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仓央嘉措成为时髦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07  作者:小月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非诚勿扰2》上映后,片中李香山女儿在其人生告别会上深情朗诵的诗歌 《见与不见》,令很多观众感动甚而泪下。而这,竟带火了一位300年前的西藏诗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尽管有人澄清,《见与不见》的作者并非仓央嘉措,而是一位叫扎西拉姆·多多的修佛女子,《非2》的片尾曲《最好不想见》也只是前两句改编自仓央嘉措的《十诫诗》,但微博和网络上讨论的人气效应很快弥散开来,仓央嘉措的诗集一时间成为各网络书店的“宠儿”,卓越网上,两本有关仓央嘉措的诗集瞬间挤进图书销售排行榜前20名。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一生传奇而坎坷。作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年仅24岁就病故了,但他用真诚的慈悲让人们感到佛法并非遥不可及,更用诗歌净化了人们的心灵。仓央嘉措的诗歌在西藏广为传颂,成为对藏人影响甚深的精神源泉。

  但是,仓央嘉措进入内地的视野,却是近年来伴随“西藏热”而产生的。当越来越多的精英探讨有关西藏的话题,当现代人开始在西藏的纯净宗教里去求解生与死、爱与生命等哲学命题时,仓央嘉措的诗出现在当下的主流娱乐大片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但凡涉足藏文化深一点,仓央嘉措都是一个绕不过的命题。2010年,作家杨志军推出小说《伏藏》,小说里被埋葬与被发掘的“伏藏”,就是仓央嘉措的遗嘱,而“掘藏”的密码,则是仓央嘉措的一首首情诗。小说重现了仓央嘉措的一生命运,也引领着现代人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朝圣”之旅。

  仓央嘉措流传至今的诗歌大约66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遇挫折时的哀怨,流传最广的就是那首:“在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以这首“东山诗”为原型,作曲家张千一创作了藏味十足的歌曲《在那东山顶上》(谭晶演唱)。

  一位宗教领袖,竟是以俗世情感的诗歌打动、影响着一代代信徒,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然而,诗中贯穿的爱与付出、恩慈与悲悯主题又恰恰暗契宗教情怀,不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更可以穿越时空、跨越地域、超越民族。

  在信仰与道德普遍缺失的现代社会,细读仓央嘉措,或许能帮我们重新认识什么是仁爱、喜乐、和平、信实、良善、温柔、清贫、克制、救度……
  


  附:《最好不想见》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的原诗是藏文,翻译成汉语只有四句: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于道泉翻译)

  

  《见与不见》(因诗风类似仓央嘉措,被误传为仓央嘉措的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1年1月7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