃庆阳)[44]。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五日是端阳,龙船下水闹长江”(湖南零陵)[45]。端午采药,“五月端午挖茶芩,饮茶消暑解病痛”(山西绛县)[46]。期待丰收,“龙船赢了得时年”(湖南武陵)。在民间,端午主要是保健养生、祛病驱邪、祈求丰收,谚语中传递的也都是这些内容。

  端午禁忌谚语,是对违反端午习俗行为的警示语言。“五月端午不戴花,死了变成癞蛤蟆”(山东临清)[47];“端午不戴艾,死了变个老鳖盖”[48](山东成武)[49];“端午不插艾,死在大门外”(安徽南陵)[50];“端午不吃粽,老来无人问”(安徽岳西)[51]。这些警示性谚语形制短小,但其语言效果直接、鲜明、有力,是端午习俗传承的规范力量。

  四、当代端午民间文学的新形态

  当代社会是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社会,口耳相传的传统民间文学出现明显式微的状态。民间文学的文字传播、图像传播成为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形式。端午民间文学在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出现了全新的传播态势。网络歌谣、谚语、手机短信等丰富生动。网络歌谣、谚语、手机节日祝福短信,因为文字载体的关系,重视阅读的视觉效果、词语的清新与隽永的品味,让新媒体中的民间文学脱离了乡土气的同时,也淡化了端午驱邪避灾的气氛,而成为节日欢快情感的艺术表达。如网络上有这样的《端阳歌》:“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柳枝挂在大门上,出门一望,白菜野花遍地黄,风送花儿香。”另一首亦如此:“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当然有的网络歌谣是民间流传歌谣的网上移植,是口头变成的阅读文本,它的题材就与民间口头流传几乎一致,区别在于它的传播方式。网络谚语基本上是这样的情况,当然也有新谚语,如“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手机节日祝福短信是当代人际关系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新媒体时代中国独有的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文化风景。端午节日短信围绕端午节日习俗、故事、风物展开,寄托着人们对节俗、人伦、先贤的理解与情感,形制短小,内容丰富生动。一封短信,就是一篇民间文学。虽然作者可能是无名写手,但一旦传播开来,变成人们共享,并随时添加修改的对象,它的集体传承的特征也就十分明显,所以将手机短信归入信息化时代的民间文学是合适的。我们依据短信内容将端午手机短信分成:谣俗、先贤纪念、迎祥祈福三类。

  端午谣俗类短信,主要是选择手机短信中对端午节俗描写的内容。如:“五月五,是端阳,民俗节日不能忘;荡起浆,推开浪,龙舟下水喜洋洋;艾草青,粽米香,快乐祝福冠群芳;戴香包,喝雄黄,驱邪防病保健康。端午快乐!”“一叶粽子香,日子到端阳。万舸争流忙,龙舟涌大江。快乐饮雄黄,健康佩香囊。朋友情意长,祝福送身旁。生活蜜如糖,幸福万年长。端午小长假快乐!”

  端午先贤纪念类短信。端午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是我们民族节日的传统。今天的端午短信中依然强调了这一主题,怀念屈原的情感洋溢于短信之中。“端午端午,谁最苦,屈原沉水百姓苦;端午端午,谁有福,粽子喂饱小鱼肚;端午端午,谁追逐,龙舟澎湃众人逐;端午端午,谁祝福,历史为了明天出。”

  端午迎祥祈福类短信,是短信的主要内容。人们利用谐音、双关语表达人们心中的祝福。如:“‘粽’是在花香弥漫的五月,‘粽’是在深情款款的端午,‘粽’是想起情投意合的朋友,‘粽’是想给你美好的祝福:端午节将至,祝你‘粽’是一帆风顺,‘粽’是健康平安,‘粽’是腰包鼓鼓,‘粽’是快乐幸福!” 有的比喻贴切自然,“幸福就像一根根粽绳,紧紧地绑住你:快乐就像一片片粽叶,团团地围住你;祝福就像一阵阵粽子的飘香,永远环绕在你身边!”短信营造欢快幸福的节日气氛,让我们用心体味传统佳节,“吉祥米,甜蜜枣,团团包成幸福粽;黏黏乎,甜甜蜜,黏糊甜蜜成一团;嘴品尝,心感受,美妙滋味无伦比;多品尝,细体会,幸福感觉在其中;心儿乐,万事妙,事事顺当无阻挡;端午节,美满节,吉祥甜蜜过好节!”新媒体时代的端午节,人们已经没有传统民间文学中的苦情与忧虑,短信传递的是亲人朋友之间的温情,让大众感受到相互关怀的温暖。

  2003年非典时期的端午节,那时的北京是一个人人自危,相互停止往来的寂寞时节,我读到一首网络上流传的一首歌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传统节俗歌谣通过网络与手机短信的现代方式,抚慰着不安的都市人群,让我们心中充满温暖与希望。这就是节日民间文学调剂与服务民众生活、培养民众心中正能量的特定功能,也是民间文学走过口传时代,进入文字信息化时代的生命力所在。

  (本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第2期)

  [1] 本文为《中国端午节·民间文学卷》前言的一部分。我的博士生董德英同学对本卷的搜集整理有重要贡献。

  [2] 【德】约瑟夫·皮柏著,黄藿译《节庆、休闲与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38页。

  [3]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2年,第452-453页。

  [4]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湖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海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第450-451页。

  [5] 华安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华安县分卷》,1993年,第189页。

  [6]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辽宁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辽宁卷),中国ISBN中心,2008年,第758页。

  [7] 中国作家协会湖南分会编《湖南民间歌谣选》, 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

  [8] 孤王:指楚怀王。

  [9] 忠良:指屈原。

  [10] 吊屈原(四首), 中国作家协会湖南分会编《湖南民间歌谣选》, 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

  [11]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9年,第239-240页。

  [12]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山西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山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9年,第268页。

  [13]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河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河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3年,第163页。

  [14]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河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河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3年,第163页。

  [15]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吉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吉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5年,第134页。

  [16] 漳州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漳州市分卷》,1991年,第159-160页。

  [17] 漳州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漳州市分卷》,1991年,第162-163页。

  [18] 漳州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漳州市分卷》,1991年,第164-165页。

 [19] 《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江西卷弋阳县分册),1988年,第10页。

  [20]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江西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江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3年,第608页。

  [21]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湖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第421页。

  [22]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江苏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江苏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年,第323-325页。

  [23]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河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河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4年,第137-138页。

  [24]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湖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第480-481页。

  [25]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第466页。

  [26]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8年,第558页。

  [27]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陕西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陕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9年,第461-462页。

  [28]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四川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四川卷》(上下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4年,第388页。

  [29]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谚语的性质与总体情况,可参阅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辑的《中国谚语集成》总序。

  [30] 浙江、上海、南京、湖北、河北、山西、甘肃、内蒙等地均有流传。

  [31] 指雨多。

  [32] 午:指端午。

  [33] 上几则山东谚语见《中国谚语集成》(山东卷),第556页

  [34]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河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河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3年,第602页

  [35]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河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河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4年,第627页

  [36]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宁夏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年,第472页

  [37] 中国民族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上海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上海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第642页

  [38]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北京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北京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9年,第333页;

  [39]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湖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第611页

  [40]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甘肃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甘肃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第618页

  [41]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湖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第543页

  [42]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甘肃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甘肃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第618页

  [43] 五虫:即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

  [44]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甘肃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甘肃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年,第618页

  [45]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湖南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第542页

  [46]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山西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山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9年,第416页

  [47]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山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8年,第493页

  [48] 又作“端午不戴艾,死了变个猪八戒”。

  [49]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山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8年,第493页

  [50]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8年,第477页

  [51]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8年,第463页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