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天籁之音:侗族大歌》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1-09  作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书  名:

天籁之音:侗族大歌

中国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丛书

作   者:

刘亚虎 主编

出版日期:

2005-9

页 数:

136

出版单位: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ISBN:7207065779

价 格:

 80.00元

 

书摘

    侗族大歌流行的中心地区是贵州从江、黎平两县的“六洞”、“九洞”、“十洞”、“千七”、“千五”、“干三”、“二千九”、“四脚牛”等地,溶江县与“九洞”毗邻的“苗兰”、“加所”、“宰荡”等村寨和广西三江的溶江河沿岸是流行的边缘地区,广西龙胜、湖南通道一些村寨也有流行。
    作为一种民族群体参与的多声部民歌,侗族大歌洋溢着一股大气:大歌有两个声部,有时出现三个声部,演唱气势和音量洪大;大歌由代表村寨的民间歌队演唱,演唱队伍和阵营庞大;大歌的正式演唱均为主客双方男女歌队在特定场合、当着大庭广众放声歌唱,场面阔大。谓之大歌,名实相符。侗族大歌演唱有厚实的群众基础,多层的组织形式。各地族民以房族或一定的亲缘关系,组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男女歌队。每个歌队少的有四五人,多的到十余人不等,歌队中有歌头一至二人(侗语称“赛嘎”),担任合唱队的高音声部及领唱部分,其他成员唱低音(侗语称“所梅”)。每晚都以歌头为中心,聚集在一起,纺线绣花唱歌娱乐。每个歌队,由有经验、知识丰富的老歌师(侗语称“桑嘎”)具体辅导训I练。
    歌队按性别、年龄组成,有儿童队、少年队、青年队、中年队、老年队等。一般从七八岁左右开始接受启蒙教育,进入有组织的音乐训l练,到十二三岁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可走进歌堂,听人唱歌。十六岁左右比较成熟,开始走寨唱歌对歌。一个歌队,直到它的成员大部分都结婚离去后,才自行解散。中年队和老年队承担培育新人、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
    “侗族大歌”是一种原生的艺术样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一种“文化与教化手段”。侗族大歌的内涵博大精深,它伴随着伺民族的形成与侗族社会的发展而形成、而发展,是一种独特的蕴涵民族精髓精华的具有教化性质的“百科全书”。它的核心功能就是文化传承,而且是一种有别于文字民族以文字与学校教育为文化传承主要方式的、以群体歌唱为手段的文化传承模式。这种特殊的文化传承模式具有三个重要的因素其一,“侗族大歌”赖以存活及得以传承的生态,其中心又是文化生态;其二,传承中的“基石”——歌队;其三,传承中的“功臣”(灵魂人物)——歌师。它们共同构成了侗族大歌这一文化传承模式的机制。
    侗族大歌在侗族人民的心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民谣说:“饭养身,歌养心。”揭示了侗族全体人民认同的“歌”即全部传统精神文化的总和的观念,说明了侗族大歌主要的文化价值。“侗族大歌”还具有其他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例如:侗族大歌的声部、合音、结构都表现出了一种高度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歌队成员间共同协作、共同完成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的特色,体现了人类社会和平共处、共谋发展的社会理念;侗族大歌内容上的真、善、美以及审美情趣上的和谐美,本质上具有人类审美理想的普遍性:从音乐学科意义上说,侗族大歌具有完美的音乐形态,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众低独高的歌队坐唱形式;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为世界所罕见。侗族大歌流行地区的每一个村寨都是一所民间音乐学校,全体村民都是学生,歌队是课堂,歌师是教授;它不只是音乐学科意义上的、单纯的艺术形态,核心功能在于“文化传承”,突出特征在于族群的参与以及参与者从中实现了自我教育与教化听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侗族大歌概说
第一节 原生的艺术形态
第二节 独特的传承模式
第二章 侗族大歌的人文历史
第一节 悠久历史
第二节 民俗土壤
第三节 文化形态
第四节 古籍记载
第三章 侗族大歌的内涵与魅功
第一节 文化内涵
第二节 音乐形态
第三节 演唱程序
第四章 侗族大歌的歌队与歌师
第一节 歌队
第二节 大歌的歌师
第三节 杰出录歌师
第五章 优秀的作品不朽的价值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节 声音大歌《嘎吉哟》
第三节 儿童大歌《小山羊》
第四节 叙事大歌《珠郎娘美》
第五节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统
第六章 侗族大歌的美学价值评估
第一节 高度的和谐美
第二节 人类审美理想的普同性
第七章 侗族大歌的濒危报告
第一节 变迁与危机
第二节 导致濒危的诸种因系
第八章 侗族大歌的保护与发展
第九章 国际国内学术权威对侗族大歌的评价精选
第一节 国际学者的评述
第二节 国内学者的评述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