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走进曾被遗忘的角落
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调查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05-05  作者:梁庭望


 
 
祭拜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


 
壮族“布洛陀”歌吁


 
麽教经书
 
  宗教产生于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当人类走到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思维产生了一次飞跃,于是原始宗教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宗教也在发生嬗变,由原始宗教演化为原生型民间宗教,并在阶级社会中经过人为的干系,再次演化为人为宗教,这是宗教演化的3个阶段。历史表明,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没有宗教的,显然,宗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定阶段的伴随物,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壮族与其他民族一样,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而且是多层次的。

  壮族的宗教层次是: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是每个民族或每个部族都有的早期宗教信仰,在壮族乡间,这种宗教的遗存虽然已经不很完整,但还相当浓厚;原生型民间宗教——这是由越巫演化而成的准宗教,也是由原始宗教到人为宗教之间的过渡性宗教。这包括流传于广西百色市、河池市西部各县,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麽教,流传于红水河中下游、郁江沿岸、柳江流域的师公教;创生宗教——主要是道教和汉传佛教。

  四教合一是壮族地区的宗教奇观,任何一种宗教都不纯粹

  壮族地区的宗教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原始宗教的影响还比较普遍,原生型民间宗教和创生型宗教的信仰都不是全民的,壮族没有全民信仰的传统。其次,壮族地区的宗教向来是政教分离、教教分离,不与政府和教育机构联系,也不借宗教与当局对立。再就是壮族的宗教(本土的和外来的)发展的层次不是很高,基本徘徊在原生型民间宗教的层面上,没有全民族的组织。没有产生宗教领袖。四教合一是壮族地区的宗教奇观,也就是说任何宗教都不纯粹。比如说师公教(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麽教与道教融合,形成壮化的道教——师公教和道公教)受道教、儒教、佛教的影响很大,其神灵系统、仪式、经典、法器等都有道教、佛教、儒教的元素,四教混合。道教中也同样有师公教、儒教、佛教的元素,四教合一。有的仪式甚至分不清是师是道,是道是佛。同一个道场,一般都是道公、师公同在,各占半边,各挂各的神像,各做各的法事,互不干扰,互不排斥,这从侧面反映了壮族地区民族关系的融洽,也反映了壮人宗教观念的相对泛化,还没有一种神能够垄断祭坛,以致有的壮人见神就拜,也不管是何方神圣,保不保佑他。

  田野调查表明,壮族宗教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作为宗教,其功能首先是心理的。目前,科学还不可能揭开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全部奥秘,就连人体自身也还有许多疑窦。面对威力无穷的大自然,面对人们赖以生存又无法完全驾御的大自然,人们把希望寄托于某种神灵是不奇怪的。人们往往遇到难以解脱的困境时,便从神灵那里得到慰藉,除去心头的重负,有病也去几分。过去常常见到乡间某家某人得病,一边服药一边请师公诵经禳灾,很快康复,这实际上是心理治疗的作用。

  宗教道德化和道德宗教化双向互动,是壮族地区宗教的显著特征。有的道德单靠说服还不行,在乡间,通过宗教约束常常事半功倍。宗教在很多仪式里,都灌输某种道德。以孝顺而言,壮族一般比较孝顺父母,但也有个别忤逆的。父母去世,便有赎罪仪式,师公把不孝之子叫到灵前,诵一段经,然后不孝子斟酒,向亡魂请罪。师公把法器筊(用一节罗汉竹破为两半做成)往地上一甩,一开一合表示父母冥灵没有原谅,必须再从头来一遍。直到两开(冲上),才算亡灵原谅。有时半天也不冲上,不孝之子往往吓得满头是汗,浑身哆嗦。围观者也为之震撼,再不敢忤逆父母。人们还用宗教的威力,对水源、深潭、森林、河流进行维护,保护了生态环境。

  宗教对壮族社会的稳定也起一定的作用,宗教由于有比较严格的戒律,麽公、道公、师公为人都比较谨慎,他们在乡间乐于助人,为人做法事,也不讲价,随主家给多少便是。若家境贫寒,一分钱不给也是有的。小的法事一般没有报酬。他们在乡间,是比较受到尊敬的。他们把戒律和教义辐射到民间,产生了效应,在一定范围内稳定了乡间的秩序,使百姓少受些祸害。宗教还使家庭、家族、宗族乃至民族有产生凝聚力,特别是宗族和村寨的宗教活动,常常化解矛盾,使矛盾双方在神的意念氛围中泯恩仇。

 

  多元文化价值展现壮文化独特魅力

  壮族宗教有多方面的价值,宗教是一种文化,包含有民族学、历史学、文学、宗教学、语言学、哲学、风俗、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文化元素,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在麽公经书中,可以见到壮族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奴隶社会最初产生的情形,由公社贵族演化而来的奴隶主(诗中称为大祖公、小祖公,表明是家族奴隶制),互相掠奴,甚至到遥远的交趾(今越南)抢劫财产和红脸女奴、白脸女奴,然后瓜分,大奴隶主分得牛,小奴隶主分得奴隶。这说明奴隶制刚刚兴起,奴隶的价值还抵不上牛。这些珍贵的材料,在汉文典籍中是很难找到的。

  麽教经书为韵文,其结构还没有右江排歌那样严谨,渗有长短句,韵律也还没有稳定,显然是从原始的古歌向排歌演化的过程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从中可以发现壮族民歌发展的规律。麽公和师公经书对保存壮族的神话、传说、故事,功不可没,壮族的创世神话,就保存在这些经典中。壮族的许多民间叙事诗,如《金伦》《银伦》《唱秀英》《莫一大王》《唱三元》《唱东林》《白马三娘》《甘王》……都保存在师公经书里,壮族的上千部民间叙事诗,宗教经书记载过半。这些经诗经过宗教经师的反复加工润色,情节完整,诗行流畅,用词典雅,韵律和谐,在艺术上比较完美,对壮族民歌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经书对研究壮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壮语史的研究一向被视为畏途,原因在于历史资料的短缺,宗教经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在麽教经书里,保存了若干古老的词汇,它们已经不是现实语言中活态形态。经书中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和表达方法,对壮语研究很有启示。例如每章开头的“三界三王置”,按正常的表达方法应当是“三王置三界”,但诗中却把宾语提前,主语、谓语在后。

  壮族麽教促进壮族共同体的形成

  宗教在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共同的神祗使不同部落的人们有了共同的崇拜对象,在共同的宗教仪式中孕育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促进了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壮族麽教的主神布洛陀就产生这样的作用,长期以来,右江、红水河10多个县的壮人,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的布洛陀生日中聚会敢壮山,他们在这里酿造了民族的共同信仰,塑造了共同的人文始祖,有了民族的认同感。师公教则使红水河中下游和柳江一带壮人找到共同文化之源的感觉。总之,宗教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了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的形成,使民族的哲学、政治、道德、艺术、价值观、审美观得到强化。

  壮族是稻作民族,宗教强化了稻作文化,使人们以稻为神,以稻为生命,从而更加精心耕作。在麽教经诗里,开天辟地之后,便是开辟田畴,寻找泉水,寻找稻种,种植水稻。和宗教相关的节日,如开秧门、四月八插秧节、牛魂节、洗少铁节等,都直接为祈求水稻丰收祈祷。源于其他方面的节日,如来自汉族的春节、社节、重阳节,来自纪念英雄的节日,图腾节日,都有祈求水稻丰收的内涵。总之,壮族的50多个节日,均与祈求稻谷丰收有关。源于宗教的“补粮”(做寿)仪式,把稻米视为生命的象征,每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都有一个陶质寿米缸,高70厘米左右,腹径约几十厘米,老人生日,请师公或道公诵《补粮经》,子女往缸里加新米,表示添寿。里面的米平时可以掏一些熬粥,但绝对不能掏空,因为掏空就意味着生命要终结,不吉利。在这里,稻米已经不是一种粮食,而是人的生命了。

  宗教经典中记录了大量的民族风俗,并使之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对研究壮族的民族风情极有价值。在麽教的挂图里,有12种图腾,它们是人身鸡首、人身鹅首、人身鹰首、人身水牛首、人身黄牛首、人身马首、人身猪首、人身狗首、人身羊首、蛟首蛇身、雷王、一处破烂形象不明,可能是蛙。这是壮族十二大部的图腾,早期这些图腾都有自己的节日,但后来由于互相兼并,有的图腾节日失传了,但有的仍然存在,如牛魂节就仍是壮人重要的节日。从中可以了解到许多壮族风情。麽公经书中还提到了许多神,如造物神山屋、备放、他业、落腊、上梁等等,在民间已不知其名,想从前这些神一定有自己的节日和相应仪式,但都脱落了,对后人研究宗教史和风俗史,仍有价值。

  麽教经典还反映了壮汉的文化交流。在麽教经书里,屡屡提到汉族的神话人物、历史名人,如太上老君、太白金星、神农、阎王、功曹、吉日当值神五富和要安等,文化事象如八卦、六十甲子、阴阳,等等,还提到天德、北辰等许多星名。总之是吸收了许多汉文化。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 作者手记

  当代重大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积极推进对壮族民间宗教的研究,《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成为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当代民族问题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当代重大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项目,壮族宗教得到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这为各方面正确认识和处理壮族宗教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敞开了一扇门,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论据和论点。这个项目的成果包括收集到的部分宗教经书原本和复印稿,若干宗教仪式光盘,专著《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研究》等,为中央民族大学对南方民族原生型民间宗教的研究平台建立资料库,并促进对这方面的研究,为我国的宗教问题研究开辟一个以往人们比较忽视的一个领域。统计表明,过去我们国家的宗教研究,只涉及不到1/3的少数民族人口,这些民族信仰的是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近期才将东正教加入其中,基本都是外来宗教,另外2/3以上的少数民族群众信仰的是道教和原生型民间宗教,往往却被忽略了,这对我们正确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是不利的。原生型民间宗教在2/3的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影响是深刻的,几乎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不能不研究它们。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因此,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在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和改进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调查研究》正是为适应上述形势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是壮族历史上第一部完整调查研究壮族宗教的著作。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0429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