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事业的进步,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品,像五彩纷呈的花朵,带着清新刚健的气息出现在中华文化大花园中,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艺术生活和精神世界。我们也通过各民族文艺的彼此欣赏,更加意识到,精神世界的丰富而不单一、多层次多样态尤其宝贵。近些年来,通过文学翻译工程等,各少数民族越来越有机会把自己的独特审美体验与审美方式通过文学翻译带到汉语世界中,也有机会阅读和欣赏汉族历史上伟大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通过国家社科基金对少数民族艺术研究领域的项目支持,我们看到,一些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得到更加深入的关注与讨论,那些在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上大大超越本民族范围,成为多民族国家的宝贵财富、乃至人类宝贵财富的文学艺术活动和成果,日益成为不同族群共享的、可以彼此学习和借鉴的资源。
技术在发展与进步,移动终端、互联网和数字化为传统学术研究带来新的体验与课题。关于最古老的人类语言艺术与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奇妙结合,为未来的文学阅读、文学经验的总结和学术研究,带来充满挑战的新的可能性。比如原来我们需要花费很多口舌才能讲述清楚的少数民族神话、史诗、歌谣、故事等口头艺术样式,通过数字化技术,以音频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就会让感兴趣的读者生动直观地领略到。大数据的综合分析,让我们能更便捷地全面认识与把握传统文化的法则、魅力和审美情趣,让我们对人民大众千百年来所创作、传承与发展的语言艺术,有了更加切近的了解。总之,我们是满怀喜悦,欢迎和拥抱新技术在保护传承、存储发展古老文化方面带给我们大家的难以比拟的便利和发展潜力的。
(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