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不复存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的灵魂和根本是责任感。中华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国家重于家庭、家庭重于个人。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落后,就会衰弱,一打就垮,受人宰割。 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异化,就会空虚,不打自垮,受人奴役。
关于文化
在自然界,生物靠基因遗传而存在,靠基因变异而演化,基因是生物能够生存、演化的最基本的因素。人类社会也有基因,人类社会的基因是文化。人类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军事活动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过去,留下的是历史,留下的是文化。所以我们可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基因,人类社会靠文化传承而延续,人类社会靠文化的创新而发展。因此,对一个民族而言,要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不复存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
英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罗素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的最古老的文明实体。”大家知道,世界最古老的四大文明中,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都已经没有了,只有中华民族的文明延续到现在。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具有独特的文化渊源。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在分析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时指出,“日本能够使战后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文化的影响功应居首。”充分承认了中华文化对日本经济复兴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胡锦涛在耶鲁大学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什么是和谐文化呢?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撑。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民族文化:灵魂与根本
我们说的文化包含五个方面:第一,文化要有知识,知识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基础。第二,文化要有思维,思维是文化的关键。“人为万物之灵”,只有思维才能使知识活起来,才可以超越知识、创造新的知识。第三,文化要有方法,思维存在的方法是根本。把知识思维付诸实践,必定要有方法,没有没有方法的实践,因此,方法是为思维、知识和实践架桥铺路的。第四,文化要有原则,原则是精髓所在。知识、思维、方法都需要有原则指导。这四点就是我们所讲的才能,而在四点之上,有精神所在,是灵魂。所以说,文化存在灵魂,文化的灵魂融和了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并统帅它们。
中华文化讲“德才兼备”。做人,做事,做学问,既要有德,又要有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才者,德之资也; 德者,才之帅也。”德,才之帅也,用来统帅才。才,靠谁统帅?靠德来统帅。才是用来体现德,用来升华德的。“艺高人胆大”,艺高、才能高,胆子大,德才能显得更好; 同时,德不但统帅才,而且可以激活才,把才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做人要有德,做事要有才,一个是灵魂和根本,一个是智慧和才能。
中华文化的灵魂和根本是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重而道远”。强烈的责任感包括: 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 对历史,有神圣使命感; 对时代,有紧迫发展感; 对良心,有鲜明荣辱感。中华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国家重于家庭、家庭重于个人。“重于泰山,轻于鸿毛。”集体的观点深入到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爱国先爱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民族文化:智慧与才能
文化是自主创新的智慧和才能所在。中华文化从基础、思维、方法、原则、精神都给我们提供了创新的典范。
学而时习——创新的基础。《论语》第一篇第一章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得到真理。“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所以有了知识经济,就有学习型社会; 没有学习型社会,就没有知识型经济出现。
和而不同——创新的思维。科学人文,和而不同。科学与人文是不同的,但必定要和。思维里面要具备各种思维方式,才可能创新。《中庸》说: “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周易正义》云: “易”含有“简易,变易,不易”。简易,事物都是个整体; 变易,因为事物里面有对立不同的方面,有矛盾,就推动社会的发展; 不易,对立统一是永恒的。所以,《易经》里讲的对立统一: 在统一中对立,在对立中统一; 以对立推动发展,以统一而求存在。
顺天致性——创新的方法。顺天致性,就是按照事物的规律去办事。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 种树的经验就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就是按照树的规律,不干扰它,以使其天性得到发展。我们要创新也一定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顺天致性。
实事求是——创新的原则。《老子》讲“无为”“自然”。所谓自然,自就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然指运动,自然就是客观实体按其规律而运动。
自强不息——创新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客观规律在不断变化,没有固定规律可遵循,一定要不断的创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要创新,没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行。
经济建设中的文化思考
团结拚搏,抢抓机遇
我们来看一组数字。
人均GNP( 按1960 年不变价格计) 单位: 美元
年份 第三世界 发达国家 两者之比
1750 188 182 0.97
1860 174 324 1.86
1900 175 450 2.57
1950 214 1180 5.51
1990 430 3490 8.12
在1750 年,也就是清朝乾隆 十五年,现在的第三世界和发达国家人均GNP 之比是0.97,差不多; 到1900 年,变成2.57; 到1990 年,变成8.12,差距越来越大。面对当前信息革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就需要我们团结、拼搏。
求真务实,突破关键
有拼搏精神还不够,还要求真务实,突破关键。求真务实需要从六个方面考虑: 第一,现实的经济实力状况;第二,技术储备状况; 第三,科学基础优势; 第四,教育状况; 第五,体制与机制; 第六,观念与思想。我们要把经济搞上去,一定要有技术储备,没有技术储备就不可能持续发展。要有技术储备就要有科学基础优势。要有经济发展、技术储备、科学基础优势,就要发展教育,“教育在建设中间,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全局性”。解决这些问题,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十分重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最根本的是观念与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最根本的问题。
高瞻远瞩,持续发展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代中国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人口剧增、贫富加剧等严峻的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需要通过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来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固本浚源,加强基础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发展需要两大因素双轮驱动,一是当前社会需求,二是探索未知世界。没有基础研究,如何引领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要满足当前需要,同时要探索未知。要做到这些,必定要以人为本。
弘扬人文,以人为本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中华文化中,十分看重人的作用,看到事物的对立统一,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看待人的问题很重要。
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李岚清告诫我们: 高等学校的师生不要只精于科学,而荒于人文。具体来说,就是“不要精于科学,荒于人学; 不要精于电脑,荒于人脑; 不要精于网情,荒于人情; 不要精于商品,荒于人品; 不要精于灵性,荒于人性”。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关心人的本身,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
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落后,就会衰弱,一打就垮,受人宰割。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异化,就会空虚,不打自垮,受人奴役。
(本文为2007年杨叔子在国内多所院校的主题讲演)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