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及港源MONO大山子798国际机构联合承办的“穿越千年的毕摩经颂:中国诺苏彝族宗教仪式生活专题展”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开展。
“他者”的文化
展览通过文字、图片、音声、实物、场景再现及多媒体互动信息,为今天生活在都市和校园里的人们,展开一片新的视野,以尊重多元文化的心,去了解“我”以外的“他者”以何种方式理解世界和怎样生存,了解源自远古、来自远山彝人的真实生活。
毕摩文化系彝族文化之本,学界认为,毕摩文化是以原生宗教和祖灵信仰为意识核心,以彝文经书为载体的,广泛存在于彝族民间的文化现象。它集成了彝族古代的语言、文字、哲学、历史、地理、天文、历法、民俗、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农学、技艺等内容。
彝谚有云:“硕诺毕波帕”(毕摩的源头在黄茅埂下)。美姑作为“毕摩之乡”,地处大小凉山彝区的腹心地带,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在诺苏彝族先民古侯、曲涅两大部族由滇入川的迁徙史路上,“林木莫古”(美姑的彝语地名,意为“中心地区”)就已成为凉山彝区的历史文化胜地,这里不仅留下了回响千年的史诗绝唱,更在毕摩大师阿苏拉则的盛名下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毕摩文化。彝族的哲学思想、历史地理、教育伦理、天文历法、文学艺术、风俗礼制、农艺医药等,通过毕摩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凉山这片古老而馥郁的土地上孕育成长,气韵生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创造力,流存着极其丰富的彝族文献典籍和口头传统,泽及百世后人。
学理的阐释
作为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宗教子项目”,展览立足于巴莫姊妹彝学小组长达15年的学术实践和田野研究,以中国彝族(诺苏支系)宗教信仰的文化生态为背景,从传承制度与地方知识、宗教仪式与民俗仪礼、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造型艺术与象征体系、仪式述例与个案解析等单元,将毕摩文化及其仪式传承的实证性研究结合到田野民族志的叙事阐释中,以期彰显一个古老民族独特的宗教实践和仪式生活及其对学术研究和知识产品的意义构型。
该展览旨在从宗教人类学和民俗文化学的双重视角叙述彝族宗教传统的“生活真型”(杨成志先生语),展示诺苏人文精神的“民俗表情”(钟敬文先生语),以民族志田野的纪实手法,集中反映诺苏彝族支系的毕摩文化与仪式传承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与发展等诸多问题,使山地仪式生活的田野研究与校园的民族志文化展示和谐地统一到学理化的叙事阐释中。在展览期间同时组织并实施系列人文学术讲座“中国彝族宗教文化传承”,在广度与深度上体现宗教学和民俗学科研与教学的实践性。
活态的民族文化遗产
毕摩文化通常以彝文经籍文献为载体形式,以仪式活动为行为表征。也就是说,毕摩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在书写文化与口头传统的交融与互动中完成的。山地彝族的仪式生活保留着人类群体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每一种仪式在彝族山民那里都有丰富的文化内含和重要的社会意义,其主题一向是对人类生命繁衍的讴歌,对族群生活理想的希冀。仪式上的文本演述具有激活族群记忆、动态传播知识、活跃社群交流、加强文化认同的特质;通过繁复的仪式程序和象征化的仪式行为,探求人的生存价值,掘进人的生活思考,提升人的精神高度。因此,毕摩文化及其宗教实践堪称是我国活形态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人类记忆”的生动载体。
对毕摩文化及其仪式传承的保护和研究关系到如何延续一个古老民族独特的认知方式、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民间智慧。适逢我国正在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历史契机,“穿越千年的毕摩经颂:中国诺苏彝族宗教仪式生活专题展”将延续至10月10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