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史诗学读本》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3-07-03  作者:朝戈金 主编

 

书  名:

 中国史诗学读本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作 者:

朝戈金 主编 

出版日期:

2013年5月

字 数:

441,000 

出版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1470-4

价 格:

66元 

 

内容简介 

        从19世纪后期在华传教士把西方史诗引入中国,到20世纪20-30年代对东西方史诗的介绍,再到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发现和学科的建立,后至21世纪初史诗研究的发展以及观念和范式的转换,中国史诗研究的著述已经蔚为大观。本书精心遴选的二十五篇论文基本上反映了百年来中国史诗学的前沿性成果,在中国史诗学发生和发展脉络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见解独特,且影响力持久,是史诗学界同仁们一直称道和反复引证的经典性理论文献。编辑此书的目的是希图国内外史诗研究者,本科生和研究生,乃至广大史诗学爱好者们能更好地了解百年来中国史诗学的学人们在这个领域的开拓与创造,进而推动中国史诗学研究。

编者简介

  朝戈金,1958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民俗学)博士,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长、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ICPHS) 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史诗学与民间叙事传统。已出版专著《口头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译著《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代表性论文有《从荷马到冉皮勒:反思国际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口头诗学五题:四大传统的比较研究》(合写)、《西方史诗学术史谫论》,《关于口头传唱诗歌的研究——口头诗学问题》等。

目录

正名杂义·史诗 /章太炎
摩罗诗力说 /鲁迅
门外文谈·不识字的作家 /鲁迅
故事诗的起来 /胡适
史诗 /郑振铎
史诗问题 /闻一多
“藏三国”的初步介绍 /任乃强
《罗摩衍那》在中国 /季羡林
谈史诗《江格尔》中的《洪格尔娶亲》 /宝音和西格
日出扶桑:中国上古英雄史诗发掘报告——文学人类学方法的实验 /叶舒宪
近东开辟史诗·前言 /饶宗颐
蒙古英雄史诗中马文化及马形象的整一性 /巴·布林贝赫
格萨尔王与历史人物的关系——格萨尔王艺术形象的形成 /佟锦华
英雄的再生——突厥语族叙事文学中英雄入地母题研究 /郎樱
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序 /钟敬文
蒙古─突厥英雄史诗情节结构类型的形成与发展 /仁钦道尔吉
《摩诃婆罗多》译后记 /黄宝生
叠加单元:史诗可持续生长的结构机制——以季羡林译《罗摩衍那·战斗篇》为例 /施爱东
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 /巴莫曲布嫫
藏族口头传统的特性——以史诗《格萨尔王传》为例 /杨恩洪
口头传统与书面传统的互动和表演文本的形成过程——以蟒古思故事说唱艺人的田野研究为个案 /陈岗龙
二十世纪汉语“史诗问题”探论 /林岗
奥德修斯的名相 /刘小枫
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 /尹虎彬
从荷马到冉皮勒:反思国际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 /朝戈金

《中国史诗学文选》选文出处

 

 

编者推荐

 

  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发掘、搜集、记录、整理和出版,不仅驳正了黑格尔关于中国没有史诗的著名论断,也回答了五四以后中国学界曾经出现过的“恼人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原来是否也有史诗”?我们今天知道,在中国的众多族群中,流传着上千种史诗,纵贯中国南北民族地区。其中藏族和蒙古族的《格萨(斯)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已经成为饮誉世界的“中国三大英雄史诗”。此外,在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族人民中,至今还流传着数百部英雄史诗;在南方的众多民族中同样也流传着风格古朴的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和英雄史诗。这些兄弟民族世代相续的口传史诗,汇聚成了一座座口头传统的高峰,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阔景观,也是令中华民族自豪的精神财富。

  中国史诗学术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最初的译介域外史诗和研究成果、开展中国史诗传统的蒐集、整理和出版,到渐次展开浅显和专深不同层次研究工作的几个阶段。晚近的中国史诗研究,在问题意识、研究理路、技术路线、田野方法等多个方面,逐渐显现出某种学术研究范式的创新和开拓,那就是牢牢立足中国极为丰富的活形态史诗传统,结合国际史诗学晚近的发展趋势,在如下环节上有所建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史诗学术语体系,总结田野研究和田野再认证模型,归纳意义生成和传递的“五个在场”要素,反思文本制作的“格式化”弊端,搭接起古代经典和当代活形态口头传统之间的类比关联,阐释句法程式与隐喻之间的对接和组构规律,等等。读者当能从该读本中看到中国史诗学发展的足印。

  ──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封面图片说明】《格斯尔汗传》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北京版木刻本,梵夹装,框高13.5厘米,宽46.5厘米,四周双栏,版框左侧有汉文《三国志》三字,书名页背后朱印佛像,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格斯尔汗传》版本。在国内外学术界较有影响,曾被译成德文、日文、俄文等多种文字。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9693,现藏于北京民族文化宫。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