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纳·赛音朝克图研究:人类学民俗学视野中的作家新阐释与研究词典
作者:纳钦
基本信息
出版日期:2011年
出版单位:民族出版社
字数:700千字
语种:蒙古文
论著提要:
该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成果(2004年立项)。写作历时6年,倾注了作者大量心血。全书分上下编,共10章,上编为研究专著,下编为研究词典,二者互有关联,互为补充。
上编《赛春嘎(纳·赛音朝克图)新阐释:人类学与民俗学视野中的研究》为25万字,通过“赛春嘎四部叙事作品中的人类学与民俗学内容”、“田野调查与社会考察的历史环境与思想果实”、“文学描写中的人类学与民俗学思想影响”、“历史转折及1948年以后的作品中人类学与民俗学思想隐性元素”等4章12节的研究,质疑学界以往的一些主流观点,把新的维度引入赛春嘎研究,由先前未曾涉猎的人类学与民俗学视角,采用文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重释经典,纵贯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史,以动态的过程观,系统地爬梳和阐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赛春嘎(纳·赛音朝克图)人类学与民俗学思想的历史根源、具体内容、时代特征及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从而在学界早已熟知的经典文学作品中读出了新的意蕴。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赛春嘎作品中确实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学与民俗学内容,蕴含着自成体系的人类学与民俗学思想,而这一思想又成为其民族启蒙思想萌生的沃土,进而影响了他的文学描写,即使在1948年以后依然为他私下坚持,贯穿到一些经典作品的内核,成为它们获得成功的关键因子。此项研究中,作者开启了赛春嘎作品中的两个世界,一是人类学与民俗学世界,一是文学世界,并展示和阐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从作者的16条结论中可以看到,人类学与民俗学思想与内容,是勾连赛春嘎全部创作的又一个内在的逻辑链,它使作者思想与整个社会思潮和时代精神呼吸相通,显示出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与文学史价值。
下编《纳·赛音朝克图研究词典》分6章、1060余词条,45万字,在以往众多研究成果基础上,参阅甄别千余种资料,结合田野调查,采用文学研究与词典编纂方法,对纳·赛音朝克图研究作全息性归纳和总结,为相关研究提供翔实的作家研究系统性资料平台。体例虽为词典,但其词条并非以标准辞书格式编写,而是通过作者的研究,将每一词条的内涵与外延逐一甄别和阐明,并加入了作者的结论性见解。各词条内容因作者所掌握资料的繁简不同和论述各异而变得长短不尽相同,表明这是一部以研究为重心的“研究词典”,而非普通辞书。它是纳·赛音朝克图研究的一个系统性总结。它与上编有着紧密关联,是上编的资料平台。
每一个文学现象的背后融合了很多其他学科的因素。看似单纯的作品,其实背后隐藏着一张由诸种文化因素织成的网。要研究它,就要打破学科界限,从文学扩展到文化,对各种文化因素予以解说。赛春嘎的一些作品内容涉及历史、地理、宗教、民族、交通等,成分相当复杂。对于类似的对象,单靠文学方法无法解决问题,势必要引入多维视角。《纳·赛音朝克图研究:人类学民俗学视野中的作家新阐释与研究词典》一书的创新价值就在于文学本位上的跨学科研究。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第一,从文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的跨学科视角进行蒙古族现当代作家研究,一定意义上拓展了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研究视野。第二,紧紧围绕经典作品结合人类学民俗学的描述与文学描写的叙事特色,总结出“对立并行的意象体系”、“意象叙事的民俗隐喻”、“以家乡为中心的环形描写模式”、“搓线叙事法”、“诗歌意境中的民俗仪式深层现场”等一系列跨学科的文学理论分析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第三,下编《纳·赛音朝克图研究词典》是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作家研究词典,对纳·赛音朝克图研究以及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本书的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于2009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后,在当年的《蒙古学研究年鉴》中多次得到高度评价,称“学术分量重”,“构成赛春嘎研究重要进展。”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