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召开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25 作者:吴晓东
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回顾中国民族文学60年的历程以及展望民族文学的未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联合主办,由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8月15至17日在内蒙古通辽市内蒙古民族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书记孟庆海、所长朝戈金、副所长汤晓青,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院长文日焕、所长赵志忠、原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梁庭望、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王顶柱、副校长吉日木图,文学院院长白显鹏、副院长李明军、李晓辉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于15日上午9点开幕,开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赵志忠教授主持,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王顶柱致开幕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汤晓青、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教授以及新疆师范大学王佑夫教授作了发言,回顾了中国民族文学的发展历程。
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与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作了论文主题发言。朝戈金研究员首先论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等相关机构的成立及《民族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等杂志的创刊对民族文学建设的意义,同时分析了本学科在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学科应该有新的话题,新的问题意识。梁庭望教授的论文主题发言详细回顾了中国民族文学60年的发展历程,从文革前的工作重心、热门问题,到文革后一些机构的成立、学科的确立、“民族文学”概念的厘清,最后展望了民族文学研究的方向,指出将从个案研究进入到整体研究阶段。
15日下午到16日中午,大会进入分组讨论阶段,以下为各学者论文发言的主要观点摘要: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云峰在其论文发言《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杂剧之爱情婚姻剧研究》一文中提出,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元朝时期,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在爱情方面崇尚自然,束缚较少,当时的思想政治环境也比较宽松,这对封建礼教有极大的影响,对元杂剧之爱情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赵志忠教授在《民族文学六十年评述》的发言中回顾了60年来民族文学的发展,把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视为开拓奠基时期,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视为发展的三十年。在这一时期,民族作家异军突起,形成了阵容强大的作家群。民族文学研究也取得丰硕的成果,除了编写了单一的民族文学史外,还做了综合与比较的研究,并且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与创办了《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崔银河教授的《内蒙古电视剧三十年》在国内学术界第一次对内蒙古电视剧整体创作成就从影视美学、生命哲学、民族文艺学等视角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剖析了电视剧是如何将内蒙古地域特色化为诠释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并且升华为一种超越本民族的博爱意识。
广西民族大学陈丽琴教授的论文发言为《20世纪侗族作家长篇小说评述》,她评述了侗族1979年以来长篇小说创作在思想上与艺术上的成就与不足。
大连民族学院教授李晓峰在《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重大突破》一文的发言中指出新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突破是近年来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提出和相关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不再是其自己的事情,而是中国文学整体结构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多民族文学史观体现了一种国家视野和国家历史知识建构的诉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李艳梅副教授在《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统戏剧中的缺失》一文的发言中剖析了蒙古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个类别中唯独缺失传统戏剧的三个原因:1,戏剧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要出现晚一些;2,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方式难以促使戏剧产生;3,蒙古族未在戏剧方面进行自己特有的创作。
暨南大学中文系讲师闫秋红的发言为《论当代满族作家民族身份的认同》,在发言中她认为当代满族作家的民族身份认同并不源于外界政治与文化的挤压和排斥,而是源于作家自身的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是作家自觉的文化寻根与认祖归宗行为。其认同基本是与民族文化反思同步,他们在彰显民族属性与文化倾向的同时,反思历史上本民族的文化弱点和缺陷。
广西教育学院教师张淑云在论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现代转型》中介绍了广西80后女作家充分运用网络来进行写作的风貌,也介绍了走向理性自觉的瑶族女作家纪尘以及走向世界文化的壮族女作家罗小莹。
长春师范学院满族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吕萍的论文发言《满族说部刍议》介绍了满族说部的说唱形式、类型、抢救及其意义。
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讲师于宏在《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当代民族文学创作》一文的发言中选择了当代藏族文学为个案,具体论述了当代民族文学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发展状况和呈现出的一些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吴刚在《趋同存异——民族文学60年的发展》的论文发言中认为,“趋同存异”是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总体特征,也是未来文学的发展趋势。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从自然走向自觉,解放后,民族文学走向蓬勃发展。在60年的民族文学发展中,母语文学在个性发展中也形成了趋同现象,表现为反映的是民族生活、运用多种语言形式、使用多种现代手法。民族文学“趋同存异”将是一个长久的文学走向,即使在“世界文学”普遍联系的时代,民族文学个性也将是必备的文学要素。
辽宁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张佳生在其论文《论满族文学》的发言中指出,庞大的满族作家在中国文学的研究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强化思考满族文学的创作方向与方法以及加强对满族文学由古至今的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研究是促进满族文学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作家与评论家的直接交流无疑会成为一种推动满族文学发展的直接动力。这种看法同样适用于如何繁荣当代中国民族文学发展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芳在会上作了《子弟书称谓新探》的论文发言,指出子弟书是旗人入关后创制的说唱艺术,最初以“段”、“段儿”为名,仅在家庭、友朋宴乐时演出。后因词曲雅致广受喜爱,以“子弟书”之名声名远播。“子弟”一词代指旗人中无爵无职的年青一代,亦有票友走票不受酬劳之涵义;“书”则与“话”相对,谓演绎书中之事,内容多据流行小说、戏曲故事改编而来。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白显鹏教授在论文发言《论金朝初年“贰臣”文人词——以胡汉文化的碰撞对话为视角》中指出,金朝初年,宇文虚中、高士谈、吴激、蔡松年等身处胡汉文化碰撞漩涡的词人的词是北宋词风在北地的一种延续与变异,胡汉文化融合之初的碰撞给词人内心造成的巨大冲击给词风带来抑郁苍凉之感,而浑莽恢阔、质直开朗的北地文化给柔弱的词体带来了刚健清新的影响,这都使得此时期的词显示出不同于北宋词,也迥异于南宋词的“北派风貌”。
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教授何俊杰的论文《从概念界定到民族文学研究》指出了民族文学不单是民族的,也不单是文学的,它是民族与文学统一系统内部的有机融合。民族文学概念阐释的主要分歧恰是由于对二者关注视角不同和程度不同所造成的。正确理解少数民族文学,需要把文艺学与民族学理论系统结合起来才能奏效。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教师郝青云作了题为《清代驻藏蒙古大臣的汉文创作与民族文化交流》的发言,介绍了康熙年间驻藏蒙古族大臣的汉文文学创作,这些作品描述了西藏地区的政治局势、风土人情,反映了清代西部边疆地区的民族关系,表达效忠朝廷、江山一统的治国思想,同时也展现了他们深厚的汉文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于东新教授的论文发言《论金代完颜皇族词——以胡汉文化融合进程为中心》指出,胡汉文化融合是推动金词词风嬗变的原动力,致使金词经历了由雄健踔厉到典雅华美,再到简淡萧散的演变过程。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副教授高红梅作了题为《蒙古民俗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的发言,从杂剧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艺术表现形式、语言等几个方面剖析了蒙古民俗文化对元杂剧的深刻影响。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副教授佟斯琴的论文《浅谈游牧文化的凝聚——蒙古史诗》指出,蒙古史诗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凝聚点,集大成,宗教至上的民族心理是英雄史诗产生发展的驱动力,价值取向、英雄崇拜是英雄史诗产生发展的客观基础。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包晓华副教授的论文发言《试论蒙古族文化对元杂剧审美风格的影响》从三个方面对蒙古族文化对元杂剧审美风格的影响作了分析:1,由典雅韵致之美转向通俗晓畅、质朴自然之美。2,由含蓄委婉之美转向曲尽人情,酣畅淋漓之美。3,又阴柔之美转向雄健阳刚、壮逸遒劲之美。
在两天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就民族文学的诸多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讨论,总结了60年来的成就与不足,并展望了民族文学的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