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锡伯族文学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09-26  作者:关纪新 编撰

 

    中国锡伯族的文学,包括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两个组成部分。
    民歌,在锡伯族中被称作"舞春",是该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内容。锡伯族的先民曾经长期尊奉原始宗教萨满教,在旧日祭祀活动中唱的"萨满神歌",是锡伯族民歌中最古老的一部分,迄今已经搜集到的"萨满神歌"有《陀思别,啾别》、《霍里塞》、《咤嘿-诛嘿》、《阿尔坦库里》等10多篇。

  在"礼俗歌"中,《婚礼歌》、《迎亲歌》和《送亲歌》表达出了锡伯族传统的习俗和观念。"猎歌"在锡伯族民歌中也是广泛流传的一类,从不同时期的"猎歌"中可以分辨出锡伯族各个历史阶段的狩猎场景以及狩猎人的情感变化。"田野歌"是锡伯族民歌中富于抒情气氛的一种,青年男女在初恋时所唱的情歌,也属于"田野歌"。锡伯族中的一部分曾于清代乾隆年间由故乡东北地区迁移至西部边陲伊犁地区,并为捍卫多民族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民间叙事诗《迁徙歌》、《拉希罕图》、《亚奇纳》等,描述了本民族这一段非凡而艰难的斗争历程。锡伯族的民间故事,有"人参故事"、"机智人物故事"、"蠢人故事"、"善恶斗争故事"和"动物故事"等类型,传说作品中的代表作则有《察布查尔大渠》、《图伯特》等。

  清代,锡伯族便产生了自己的作家文学,《顿吉纳的诗》是诗人顿吉纳于1826年自东北故乡到西北地区探望民族同胞后所写的抒情诗作。清代锡伯族作家文学的主要作品,还有何耶尔·维克金创作的散文《辉番卡伦来信》等。20世纪,锡伯族文学获得了新的发展,郭基南、哈拜等作家和诗人的创作,使锡伯族的文学呈现出可喜的面貌。

  郭基南 (1923- ) 中国当代的锡伯族作家。原姓郭若罗氏,笔名伯基、嵇南。新疆察布查尔人。1939年进入由茅盾等在乌鲁木齐创办的文化干部班,遂开始文学创作。4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表现抗日题材的话剧《满天星》、《在太行山下》和描述锡伯族历史题材的话剧《察布查尔》,以及《月下闲谈》、《车夫怨》、《母亲》、《鼻子的纠纷》等散文、诗歌和小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历任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县长、《新疆民族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副主席等职务,并继续文学创作活动,发表了诗集《心的歌》、《乌孙山下的歌》,散文集《准噶尔新图》、《箭乡的子孙》,以及组诗《彩色的花环》等。郭基南是能用锡伯文和汉文写作"双语作家",同时他还通晓维吾尔等民族语言,曾将汉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等作品译成锡伯文发表。

 
    【说明】本栏目各民族图片均采自“中国网 ”的“中国少数民族专栏”,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文章来源: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