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义田簿》:历史话语的地方叙事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26  作者:杨杰宏

  笔者在云南省丽江市龙蟠乡调查期间,在当地村公所里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地方档案。在这批档案中,有一本乾隆56年(1791年)至光绪29年(1904年)的地契文书——《三甲义田簿》,是这批档案中有记录书写年代最早的资料。此文书大小接近现在32开本,纸质为绵纸,由绵线装订,文字为毛笔繁体字写成,全簿共23页,却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三甲义田簿》反映了在“改土归流”的社会背景下,地方流官以期达成“以夏变夷”之效,积极提倡办学,而在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下,一些地方乡绅也积极响应,置办义田的这一地方事件,构成了深层复杂的地方历史记忆。

  一本清朝地方史

  清朝实行保甲制度,在乡以下设甲(相当于村一级单位)。文书中提到的“阿喜里”相当于现在的乡一级地方行政机构,“三甲”也就指现在的龙蟠村、土官村、鲁南村,书中的葡萄湾系龙蟠村的纳西语“爬堵坞”的转写。三个村地处龙蟠乡北部,相互毗邻,所以才有了共同兴办义学之举。“义田”指学田,即为“义学馆”筹集办学资金的出租田。清雍正元年(1723年)在丽江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后,杨馝、管学宣等流官在丽江各地广办义学馆。在乡绅的大力提倡下,当时阿喜里的三个村顺应潮流,办起了义学馆。《义田簿》内容涵盖了办义田的宗旨、收取田租的份额、税金的分配、管理制度、惩罚措施等多个方面,涉及到了乡村的政治、文化、经济、民俗等多元内容。一本义田簿,也是一段清朝地方史和乡村史。

  从义田簿编写人员名单上看,顺序并非“按姓氏笔划排名”,而是根据村落与人物的声望来排定次序,如龙蟠村因中科举功名人数多而居于前列,且特别标注了监生、军功、佾生的“荣誉称号”。这些参与编写的人都是地方的头面人物,他们聚议编写《三甲义田簿》,其背后实际上隐喻了地方政治话语权力。

  义田最早置办是在乾隆年间,到重新制定义田古规时已有百余年,时过境迁,社会情况发生了重大变迁。清朝末年,政府租赋居高不下,内地土地承载力有限,大量移民迁入边疆省份进行开荒谋生。龙蟠乡地处金沙江边,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是理想的宜耕宝地,自古以来也是移民兴盛之地,从此文书中的十多个杂姓情况也可看出这一史实。另外,晚清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地主、官绅、喇嘛等上层社会,广大农民生活难以为继,出现了开荒山地,拖欠地租的情况。文书中提到指云寺侵占义田一事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

  喇嘛寺在丽江势力极大,是境内最大的地主。喇嘛寺广置田地,而自身不从事生产,由此加剧了社会矛盾,甚至出现枪杀抗租农民的事件。龙蟠三村乡绅对指云寺侵占义田也表示出“同仇敌忾”,面对约保(类似于村长)惊惶失措的窘态,他们采取了自保的措施。这其中就反映了喇嘛寺势力与地方绅士阶层的尖锐矛盾。

  从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考察,这一制度虽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但其官僚体系也只到县这一层面,乡村一级的管理体制相对松散,由此为地方自治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而在自治中,既通晓朝廷政策,又熟谙于乡情的乡绅成了地方自治的关键和主体力量。如果国家政策开明、措施得当,地方与上层官方能够保持共和局面,但如果统治者政策失衡,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影响到地方势力的既得利益,他们也会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抗争,而这些抗争客观上也具有保境安民的积极因素。

  另外,从收租情况来看,义学馆师资约为三石,义田所收田租其中两个村为七石,已绰绰有余。剩余田租成为三个村的集体资财,用于修桥铺路、修缮水利、举办庙会、邀请戏班等公益活动。此时,义田绝非捐资办学那么简单,它反映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图景与地方乡绅阶层的权力运作方式:他们利用国家政治资源操纵地方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促成自身利益的资本化、权力化;同时,通过维持地方秩序、兴办学校、建设公益事业、调解民事纠纷等手段达成地方代言人的角色,从而在国家与地方之间充当了不可或缺的“中介者”角色。他们既是知书达理的地方名望,也是权倾一方的实力派。

  制定义田古规这一事件折射出了晚清时期国家与地方,乡绅与民众,乡绅与官僚等多元力量之间共谋、博弈的复杂社会关系。

  图文并茂的地方知识读本

  这本《三甲义田簿》对义田的范围不仅作了详细的文字阐述,同时通过一目了然的地形图予以说明。这份义田地图中标明了义田所在的地理位置,并对山名、田地名、村名、路名、水系、沟渠、树种、边界进行了标示。用不同颜色画出雪山、坡地、树林、房屋、水塘、江流、溪泉。土地问题无小事,兹事体大。可以说,土地问题贯穿了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兴衰历程中,土地不只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国家的命脉所在,成为各方势力角逐、博弈的对象,构成了政治权力的象征符号。

  令人称道的是,这本为兴学重教、“以夏变夷”制定的义田古规,也并不全是古板的仁义礼信、经济数据,其中还饶有兴趣地介绍了龙蟠三村的民俗风情:

  羬音岩,山羊大而细角,本地人于羚羊曰瑟。聚石脚有小洞,走狗赶到此,羬羊即飞入洞中,每回赶之不得,故猎者名之曰瑟根岩,即是羬羊狡猾躲避之岩之意也。本地人(指纳西族)于狡猾谓之“根”。竹箐内乃昆仑山异龙出脉,由西域而来至竹箐内,禹王治水开导金江,即雪山过峡处也。

  格仲寒有硝泉,人饮之生疣,别处羊饮之不久而死,又煮米而红,烹茶无味。开由都水土有咸味,鹿猪牛羊爱吃。

  竹箐内春景

  雪岭巍巍,金江澹澹;云淡风清,林深竹绕。夜间虎啸猿啼,尽见鸢飞鱼跃。水复山重之内柳暗花明,岩扉石磴之中鸡鸣狗吠;麻衣板屋还同上古之风,地僻人殊宛似桃源之辈,但愿用夏变夷,移风易俗。

  和德元识

  以上簿内所注多有译言,愿阅者细察之。

  和德元是丽江纳西人,科举出身,是乡绅中的翘楚,在他的笔下:义田所在的竹箐俨然是一个景色旖旎、民风淳朴、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但这些优美的抒情文字的表象下隐含着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对这种世外桃源景象津津乐道,另一方面又期望“用夏变夷,移风易俗。”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毕竟是化外之地,只有“用夏变夷”,才能达成理想国。可见,在社会大变局的背景下,丽江的地方乡绅,作为深受儒学熏陶的士人,他们自觉地把地方和民族认同置于了更为宏大的国家认同之下。

  一册义田簿,百年地方史。从地方史了解国家主流话语,从小传统中反观大传统,这对于我们更为深入、全面把握中国历史文化脉络皆有裨益。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6-22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6-22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