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30年后再出发
集成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27  作者:雪竹


  2014年是“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启动30周年。上世纪80年代初,民间文学界的有识之士,面对转型期中国现代化与传统的激烈碰撞,怀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决心发起一项大规模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要将民间口传文化编成一套巨著——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

  “‘三套集成’不是一部文艺读物,不是一部适合思想教育要求的读物,而是一部具有高度文学欣赏价值,又具有高度的学术研究价值的民间文学总集。”中国文联研究员刘锡诚回忆说,他在“三套集成”工作的组织、启动阶段,就对“三套集成”的性质给出了这样的定位。坚持“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的“三套集成”积累起卷帙浩繁的调查采录资料,为民间文艺研究提供了海量的、确凿的数据支持,同时,其秉承的学术精神,也为今天的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行业标杆。

  1979年冬天,在中国民协当时的办公地,西单太仆寺街39号二楼的一个小房间里,中国民间文艺界的三位泰斗——钟敬文、贾芝和马学良——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初步构想。从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协1984年5月28日正式签发《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算起,时间已过去了整整三十年,从事其采录编撰工作的一代学人渐已作古,他们所面临的对象也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谚语集成》副主编李耀宗告诉笔者,“三套集成”中收录最多的歌谣是劳动歌,内容最为丰富的谚语是农副谚,民间故事则往往是众人在劳动之余围坐休闲时讲述。而今天,田野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变成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古老而恬静的乡村日渐空巢,谁还来唱“杭育杭育”的劳动号子?全球经济一体化、传统村落城镇化,大众媒体日益便捷,口头文学赖以存在的环境严重萎缩,时代背景和传播方式等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发展中的民间文学不可避免地外显出某些有异于传统的特殊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认为,“三套集成”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学的集大成者,对它们起到了保存、整理的作用,为开创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下研究者的历史任务则是在现代化的环境中引导人们科学地认识它的意义、感性地领悟它的优美,丰富现代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感情。万建中说:“现在已进入了研究民间文学条件最好的时期,将‘三套集成’编纂工作过程的口述史等衍生课题纳入学术话语系统之中乃当务之急。”与此同时,“三套集成”具有广泛研究价值的4000多卷县卷本依然只是留存的内部资料,已出版的90卷省卷本静静地摆放在资料室,真正翻开的又有几人?其中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资源,如何进行再创造?“三套集成”用一代人的辛劳为中国民间文学建立起了目前为止最前沿、最科学的一套普查标准和分类体系,解决了民间文学基础理论、普查采录、搜集整理、翻译、资料管理、作品分类编码等方面的问题。但这些方法如何来面对今天已不再完整地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的当代民间文学?

  今年5月,中国民协专门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召开了启动30周年座谈会。回望历史,集成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民间文学的研究理应以敏锐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来接受变化着的现实,将所有“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劳动生产、日常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的当代形式囊括其中,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正如集成总主编周巍峙生前所表示的:“希望它(三套集成)能够发挥作用,希望大家重视集成、研究集成、使用集成、推广集成。集成不是一项工作,而是一项事业。我们开创了这项事业,就要把它继续下去。”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2014年12月15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