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传统文学该向网络文学学些什么?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22  作者:袁跃兴

  在最近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上,来自某网络文学单位的代表介绍说:中国网络文学目前已经有1.94亿用户,有100多万人在写作,每年有包括纸质、电子、游戏、影视等版权的三四万部作品被签约……

  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其市场化成绩,近年来的网络文学都令人刮目相看。但是,一些主流文学和传统文学作家,对待网络文学却是另外一种看法。他们批评网络文学“文字太差了”、“惨不忍睹”、“简直难以卒读”,认为网络作品中“文学注水肉”现象严重,写得太长、太滥、太水;网络文学采用以字数论钱的经营模式,完全商业化;“盗墓”、“玄幻”、“穿越”等类型小说扎堆,缺乏文学创新。

  诚然,网络文学在文学的态度、文学的品质和文学的形式、文学创造力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这是网络文学亟待改变的地方。但是,我们的主流文学和传统文学的作家,就该对网络文学采取拒斥、不予认可的态度吗?

  回过头来再说传统文学。现在,我们不少的主流文学和传统文学作家,在说到文学的话题时,常谈到这是一个“文学贫瘠”的时代,一个“令人沮丧”的文学时代。为什么当代文学是“贫瘠”的、“令人沮丧”的呢?这其中的原因,包括文学的日渐边缘化、文学读者群体越来越少、文学失去“轰动”效应等。而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学所表现的内容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

  著名作家毕飞宇曾感慨地说:“中国作家最难写的是当代性。我现在觉得,一个作家过分依赖想象力是可耻的,为什么不去做田野调查,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行为与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靠得紧一点?我现在做的工作,是尽一切可能去获取直接经验。”

  最近看到一些报道说,电影院里的“黑马”是《失恋33天》,荧屏上热播的是《钱多多嫁人记》,上网发帖议论的是《裸婚时代》。这些当下最热门、大受观众欢迎的影视剧,并非出自哪位名家的名著名篇,更没有文学奖项的光环,而是改编自拥有数亿点击率的网络小说。网络文学“触电”的动力,来自超高的人气,动辄数百万甚至上亿的阅读点击量。这种网络文学读者群积累的“口碑效应”,圈定了影视剧的观众群。一部高人气的网络小说,拍出来以后往往会有话题、有收视率。“得网民者得天下”的说法,已经在影视圈里悄然流行。

  更重要的是,网络文学直接面对读者、面对市场的创作方式,使得网络作品更接地气。网络文学的主题和素材,大部分来自作者的真实生活,很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这些网络文学作者以“80后”为主力,他们对婚姻、家庭、情感等话题有着独特的体验。

  网络文学中所拥有的广泛读者群、直面现实生活所引发的社会话题等等,这些特征不正是我们现在的主流文学和传统文学所需要的吗?看到不少网络文学作品借助影视媒介,进入大众读者的生活,有的传统作家说“这是在抢夺文学读者”,话语间显示出一种艳羡心态。我们的主流文学和传统文学,难道不能想方设法去“抢夺”网络文学的读者吗?

  有媒体介绍,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孙顒在确认“盛大文学”有超过6900万读者队伍后表示,要组织力量,认真研读网络文学。这是一种文学的自觉,认识到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也意识到了主流文学和传统文学的现存困境。对待网络文学的态度,传统文学作者不能仅仅是接纳和认可,似乎更应该放下“姿态”,看到网络文学的优势和力量,通过学习、借鉴,转化为自身的优势和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1年12月16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