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已经走过100年的历程,如今,中国电影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行进。少数民族电影曾经取得过辉煌成就,目前也正面临全球化的强烈冲击。时下,少数民族电影在好莱坞与国内主流电影的双重挤压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面对全球化语境,立足于冲突与和谐的关系,思考少数民族电影的生存现状与前景,提出切实的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回顾与反思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由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时代环境所决定,少数民族电影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形态,反映了特定时代各民族的生活和斗争内容,创作往往从阐释政治和政策的角度出发,编织故事情节,往往采用以下几种典型的叙述策略:
1. 反映在重大历史变革时期复杂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这一类影片多展示历史图景,题材严肃,基调沉重,在创作上体现民族政策性较强。如《内蒙人民的胜利》、《鄂尔多斯风暴》、《草原晨曲》、《金银滩》、《柯山红日》、《农奴》等。
2. 反映各族人民为求解放所进行的革命斗争。这类影片多表现革命者的英雄业绩。如《回民支队》、《金玉姬》、《远方星火》、《羌笛颂》等。
3. 反映在解放初期及民主改革过程中,粉碎敌特破坏阴谋所进行的曲折斗争。这类影片富于惊险、神秘、悬念、扑朔迷离的特色,一般比较吸引观众。如《冰山上的来客》、《神秘的旅伴》、《山间铃响马帮来》、《边寨烽火》、《摩雅傣》、《草原上的人们》、《景颇姑娘》等。
4. 反映解放后各民族在建设家园、创造新的生活中,与自然斗争,与落后思想斗争的一系列故事。这类影片一般拍得不够理想。如《黄沙绿浪》、《沙漠里的战斗》、《草原雄鹰》、《天山的红花》等。
5. 反映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兄弟情谊。这类影片如《达吉和她的父亲》、《患难之交》、《暴风雨中的雄鹰》、《两代人》等。
6. 反映神话传说的,或现实的爱情故事。这类影片一般都拍得优美、抒情,充满诗情画意,人物美,山水美,歌舞更美,是最受广大观众欢迎的一类影片。如《阿诗玛》、《刘三姐》、《五朵金花》、《芦笙恋歌》、《蔓萝花》、《阿娜尔罕》等。
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电影作为主流文化的补充,不可能具有更多的人类学意义,不可能太多地触及少数民族的民族思想、民族命运。因为少数民族电影的叙述者并不是少数民族的自我表达,而是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再构建。少数民族电影通过“将少数民族浪漫化和他者化,巩固了汉族的中心地位,不论是反映民族的和谐与团结,还是表达汉族把少数民族从奴隶制、封建主义与愚昧无知中解放出来,它对于中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合法性都是至关重要的。消除种族、民族、性别与地区之间的真实差异和紧张状态,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想象的、同质的国家认同”。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后,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开始以另一种全新的风格出现在中国影坛上。它与五六十年代歌舞轻曼、单纯明快的风格不同了。这些极具民族风格的电影开始与在中国影坛上一直处于霸主和经典地位的以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有了很大的区别。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它们都更接近电影语言的表达,更接近电影艺术的要求,也更接近电影的市场要求。它们的出现,使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在沉寂了近20多年后,重新被人们关注。这些电影,有的再现了民族文化中的那种温婉、浓烈的风情,如《青春祭》、《盗马贼》、《鼓楼情话》、《五朵金花的儿女们》、《买买提外传》、《不愿做演员的姑娘》等等;有的再现了民族历史上悲壮的事件和展示了民族精神,像《成吉思汗》、《东归英雄传》、《骑士风云》、《悲情布鲁克》、《国际大营救》、《黑骏马》、《红河谷》等。而90年代由著名导演谢飞执导的《黑骏马》及2000年拍摄的《益西卓玛》,以其蕴含在影片中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对于人性的描绘,更是使得民族题材电影从中国走向了世界。到90年代后期,主教化与主娱乐的影片来了个文化位置的大对调,形成了一种新的结构比例:以大众娱乐型操作为特征的商业电影,约占全年总产量的70%,而以时代书写为特征的“主旋律”电影和以个人风格化书写为特征的艺术电影,则分别只占到20%、10%左右。这一结构性调整,意味着大众的娱乐电影已在市场上攀升为主流,而政治权力对市场的控制则渐趋弱化,这无疑体现了一种历史的进步,同时深刻地影响到了少数民族电影本土化进程。但应该指出的是,80年代以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虽然在艺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与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没有实质性区别,因为“这一时期的电影,尽管表现了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对汉族的政治和文化的质疑,可是无论是电影的视角,“观点”、叙述的语态还是讲故事人的自我意识和记忆还都是汉族/“中国”民族志学者的。总之,追求差异与边缘性完全是出于中心的自我利益的需要。”我们不可否认,电影作为特殊的产业和精神产品,既有政治属性,又有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但是,没有观众的电影就是死亡的电影,所有的政治导向必须通过市场得以实现。因此,对于少数民族电影来说,市场就是最大的政治,有了市场才有未来,没有市场就没有未来。
二、策略与发展
全球化为中国电影带来了一种未必公平、公正但却越来越自由的竞争环境,尽管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民族电影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少数民族电影正如本土文化一样,始终是这个民族文化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由此,对于全球化语境中少数民族电影的生存方略可做如下思考:
1. 立足本土,谋求发展
世界各民族、各国家以及不同群体的美学传统与审美趣味的差异,是我们探讨本土化的前提,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作品,才能立足于全民族之中。对于少数民族电影来说,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在于少数民族有着自己完全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对少数民族电影的保护和扶持只能是一种手段,通过保护和扶持,少数民族电影也必须尽快完成自身产业化改造,尽快成为现代文化产业。少数民族电影的产业化转型首先面临的就是电影管理观念和制度的转型。在中国,电影曾经长期被简化地理解为政治宣传手段,被强制性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载体来管理。进入新时期以后,虽然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相对独立性和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的文化本性逐渐开始被认识和部分认同,但电影仍然还是被看作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载体,电影空间相当有限。所以,管理层面首先应该意识到电影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行业,生产具有意识形态功能的文化产品,但它仍然是一种产业,应该是国家宏观经济格局中的一颗棋子。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本土优势和文化资源,参与全球文化竞争和交流。而且应该指出的是,少数民族电影所缺乏的不仅仅是电影市场运作机制,不仅仅是金钱和技术,不仅仅是艺术能力和艺术想象,最缺乏的还是对于本土生活的真诚、洞察和热情。
2. 身份认同,自主创作
少数民族电影应该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保证少数民族电影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方面,题材原则是重要的,但仅有题材是不够的,还要有作者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身份。在某种意义上说,作者原则要比题材原则更为重要。判断一部影片是否为少数民族电影的一个更重要的保证依据,应当是主创人员,即导演与编剧必须具备少数民族身份。而且,这种身份不光是指血统上的少数民族身份,而更是指少数民族文化的身份。如塞夫、麦丽丝夫妇是蒙古族导演。他们导演的《骑士风云》、《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使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腾飞旗帜分外张扬。他们以对本民族的炽热激情和深入理解,在银幕上阐释、展现、讴歌了蒙古族人民的伟大灵魂。他们将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性格特征、精神风貌的深入挖掘与对草原的神采、马群的气概的描绘有机自然地融会在一起,以史诗般的恢弘气势和震撼人心的雄伟乐章表现了“马背民族”的浩然正气,刚烈之美。正因为如此,“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新腾飞是在少数民族身份的电影主创队伍形成并成长后才实现的。目前,一部由编剧、导演、演员等主创人员全部都是藏族人的独立制片电影《静静的嘛呢石》将作为藏族第一部“民族电影”载入史册。身兼作家、编剧的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坚持本土创作,其电影短片《草原》和与剧情长片《静静的嘛呢石》已在相关电影节崭露头角。藏族题材电影无疑是国际文化市场的金矿,通过以影像的方式原汁原味地展示雪域高原独特的魅力,不仅向世人展示了藏区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变迁,而且全景式表现这个高原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色,这正是基于对国际电影市场的考虑。正如著名导演谢飞所言:“这部作品证明了不懂藏语,不是藏族人就不会拍出真正的藏族电影。”实践证明,没有自己鲜明的民族气质和艺术特色就根本没有理由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创造具有国际化胸怀的少数民族电影文化,积极参与全球文化的交流,通过视听影像来构建文化的认同和交流的平台。
3. 以小博大,另辟蹊径
从全球化的特定时代环境出发,无论在欧洲或在第三世界国家,都无不强调电影的本土化和自身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因为独特的民族电影能够成立,必须要以鲜明的艺术个性为基本前提和主要因素。世界电影史上,也有很多这样以小博大成功的经验,比如法国先锋派实验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德国新电影、台湾乡土电影等等。具体来说,“小”是指小题材、小制作,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表现小人物的故事和命运。如著名导演谢飞的《益西卓玛》,改变了过去拍民族题材影片只是单纯强调新旧变化的格局,写了一段藏族女性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传奇,那是判然不同于中原文化的另一番风情。把西藏民族的文化精神融入小题材中,以小见大,体现了西藏独有的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和复杂的婚恋纠葛,从而准确、生动地折射了西藏半个世纪历史脉息。从本质上来说,“小”就是以接近普通人的“平民化”取向为核心,尽量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小电影”做得好看、有品味、有特点。“小”也是指个性化道路,少数民族电影不再是为巩固主流文化的中心地位而存在,而是获得自身文化发展的独特自由的空间,以特有的电影语言建构文化多元认同和对外交流平台,只有这样,少数民族电影才能够创造更现实、更人性、更关怀、更丰富的,特别是能够获得少数民族自身认同感的电影文化,才能成为世界性多元电影的组成部分,使更多的边缘和弱势得到关照,从而享受到平等的权力,这将为低谷中的少数民族电影注入新的活力。
三、结语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系也日益紧密,呈现出互动和融合性趋势。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曾经取得的成就,是中国电影的骄傲。如今市场的疲软、票房的惨淡、投资的缺乏、作品的乏力、处处不尽人意,每年一两部的超低产量,在期盼获奖、寻求商业投机中走向无声无息。面对全球化带来的严峻形势,不管寻求什么理由,基础薄弱也罢,条件不够也罢,都无法阻挡全球化这个总体的趋势,不管是否愿意,少数民族电影已不能闭关门户、自娱自乐了。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化历程是曲折的、艰难的。但全球化的推行,打开了人们的文化视野,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环顾世界电影、审视自己的发展;通过对世界电影和电影文化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本民族电影的认识,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推进中国民族电影的发展,同时也为少数民族艺术形象、精神风貌在中国银幕上大放光彩,自成体系,从而成为世界影坛亮丽的景观,提供了条件。只有中国少数民族电影走向世界,走向灿烂辉煌,才能实现中国电影文化真正的多元与完整。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