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毛南族传统文化面临传承难题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16  作者:特约记者 施晓亮 特约通讯员 刘国栋

  与岭南少数民族一样,毛南族由百越支系发展而来。198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立,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毛南族自治县。10年后的今天,记者再次到这个生活着全国大多数毛南族群众的自治县采访,感受独特的毛南族文化。

  花竹帽制作技艺复杂又缺乏市场

  一个民族都有能代表自己核心文化的东西,而能代表毛南族文化的就是“顶卡花”(毛南语,意为花竹帽)和“肥套”(毛南语,一种还愿仪式)了。花竹帽是毛南族特有的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在过去,是毛南族青年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的嫁妆。由它衍生的花竹帽歌、花竹帽舞等已经成为毛南族的文化精髓。2011年,花竹帽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听奶奶说,以前毛南族女孩子都要有一顶花竹帽,一到歌圩的时候,就把帽子穿上长长的绳子背在背后,长度要让帽子正好盖住屁股,在山上跑来跑去,帽子就在后面跟着晃动,谁的花竹帽最漂亮,谁受到的关注就最多!”被自治区确定推荐为花竹帽传承人的谭素娟笑着说。谭素娟的丈夫覃自昆是环江县文化馆副馆长,能成为花竹帽的传承人,谭素娟说那是被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丈夫给“逼”的。

  “我逼她那也是没有办法,要不,估计这手艺就要失传了!”覃自昆说,过去,花竹帽制作技艺仅凭老工匠在直系或嫡系亲属间口头传授和示范,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和生活节奏逐渐变快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花竹帽一度濒临失传。幸运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覃自昆和同事们下乡查访,偶然发现了一位叫谭顺美的老艺人竟然还会编花竹帽!

  为了让这项技艺后继有人,当地政府就请谭顺美老人出山办培训班,覃自昆让谭素娟也去报了名。“一开始学的人挺多,慢慢地越来越少,到最后只有我坚持下来了。”谭素娟说,编花竹帽的程序太繁琐,又很辛苦,现在,环江县除了已经七八十岁的谭顺美老人以外,就只有谭素娟会编制花竹帽了。

  谭素娟一边编着手里的花竹帽,一边向记者介绍说,花竹帽对取材很讲究,必须是环江当地特产的金竹和墨竹,这种竹子破出来的篾片薄如纸,篾丝细如线,才能光滑不刺手。从选篾、制篾、上模、结形、编织、填衬到定型、整合、勒边、护顶,再到最后涂刷油料,编好一顶花竹帽需要几天甚至一周时间才能完成。

  “我现在编的这个直径50厘米的花竹帽,一天编8多个小时,要用近一周才能编成,能卖300元,合一天不到50元钱,收入太少。”谭素娟说,更重要的是,现在毛南族的女子基本上已经不戴花竹帽了,主要是县政府或者艺术团向谭素娟订购,销量很低。

  制作程序复杂又没有市场,花竹帽的传承面临困难。当地政府也曾帮助谭素娟办过几期花竹帽培训班,还给每个学员每天还发放25元钱的补贴,但是没有人能坚持下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2000年开始,当地政府每年拨款数万元用于花竹帽工艺调查、资料整理及工艺传承培训工作,并在一些中学开展普及传统民间技艺教育,建立毛南族文化艺术教育基地。“花竹帽代表着我们毛南族,我真心地希望它能一代代传承下去,不为别的,就为毛南族文化不断代。”谭素娟说。

  民族瑰宝“肥套”后继乏人

  覃自昆专门负责环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工作,对于我们想要了解的毛南族另一个瑰宝“肥套”很有研究。在覃自昆的电脑里,存放了大量他下乡时拍摄的毛南族“肥套”。

  毛南族“肥套”穿插于“还愿”的傩祭之中。“还愿”就是主人家请来傩师驱鬼逐疫、祈福求子。此外,一年一度的毛南族“分龙节”到来时,傩戏的演出也是重头戏。毛南族“肥套”距今有300多年历史,融合了毛南族口头文学、民间山歌、舞蹈、音乐、戏剧、傩面具雕刻等内容,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傩歌、傩舞、傩戏、傩乐、傩故事等艺术表现形式,是毛南族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但现在,“肥套”也面临传承的困难。覃自昆说,毛南族“肥套”的传承主要靠历代师公招收传人,但毛南族地区目前仅有4个民间傩班,资深艺精的老师公不足10人,平均年龄已经60多岁,能勉强表演全套十几种傩舞、能按古曲吹奏传统唢呐、会演两种瑶王角色的老师公只有1人,掌握全套傩打击乐的仅3人,能雕刻全部36种傩面具也仅有2人。

  “就拿制作傩面具来说,工艺复杂,制作一个就需要1个星期时间,全套傩面具有36个,要花近9个月的时间,制作出来又没人买,所以年轻人都没有动力去学。”覃自昆担忧地说,环江县绝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口传身授状态,现在多数年轻人追随现代文明,出去打工了,对民族传统和民间艺术逐渐失去兴趣。

  对此,环江县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成立环江县毛南族傩文化保护专门机构,组建了专业保护队伍;组织了3次毛南傩文化保护专项调查与普查,建立傩文化保护资料数据库。县财政还决定每年拨款20万元作毛南族傩文化专项保护经费等。

  “我现在想做一个毛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把毛南族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用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另外,还想办培训班,学成学不成另说,至少这是一种文化普及。”覃自昆说。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2年2月10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