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毛巧晖]北运河的民俗印迹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19  作者:毛巧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文化产业的建构与文化主体的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沟通南北,同时又衍生了多样性的地方文化资源,承载着运河沿岸民众的文化生活和珍贵记忆。

  北京通州与天津、河北境内的运河被称为“北运河”,古称白河、沾水、潞河,这里经过金、元、明、清几个朝代的治理和发展,沿线留存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它们以河流为依存,融通多元文化区域,突破了村落与村落、村落与城市之间的藩篱,随着水域流动、传承。

  运河文化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生成、传承、革新,包含着一种永不停滞的深层生命运动及由此带来的民俗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最新一版《行动指南》,把遗存运河的特点归结为“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突出的就是运河文化的流动性。运河在助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带来信仰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事象和民间形象的传播,集中体现了当地民众的生存经验和生存智慧,亦折射出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民俗是民众日常的实践活动,民俗实践的核心是认同的构建和维系,对于共享的民俗的认同也构成不同群体互动和新传统形成的驱动力。其核心指向是文化建构的“群体”,也就是美国民俗学家邓迪斯所论述的新的“民”的概念,法国学者茨维坦·托多罗夫所认为的“个人的经历永远只是一种受限的共同的生活”。

  比如,北京市通州区的古村之一——里二泗村的村名及庙名的传说在当地口耳相传,除了历史传统、文献记载之外,最重要的是该传说所依托的人文景观——里二泗庙。它位于里二泗村西北部,现为一座道教寺观,当地人依旧沿用俗称“里二泗庙”“娘娘庙”。里二泗庙经历了明清两代的鼎盛时期,“文革”时几经拆毁,进入21世纪后又应地方文化景观建设的需求,恢复重建。当“视觉表象化篡位为社会本体基础”时,景观成为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基础。重建后的庙宇景观再次触发了乡民的历史记忆,为乡民的信仰表达提供了场域,同时依托于景观而存在的民间传说也有了核心驱动力,才能在现代社会经久不衰。每年正月十五,北运河周边村落的小车会、秧歌队、中幡等花会都会聚集到里二泗庙进香。文化景观的存续提供了一种记忆的确证,地方历史的记载与民间故事的流传加深了群体对于“事件”的记忆。里二泗庙唤醒了民众对于过去的记忆,强化了地域身份的认同,在此基础上逐步熔铸了共同的文化传统。传说和景观共同构成了民众的记忆影像,它们在共同确定、强化文化身份的同时,也逐步形成文化共同体的记忆。

  北运河的民俗空间与文化传承,重在本地域“我者”叙事的建构与形成。因此,对于运河沿岸村落而言,围绕着里二泗庙的地域叙事与文化景观建构过程,也在形成围绕运河的地域文化认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崔新建在《文化认同及其根源》一文中提到:“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个人之间或个人与群体之间对于本土文化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所持有倾向性的共识与接受。乡村文化认同是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确认与接受,是对乡村生活方式、文化行为、思维模式的认可与遵守。”庙会作为乡村民俗信仰的一个集体实践模式,神灵符号的塑造和参与群体的流动,进一步构建了民众的身份认同与相关信仰记忆。其神圣性是特定场域——里二泗庙所特有的仪式空间所赋予的,在神圣的空间与神圣的情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回应、相互印证的共鸣。庙会作为一个集中了民间信仰、民间文艺表演、游戏娱乐、地方特色饮食、集市贸易等多种民俗形式的综合性场合,一方面满足了村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村民群体之间的文化认同。

  通州区有一座古镇名为张家湾,是从北京到天津的必经之路,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必经之路。这座古镇修建于明代,现在还有一些城门和城墙的残存。在张家湾镇,有个因转储修建北京城的御用木料而得名的皇木厂村,也是北京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

  俗话说“先有皇木厂,后有北京城”。皇木厂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公元1406年(明朝永乐四年),朱棣分遣大臣到四川、江西、湖广、浙江、山西等省采伐珍贵木材之后,装船经大运河运输到皇木厂码头卸货,并储存在这里,再经陆路运进皇宫。

  故宫太和殿所用长14.5米、直径1米多的整材木料都是通过运河从南方原始森林里运来,再运入北京城。此外,皇木厂还是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运盐中转站,当时这里大木成山,运河号子响彻云霄,盛况空前。

  如今,皇木厂村内仍遗留着大量历史古迹,保存着建设北京城的巨大花斑石46块、运河古道遗址150米,包括建皇宫、皇陵用的红丝印叶纹嘉石,官盐码头称盐用的石铨,“惜字局”石碑等。当年管理木厂的官吏在木厂四周栽植了许多国槐,现今仅剩一棵。这棵古槐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经风雨沧桑,仍然枝繁叶茂,是皇木厂村的历史见证。

  皇木厂竹马会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情结和情感的结晶,同时也是乡土文明得以延续的宝贵资源。随着乡村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瓦解,皇木厂村对传统花会竹马会的恢复,有助于“断裂的”乡土文明重新获得其内在凝聚力,恢复民俗的“流动”,构建和谐的乡土关系;促进乡土社会的重建以及村落文化复兴与繁荣,有助于营造经济发展与乡村文化创新的良性互动。

  在北运河流动的文化印迹中,运河以其活态性与包容性改变着周边村落村民日常生活的样貌,关于运河的日常记忆也在历史语境中不断地被形塑和刷新。有着长达数千年历史积淀的运河文化,其发展离不开周边乡土社会的土壤,其思想内涵在运河两岸的村落生活中有丰富积存。我们可以从民俗事象、地域叙事及文化景观等多维度对运河文化作交互式理解,并进一步充分发掘与分析运河文化的表达形式与传承机制。

 

  原文载于:《中国民族报》2019年5月10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9年5月10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