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院重大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结项报告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12-14  作者: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课题组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课题系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年立项的重大A类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朝戈金、郎樱研究员共同主持完成,最终成果为声像资料2885件、图片资料9776张、文字资料约30879册。课题组主要成员有斯钦孟加、杨恩洪、刘亚虎、尹虎彬、苑利、汤晓青、吴英、任春生等。 

一、课题研究重点及意义

  (一)研究重点
  课题创立之初,指导思想是借鉴国外口头文学资料库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以资料蕴藏、分布调查为基础,尽力采录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力求建设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水准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本课题的重点为资料搜集,涵盖下述方面:
  1.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资料(神话、传说、史诗、叙事诗、歌谣、民间故事、谚语及其它口头语言艺术样式)的蕴藏及分布状况调查;重要民间艺人录音、录像资料的搜集;手抄本、记录本的搜集、复制;资料目录编制,撰写调查报告。
  2.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资料的调查和存储;中国少数民族古代文学作品及手抄本的搜集和复制:近、现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及手抄本的购置或复制。
  3.用数字化手段将上述资料转化为数据格式存储,同时收藏少量实物。
  总的来说,资料库的收藏,涉及“文类”(genre)20余种,如乌力格尔、古歌、叙事诗、民歌、传说、故事、谚语、祝词赞词、好来宝、萨满神歌等。涵盖13个省区: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广西、云南、贵州、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等。涵盖29个民族:蒙古族、藏族、满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土族、门巴族、壮族、苗族、侗族、傣族、瑶族、纳西族、黎族、傈僳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赫哲族及云南的摩梭人等。也涉及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蒙古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布里亚特、卡尔梅克、图瓦等国家和地区。
  (二)意义
  本课题的意义,概述如下:
  1.“音声文档”(以民间口头传统为主)的资料学建设,国内首创,国际上亦居于先进水平。
  2.该项目是为学科和民族文学研究所打好底子的基础性工作,属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这些学科以往的资料学建设基础相当薄弱。
  3.就政治意义而言,该库的建立,是我们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生动体现,具有倡导各民族彼此尊重、互相理解、和谐交流的作用,进而会对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对祖国的稳定和繁荣发展,产生长期的深远的影响。
  4.就学术和文化意义而言,该库的建设,具有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珍贵文化基因的作用;进而,具有倡导和推进文化多样性建设,建构和谐社会的意义。
  其中作为该库重点的“口头传统”资料的搜集和立档、研究,具有下述意义和作用:a)促进人们对于人类知识结构和评价体系的反思,矫正学界“重文献而轻口传”的传统偏见。b)促进中国人文学术本土化。本土传统的血脉,既存在于书写传统中,也存在于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口头传统当中,存在于当下的民俗生活当中。c)推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口头传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实践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就是为人类保存文化基因,为人类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民间口头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整体内容和人类共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题总结

  1.课题进行过程
  资料库课题的工作实施,可以简略概括为下述步骤:
  (1)人员分工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责任进一步落实到位。
  (2)购买基础设备,以启动资料摄录储存和数字化工作。
  (3)制定入库资料补贴办法。
  (4)制定入库资料登记表和入库手续及后续管理办法。
  (5)分批启动调研和搜集工作。
  (6)搭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数据库”软件系统。
  (7)启动“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项目,与该课题配套进行。
  2.一些应对性调整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课题在中国没有现成模式可资效仿,随着课题启动,一些问题随之出现。但是我们尽可能做出了应对性调整,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
  (1)批复经费数额与最初设计有差距,工作规模和成果数量适当缩小
  鉴于经费的限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压缩工作计划。我们缩减了硬件购置计划,压缩了差旅费支出,收缩了购买和复制资料的规模。总之,在所有的支出项目中,都贯彻了尽力节约的原则。
  (2)重质不重量,不贪大求全
  缩小规模后,明确一个方针:民间的口头艺术是汪洋大海,不可能穷尽。结合研究所的学术传统和长线发展战略,精心选取某些典范性的样式和文类,定向开展相对精细完整的普查、立档和采录、存储工作,不仅切合我们的能力以及可调动资源的规模,也较好地实现了创立资料库的宗旨。
  (3)建立开放体系,与各地机构共享资源
  仅靠我们一个课题组,乃至加上一个研究所所能够调动的资源,想要大规模地进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学的建设,既不现实,也不完全必要。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探索与各地的学术机构建立开放合作的模式,就是我们需要尝试推进的又一项工作。迄今,我们已经与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广西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草签了合作互惠协议,具体内容主要是资料共享。
  (4)启动田野研究基地建设,使得资料搜集向着科学、定向、深入的方向发展
  民间文化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单纯的资料搜集,只是完成了“样本采集”的工作。若要科学阐释文化事象,则需要对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进行描述。于是“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计划配套设立。这个举措具有多重效益:激发了地方政府和民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推动了地方上的文化建设;丰富了资料库的收藏;培养和锻炼了学术梯队;倡导了脚踏实地、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强化了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意识。
  (5)围绕资料库课题建设,配套资金和措施,推进学术研究工作
  不能把课题看成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应当与整个研究所的建设、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学科资料学的建设和学术队伍的建设结合起来,使资料库课题具有长久的效应,而不单是一个为期五年的资料搜集计划。我们把研究人员的出差、个人研究课题的设立和审批、资料工作的方向、乃至出国培训项目,统统纳入到全盘的考虑中。资料库项目的大盘,具有了某种“融资”的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其它项目的经费和“副产品”,也等于调动了更多的人员参与到资料库建设中来,这就扩大了资料来源的渠道和层次,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资料库课题的直接或间接调用资金早已超过了课题经费总额,其综合效益也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设计和预期。
  3.著作权和学术规范的说明
  作为资料数据搜集和存储项目,本课题符合有关知识产权和相关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也高度关注了“信息提供者”(infomant)的合法权益。在支付相关劳务费和误工补贴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的“财务内控制度”。对于信息采集者的权益也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资料的编目、存储和管理方面,参考了国际学术同行和类似机构的做法和惯例,符合学术规范。

 

 


三、主要阶段性成果

  本课题的阶段性工作,与研究类课题不同。阶段性成果,可以以几项资料工作为例说明:
  1.内蒙古扎鲁特“乌力格尔”专项采录
  设法回溯搜集和复制了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相关资料,采录和转录了27个故事,计有378小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演唱大师琶杰在1959年演唱的76小时的录音资料。另外还有2位早年移居蒙古国的艺人于1973年演唱的9部共92小时的录音资料,是我们从蒙古国得到的。大量的资料则是课题组亲自前往扎鲁特采录的。概括地说,这些资料的采录时间跨度从1959年到2005年,被采录的艺人最早的出生于1902年,最年轻的出生于1954年。时间跨度和年龄跨度都有半个世纪之久。本库在胡仁•乌力格尔的专项收藏上,不仅颇具规模,而且达到了相当的深度。直接采集的资料为:14位艺人的4l部作品,共有595小时的录音资料及96小时的录像资料。外加20小时的访谈资料和图像资料1500幅。
  仅2004年一年的采录工作成果就极为可观,通过下面的简表可以看到基本的数据:
项目 资料类型 数量 起止日期
首次田野调查 录音文本 6小时 2004年2月
 访谈文本 19小时
 图像文本 100幅
金巴扎木苏胡仁•乌力格尔演唱 录音文本 110小时 2004年5月中旬至6月初
 MD文本 80小时
 访谈文本 5小时
 民族志记录 152页
胡仁•乌力格尔演唱月 录音文本 251小时 2004年6月初至7月初
 录像文本 52小时
 访谈文本 42小时
 民族志记录 490页
 图像文本 600幅
在蒙古国转录胡仁•乌力格尔 录音文本 92小时 2004年7月初至8月初
胡仁•乌力格尔田野研究 录音文本 238小时 2004年8月初至11月中旬
 录像文本 55小时
 问卷调查 120页
 访谈文本 38小时
 民族志记录 469页
 图像文本 800幅
  2.资料库的阿合奇县收藏
  包括了从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陆续采录的各类资料,其中比较珍贵的是分别于1961年和1964年记录的史诗口述记录抄本。演唱者是表演大师居素甫•玛玛依,共有8部史诗“玛纳斯”记录稿,合计7020页。音频和视频资料超过100小时。其中,采录自不同时期的录音资料58小时,含19小时珍贵的艺人访谈资料。有录像和光盘介质的视频资料50小时,包括重要的演唱活动和其它仪式活动的记录等。以史诗演唱艺人档案建设为例,资料库收藏有48位玛纳斯奇的艺人档案,为学术研究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对阿合奇县柯族头传统材料的定向收集,是对民族文学所北方室的重点研究方向史诗《玛纳斯》的长期跟踪调查和研究的跟进和延续。由于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后续的建设见效快,收藏也容易形成规模和体系。
  2.四川美姑县彝族口头传统资料
  在大小凉山的腹地,美姑彝族地区的民间口头语言民俗保持着古老的毕摩经颂传统与地方性的151头传承特征,堪称是研究彝族口头论辩和史诗演述传统的一个特定文化空间。“克智”不仅是一种带有竞赛性和娱乐性的口头论辩活动,也是史诗演述的形式载体。它不仅造就了一批批崇尚口头艺术的辩才,也为一代代史诗演述人提供了天然的舞台,为史诗传统的世代相承拓展了广阔的文化空间。我们的资料搜集,就是在长期观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生态的基础上,设定民间文化传统的“取样”范围的。这样的资料学工作,既保证了采录文化事象的跨度和范围,又保证了有重点、有专攻的方针。美姑资料较好地体现了该库的资料采录方针,长期调研、深入采访、专业精神、综合眼光、严守规范等。美姑的资料,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实物等。

四、最终成果自我评价





料 资料类型 数量 合计 分类 涵盖民族 涉及地区
 光盘:CD、VCD、DVD、MP3 199张 2885件

 

3100小时 史诗
乌力格尔
叙事诗
民间歌谣
传说故事
谚语
祝词赞词
好来宝
萨满神歌
艺人访谈
演唱活动
民俗器物 格言
神话
作家文学
学术会议
民族史志
谜语
寓言
民间戏剧
本子故事
各类仪式
学科人物 满族
蒙古族
藏族
维吾尔族
柯尔克孜族
锡伯族
塔吉克族
土族
门巴族
壮族
苗族
侗族
傣族
瑶族
鄂温克族 达斡尔族
赫哲族
云南摩梭人
纳西族
※ ※  ※
以及周边相关国家和民族有;
日本
韩国
蒙古
吉尔吉斯斯坦
俄罗斯的
布里雅物
卡尔梅克
图瓦 内蒙古
新疆
西藏
青海
甘肃
四川
广西
云南
贵州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北京
 录像带:盒式带、DV 287盒     
 录音带:卡式带、MD 2387盒     



料 彩色、黑白图片 262张 9776张    
 数码图片 6964张     
 底片 2550张     



料 口承文本:文学原始记录文本 126本 约30879册    
 古代文献:木刻、石刻、手抄本 420本     
 田野记录:调查报告 20册     
 资料本、内部印刷品 313本     
 出版物:各民族文字图书 约3万册     
  1.自我评价:理论突破、方法创新、学术价值等
  (1)具有学术前瞻性
  该资料库课题的立项,不是为了申请大笔研究经费而“拟构”出来的学术话题,而是代表了国际前沿学术思考的、出自对学科建设的需要和国家的文化建设需要而设立的基础工程。只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这样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中,只有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只有在学界和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才能够立项实施。
  (2)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
  项目的实施,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原则。项目规模的设定,操作规程的确立,工作重心的定位,优先项目的遴选等,无不体现了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的方针。能够投入多少力量,能够做出多少事情,事先都有缜密的估量,推进中又时时根据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出局部调整,以使该课题得以顺利推进。
  (3)规章制度提供保证
  课题的内部工作条例和财务内控制度得以及时设立,为后面开展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课题组的成员和其他参与课题工作的人员,都了解课题的宗旨、特点和要求,以及各项财务规定,避免了混乱和节外生枝。特别应当提及的,是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我们根据田野工作多在边疆民族地区,交通不便,住宿差别大,支出项目中有特殊性等情况,经过充分讨论,设定了符合实际情况、便于操作和遵守、有利于推进课题进展、同时节约资金的制度。这个制度符合财务要求,且为课题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4)政治业务过硬
  课题的工作地点,多在边远民族地区。如何模范遵守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群众的情感和风俗习惯,尊重民族民间文化,成为课题组优先提出的要求。这些年来,尽管课题组足迹遍及13个省区,深入到29个少数民族民众当中,却没有引发一起不愉快的事件。课题组和参与课题的人员,经受住了考验,是一支政治上和业务上都过硬的队伍。
  2.有待改进之处
  最初设计课题时对于能够收藏资料数目的匡算,与实际得到的资料数目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资金支持的限度。第二,是资料采录收藏工作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如研究人员以往的调研资料是一项极为细致和复杂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料库”的初期设计中没有包括这部分的工作量;再如音视频资料的数字化工作在设备配置、编目检索方面都需要特殊的技术,需要我们对研究人员进行新的培训,需要配备必要的器材等。

五、社会评价


  课题立项建设的五年中,兄弟单位、国内外同行、社会各界和媒体,都对这个项目,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在学科基础建设方面,在提倡深入基层、倡导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方面,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方面,都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媒体有积极的评价,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在1999年课题组撰写立项报告时,我们的计划就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有31名人大代表顺势向全国人大联名提交议案,呼吁建立“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濒临消失的少数民族口承文学资源加以抢救”。随着立项的批准,  《人民日报》、新华社、  《解放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  《中国文化报》、  《中国民族报》、  《参考消息》和几大网站,共发表各类报道20余次,以“口头传统面临危机”和“保护民族文化基因”为焦点,报道了资料库立项的消息,并跟进报道了我们的学术理念及具体操作。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