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吴碧云]心系玉树 祈福玉树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0-05-07  作者:吴碧云
  4月14日7时49分,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之源,享有“中华水塔”盛誉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烈地震。严重的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了我的心,我为之焦急,为之悲痛。那里有灵山秀水,那里是歌舞之乡,那里是我全家热爱的藏区,那里有我和老伴喜爱的许多藏族学生啊!

  当得知玉树地震的消息时,我马上想到玉树的学生文斗等人,并向中央民族大学家委会藏族书记卓玛表达了我和老伴的捐款意愿。我还打电话催促在外工作的大儿子,让他积极参与对玉树的救助活动。我又问小儿子,他们律师事务所对灾区捐款了没有,他说:“已经捐了10万元。”

  1985年,中央民族学院开办了“民族地区在职青年干部文秘专业培训部”。当时招了300多位学生,文斗就是来自玉树的一位小伙子,他能歌善舞,会吹笛子,还能用竹筷子敲击各种碗杯,奏出《东方红》等乐曲,大家都很喜欢他,他也常常到我家来玩。

  十年前,文斗和他的家人来京旅游,给我和老伴送了哈达和各种特产,还有他母亲亲手纺的玉树毛线。后来,文斗出差来北京还专门到社科院看望我。再后来,我重病在身,便中断了与他的联系。

  4月15日,我几次拨打文斗的手机,都未与他取得联系。16日下午6时许,我终于拨通了文斗的手机,那边传来了“玉树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的彩铃声。

  手机接通后,我马上大声说:“文斗,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吴碧云。得知你的家乡发生了强烈地震,我和老伴开老师非常惦记你们。”

  “哎呀,是吴老师呀,我也非常想念您。吴老师,您在我们遭遇大难的困苦时刻打来电话慰问,我太激动了。”

  “你家里怎么样,其他同学怎么样?我给你们寄点东西去吧?”

  “家里一切都好,请放心,吴老师!您这么关心我,爱护我,您就是我的汉族妈妈,开老师就是我的汉族爸爸!吴妈妈,有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有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力援助,我们一定能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嗯,文斗,好孩子,你要坚强,知道你在抗震指挥部,奋战在第一线,我向你致敬!”

  “妈妈——”他一声长叹,哽咽了。

  我也哭了:“你是我的藏族好儿子,我们藏汉人民心连心。”

  “妈妈,温家宝总理昨日飞抵玉树,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他视察震灾最严重的禅古寺村,就是我做的翻译。总理站在废墟上对大家说:‘乡亲们,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决不放弃!’我用藏语翻译给群众听。大家都说:‘感谢党和全国人民,感谢部队,我们的灾情很重,我们的困难很大,但是我们获得了温暖和信心。’这些话也是我翻译给总理听的。”

  “新闻节目我已经看过了,没想到你在总理身边,晚上7点我再看新闻联播。文斗,我的心情,也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全体同志的心情啊!”

  “谢谢你们,妈妈——”

  在当日的新闻联播中,我再次看到了温总理凝重而深沉的表情,也看到了文斗熟悉而坚定的面庞,我不禁又热泪盈眶。

  17日上午9时,我再次拨通文斗的手机,了解情况。他说:“谢谢妈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我正在安排青海西宁华德集团一位汉族老总率领的救援队,尽快让他们参与救灾工作。他是我的好朋友,还带来了32位战友、10万元救灾款和两台大型运输机。”

  “好孩子,你快去忙吧!”

  “妈妈,您保重身体,等抗震救灾胜利了,我去北京看您!”

  他这一声“妈妈”,不只是在喊我,这是他在灾难的悲情中,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在内心交织而迸发出的最强音啊!

  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

  让我们衷心祝福玉树,相信玉树一定会“挺立”起来,重现她“中华水塔”的英姿。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4-26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