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传统昆曲在当下的执着坚守
从苏州昆剧传习所京城献演谈起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3-11-22  作者:姚慧

  为纪念昆曲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周年,暨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9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力邀苏州昆剧传习所的“传字辈”弟子和再传弟子晋京演出。2011年6月18日、19日晚,北京恭王府和中山公园音乐堂唯美上演了昆曲折子戏《西楼记·楼会》、《双珠记·卖子》、《燕子笺·狗洞》,以及传统昆曲《牡丹亭》中的《惊梦》、《慈戒》、《寻梦》、《写真》、《诘病》和《离魂》六折戏。它们都是由“传字辈”艺人亲授、严格尊重旧制的传统昆曲。

  在浮华躁动、求新求变的现代社会,在以群舞、灯光、布景等为依托的“新时尚”面前,传统昆曲的坚守显得弥足珍贵。本次两场演出不论是演出的策划者中国昆曲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和导演83岁高龄的顾笃璜先生,还是“传字辈”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演员,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满怀深情地守护着这垂垂老矣却又始终蕴藏着无限美丽的传统昆曲。

  田青先生在东南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一位大学生向他提问:“虽然你说昆曲怎么怎么好,但现在只是老年人喜欢。我们青年人不喜欢,那昆曲现在应该怎么办?” 面对这一质疑,田青先生的回答坚定而执着:“第一,你也会老的。第二,昆曲已经等了你六百年,不在乎再等你三十年!”在对待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是应该坚守还是改变自己以适应时尚的问题上,田青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认为,“遗产是不能‘被发展’的,它只能被继承。”当“发展”成为一种模式时,就有可能导致不同文化的同质化。保护非物质文化,要拒绝一切文化发展的死路——同质化,而我们保护的目的是要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所谓“发展”只能是保持民族根基的、在自己的河床里流淌、不偏离民族传统的“发展”。昆曲与其它传统戏剧最大的不同是其唱词不是口语而是文言,我们不能为了迎合年轻观众而使其口语化、通俗化,甚至是媚俗化,那样的昆曲也就不称其为昆曲了![1]

  导演顾笃璜先生更是在遍地“改革创新”昆曲和“适应现代审美”昆曲的围追堵截中,始终不遗余力地坚守着纯正传统的昆曲,以捍卫正统昆曲为己任,表示“只崇尚一个‘传’字”,以对昆曲传统的一份责任始终坚持着“不争绚丽,不争华丽,只得昆曲真魂”的理念。上述两场昆曲表演也恪守“传”的精神,采用“最传统的剧目,最传统的表演,最传统的组织构成与运作模式”,将原汁原味的传统昆曲尽现在看惯了现代昆曲的观众面前,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传统昆曲的古老神韵,而由顾笃璜主持恢复的苏州昆剧传习所表演的昆曲也在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中保持一份纯净。

  在6月18日晚恭王府戏楼的演出,演员都是苏州昆曲“继字辈”和“承字辈”的老艺术家,平均年龄都在70岁以上。虽然容颜老去,但举手投足、唱腔身段和精湛技艺,以及他们表演中所流露出来的传统韵味和真情实感实令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为之震撼,令人忘却了他们脸上岁月留下的印痕。在与柳月珍、尹家琪、朱文元、薛年椿等老艺术家的交谈中,他们无一例外地共同坚守着一个信念和一份责任,即他们要将“传字辈”老师教给他们的东西原汁原味地、不加删改地重现给观众。而在《牡丹亭》中饰演杜丽娘的58岁的马瑶瑶女士也反复强调,“今天我有胆量重新站在舞台上,并不是自己优秀,只是老师所教给我的昆曲几百年的精华,我没有扔掉而已。如果没有这些传统,我什么都不是!”

  在诸多新思想、新潮流充斥着人们耳目之时,他们的坚守似乎显得有些固执,但正是这份执拗才使北京的观众,尤其是从未欣赏过正宗的传统昆曲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能够领略到传统昆曲的独有魅力和风采,正是这份执拗才使我们有机会可以用心去品咂传统昆曲背后对人生、世事和生活的深刻体悟、无限哲思,以及那细腻到极致、典雅到极致的纯美味道。这“传统”与“正宗”在轰轰烈烈的“昆曲热”中为观众注入了一丝清凉,很多年轻人也慕名而来。但在这些捍卫者们苦苦守护传统的同时,传习所老师们超凡脱俗的技艺却正在现代昆曲的推广和营销中逐渐被边缘化。在他们怒斥“南昆”唱腔咬字在逐渐被京化,趋同化和学院化的同时,学习昆曲的年轻人却在名利的诱惑下,多以一级演员和梅花奖获得者为目标,不愿意向传习所的“继、承字辈”老艺术家学习。传承正统苏州昆曲的传习所在现实中遭遇着尴尬,传统昆曲的传承仅凭顾笃璜先生的个人威望和能力在昆曲爱好者中间微弱地、艰难地维持着。老艺术家柳月珍和尹家琪痛心地说,“我们把这些传统昆曲带进棺材没有关系,可悲的是我们传统的昆曲将来怎么办?”

  现代社会的30年不比传统社会的600年,这短暂的30年有可能会夺去这些老艺术家们的生命和他们潜心学习、融入一生心得体会、倾注毕生情感的精深技艺。因此,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传统昆曲如何能等得起30年?当现在的年轻人步入中年、老年之时,可以理解昆曲、喜欢昆曲之时,他们又要到哪里去寻觅传统的昆曲?因此,当下的坚守和保护对于传统昆曲,如同急救药对于生命垂危的病人,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发表于《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3期

  [1] 参考田青:《昆曲等你六百年》,艺术评论,2011年第6期,第 页。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3期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