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尕藏绘制的间唐供奉在吾屯上寺的大日如来佛像旁 (资料图片)
一根由红黄蓝绿白5种颜色编织的彩色丝线缠绕着一个古朴而又现代的纸匣,纸匣里面摆放的是《中国唐卡艺术集成·吾屯卷》。而这小小丝线的颜色恰恰是绘制唐卡的5种主要颜色。翻开印刷精美的卷本,犹如走进唐卡艺术的神圣殿堂——精彩的文字描述、精美的唐卡绘画、精致的版面布局、精心的装祯设计,无不体现出编者精湛的艺术水平及对唐卡艺术的独特感受。这样一部作品获得国际印刷大奖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向云驹秘书长的案头,记者看到了这部精美的作品。《吾屯卷》作为抢救性保护唐卡艺术工程试点成果凸显,其价值还在于为其他藏区唐卡艺术的抢救性保护提供了典型的示范作用。围绕这项成果,向秘书长向记者讲述了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关于抢救性保护唐卡艺术的故事。
立体的文化+立体的手段=立体的记忆
谈到这部面世不久的作品,向云驹秘书长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介绍,编纂出版《中国唐卡艺术集成》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要项目。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必须一改以往唐卡艺术画册大都囿于作品汇集的传统方法,“要用艺术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田野调查,这是世界较流行的人类学调查方式。唐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纯粹用文字是不能完整地对其进行记录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文本,还是一种演示性、现场性的艺术。因此,影像记录的保真性可以使对它记录的真实性得到很大保证”。
因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下,在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同时,结合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美学、宗教学、图像学的方法对唐卡艺术作全面、透彻的展示分析。这样就可以“立体地表现唐卡特有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艺术魅力。”向云驹满意地说,“立体的文化借助立体的手段进行立体的记录,从而,我们的成果就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一些工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方法论上讲也是一种突破。到目前为止,这在国内是少见的,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手段。”从文本描述,到借助影视人类学进行立体描述,从而最终建立中国唐卡艺术数据库,他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样一来,就获得了两个立体:立体的文化和立体的记忆。”
仪轨+信仰=唐卡的精神内涵
在各种外来文化和经济模式的猛烈冲击下,唐卡艺术的原生态及艺人的创作心理受到空前重创;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市场经济良性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的背景下,部分艺人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使唐卡艺术在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很多隐患。“在田野考察中我们发现,在唐卡制作技艺上,一些现代印制技术的介入和渗透;在绘制原料上,开始有了化学原料与传统原料之分;尺寸也开始有了变化。”向云驹担忧地说,“唐卡的传统制作过程工序非常严谨,但现在一些人粗制滥造、唯利是图的经营理念影响了唐卡艺术的健康发展和传承。”原来的家族式制作,现在有些变成了流水线;功能上开始向装饰画、工艺美术品发展。这一切变化,使唐卡本来所具有的宗教神圣性,正在经受着世俗的商品性的影响和冲击。
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唐卡等艺术门类尚未完成自身的调试,在创作理念、创作技法、取材用料、经营理念、技术传承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进行着自觉或不自觉的恶性蜕变,一些原本故有的重要精神内涵、物质表现及文化根基逐渐被淡化乃至遗弃。“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变化,但这种转变一定要有度。”向云驹说,“一些普通人,他只想从工艺美术的角度来欣赏唐卡,是一种纯艺术的欣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一定要记住,唐卡的主体功能还是满足藏民以及藏传佛教信众的精神文化及信仰需求,绝大部分唐卡是要进入经堂、进入寺院的。把唐卡作为艺术品进行欣赏,是唐卡艺术的第二个层次。不能因世俗需要而破坏、扭曲、恶意改变或冲淡唐卡在宗教信仰中所具有的神圣性,应该对唐卡的宗教性给予充分的尊重。”因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立的调查原则是记录传统,比如唐卡的制作方式应该是传统的、地道的、民间的、民族的。在调查整理工作中,他们一直坚持给人们留下一个传统的、经典的、符合历史规制的记录。
向云驹还强调,只有在掌握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这种创新才更理性、更自觉、更合理、更能获得传统派与创新派的接受。“如果丧失了传统,所谓的创新是非常可怕的。因此在此次普查整理工作中,对于那些新的手法或方式,我们没有进行收录,我们调查的目的就是要记录传统。
唐卡+念经=藏民的生活要素
唐卡是藏族人民生产、生活乃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是藏族文化、藏传佛教非常有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藏民的关系非常紧密,没有唐卡,几乎就无法想象藏民的生活。“他们创作它、使用它、欣赏它,是须臾不可离的。”向云驹在谈到藏族群众与唐卡的关系时是这样定位的。事实上,在藏区,唐卡一般是挂在寺院或家里的经堂中,和念经、朝拜、煨桑等构成了藏族群众的生活要素。
向云驹说:“ 宗教与文化艺术一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宗教的结晶也常常体现在文化上。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宗教,是理解宗教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宗教对整个人类文化的贡献也就更为清晰。对藏传佛教不了解的人们欣赏唐卡,常常只从艺术或美学的角度去审视,看到的只是单一的艺术作品。事实上,唐卡具有丰富的宗教内涵。”
然而,“境外某些媒体曾经恶意歪曲攻击、肆意扭曲指责我们对藏族的民间文化保护不够。在“文革”期间,很多文化确实受到很大冲击,但拨乱反正以后就得到了全面的恢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有了很大恢复,政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唐卡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也得到了很好的复苏和传承,现在已经成为非常活跃、有生命力的一种艺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整理,展示唐卡本身的面貌,通过活态的记录,向国外和境外展示我们民族民间艺术、宗教艺术,展示它们目前的状况、取得的成就以及生生不息与蓬勃的生命力。”
《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的出版,给那些恶意歪曲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宗教文化保护工作的论调以有力的回击。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