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苗族文学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0-18  作者:关纪新 编撰

 

    中国苗族的文学,是该民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总称。在苗族民间文学中,神话古歌(也被称为原始性史诗)占有重要的地位,远古时代先民们对天地形成、万物起源、民族出现及其迁徙演变、部族之间的矛盾斗争等的认知与记忆,多留存其间,《打杀蜈蚣》、《则嘎老》、《居诗老》、《活路歌》等,是神话古歌的代表性作品。苗族传说很丰富,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狗取稻种》、《四月八的来历》、《云雾茶》之类的风物传说和《菜粑粑》、《张秀眉》之类的历史传说。苗族的民间故事,可以分为"爱情故事"、"社会斗争故事"和"机智人物故事"等类别。其中有关机智人物反江山的一组故事异常生动有趣,集中体现着苗族人民的情感与智慧。苗族的爱情叙事诗不仅作品多,而且流传得久远广泛,这类作品中最有影响的,是《仰阿莎》、《俄娇与金丹》、《雄当与配莉》、《久宜和欧金》、《哈迈》等。"劳动歌"、"苦情歌"、"反歌"、"情歌"、"酒歌"、"理歌理词"等,是苗族民间歌谣的不同种类,苗族人民酷爱民歌,几乎在人生的任何一种场合都伴随有传统形式的歌声。在贵州东南部的苗族地区,还流行着一种被称为"嘎百福"的民间说唱文学形式,以边说边唱的方式,叙述一些表现生活针砭社会的故事。苗族作家文学的发轫,是以该民族的现代作家沈从文的一系列优秀作品的问世为标志的,他所创作的小说《边城》、《长河》、《月下小景》等,为苗族文学赢得了很高的荣誉。比沈从文出现在文坛上稍晚的苗族作家,还有紫沫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苗族的文学创作渐趋活跃,50年代初期,陈靖、伍略的小说作品与石太瑞、潘俊岭的诗作,即已展示出苗族当代作家文学的实力;其后,李必雨、向秀清、石定、吴雪恼等苗族作家又陆续登上文坛,更使苗族作家文学的发展出现了新局面。

  《苗族古歌》 中国苗族的民间文学作品。是一系列流传于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创世神话叙事诗(也被称作原始性史诗)的总称。1979年贵州人民出版社曾出版了根据民间调查所得的资料整理而成的《苗族古歌》,由 4组共13首神话叙事诗组成,总计8000多行。其中的第 1组关于开天辟地内容的古歌,包括《开天辟地》、《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造日月》等 4首,讲述了30多位带有神性的巨人和巨兽共同创造世间万物的故事;第 2组关于人类起源内容的古歌,包括《枫香树种》、《犁东耙西》、《栽枫香树》、《砍枫香树》等 4首,讲述了苗族的始祖本是古老枫树的故事;第 3组关于洪水遗民内容的古歌,包括《洪水滔天》、《兄妹结婚》 2首,讲述了洪水过后人类再造的故事;第 4组关于苗族历史性迁徙内容的古歌只有1首,即《跋山涉水歌》, 讲述的是苗族先民在巨人神的帮助下度过迁徙途中道道难关的故事。《苗族古歌》在演唱上采取"押调"(即以声母相谐)的形式,每句五言,问答体。

  嘎百福 中国黔东南苗族的说唱文学形式。其特点是散文体的说和韵文体的唱相结合,以说为主,以唱为辅,散文部分用来讲述故事,韵文部分固定用五言押调的形式。嘎百福的内容多涉及爱情、婚姻和社会问题,表达上以讽喻不良现象为主。传统的嘎百福曲目,有《榜藏农》、《娥兰农》、《博翁勇和谷纪妮翁省》、《娥妮与久金》等。

  《仰阿莎》 中国苗族的爱情叙事诗。作品流传于贵州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地区,有大约1200行。仰阿莎是一位从水井中出生的清水姑娘,长得如同清水一般地甜美,心肠象清水一般地纯真。但她误信了乌云编造的谎言,嫁给了太阳做妻子。太阳懒惰而且无情,婚后才三天就抛掉仰阿莎去东海边作生意了。太阳一去就是六年,只有家里的长工月亮每天陪伴着仰阿莎。渐渐地,仰阿莎和月亮产生了爱情,他们逃到天边安下家。太阳到得知后,非常恼火,要调解纠纷的理老评判。结果,月亮把本来由他掌管的白天交给太阳做补偿,自己只管黑夜,双方才罢休。无情的太阳得意地说:"我宁愿要江山,不要仰阿莎?quot;而月亮却得到了仰阿莎,得到了无比珍贵的爱情。

  陈靖 (1919- ) 中国苗族的当代作家。贵州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人。幼时只读过两年私塾。1935年冬天,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他的家乡时,投身军旅。曾先后在红一方面军人民剧社和四方面军演戏团工作。40年代起开始文学创作活动。1957年发表了与人合作的长篇小说《红军不怕远征难》,其后还陆续创作了中篇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金沙江畔》、诗集《长征路上》、话剧剧本《贺龙前传》和回忆录《往事情深》等。

  伍略 (1936- ) 中国苗族的当代作家。原名龙明伍,贵州凯里人。读高中的时侯即爱好文学创作,并发表了根据苗族民间叙事长诗改写的《蔓多朵蔓萝花》。高中毕业后曾做过教育工作。1956年到贵州省文联工作,1962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历任《民族文学》杂志编辑、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副主席等职。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麻栗沟》、《绿色的箭囊》,长诗《阿蓉和略刚》,以及多幕剧《枪与镯》等。
       
 
 

本栏目各民族图片均采自“中国网 ”的“中国少数民族专栏”,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文章来源: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