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2004)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1  作者:刘大先

  2004年11月12日至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在成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举行。围绕“中国少数民族当代作家文学的理论建设”的中心问题,与会的30多位专家、学者、作家、研究人员就中国多民族文学历史发展、批评现状、未来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激烈而又友好的交流和争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学者包明德、关纪新、汤晓青、周翔、刘大先等人参加了会议并发言。四川大学曹顺庆、徐新建、毛迅、毛建华、黎风,西南民族大学徐其超、罗庆春,四川师范大学唐小林,暨南大学姚新勇,集美大学夏敏,青海民族学院马有义,厦门大学彭兆荣,湖南科技大学潘年英,广西民族学院陆卓宁、张泽忠,云南民族学院马绍玺,中央民族大学赵志忠,作家阿来、栗原小荻、白郎、冉云飞等都做了发言和交流。

  两天会议的紧张进程中,学者们具体讨论了三个大的方面的问题:一、概念、现状与批评。文学批评: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既往批评方式的得失探讨;文学概念:“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重新认识与把握;文学现状:多民族社会及民族文化裂变形势下的民族文学命运。包明德首先在引言中提出了当代文学研究的缺失以及汉族文学与其它民族文学之间交融共生的关系。关纪新回顾了民族文学研究发展的历史,然后着重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目前存在的5点缺失,提请学者们注意,那就是:少数民族文学独特的批评框架和话语系统的匮乏,多重知识结构的融会贯通,批评范本的缺失,感情灌注与身份基点的迷惘,与外来理论对接的不足。曹顺庆勾勒了西方话语、汉文化话语、精英话语三重霸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强调了多民族文学概念提出的重要性。彭兆荣从自身人类学的角度,引入了“第四世界”的概念。徐新建从族性与主体、国家和社群等方面探讨了民族文学多种解读的可能。汤晓青列举了北方民族文学刊物发展的现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建议。罗庆春则从自己彝族的民族身份出发,强调的母语文化熏陶的重要和双语写作的策略。在讨论中,阿来关于语言的公共性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作家、时代与使命。作家身份:多民族文学会通中的民族作家“身份”;文化使命:经济发展时代民族作家的文化使命。毛迅提出少数民族文学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乖离现象,主张回到母语,引起很大争议。周翔引入了“第三空间”观念,是对民族作家身份的一次开拓,马绍玺提出不应该再简单地把民族本土文化视为一种实体性存在,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关系性存在”,因此要倡导一种有意义的他者观,这和刘大先后来提出的多民族文学的“主体间性”的观念不谋而合。夏敏则更多强调了人性中共通的东西,认为身份的自觉越来越指向“我”而不是“我们”。姚新勇认为这些讨论解决了他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引入后殖民批评话语的困惑。关于文化使命,陆卓宁、白郎等人不约而同地强调了知识分子的记录、承担精神。

  三、理论、比较与兼容。全球语境:世界少数民族文学与后殖民批评;兼容共创:21世纪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发展走向。全球化语境是每位学者都预设的理论前提,徐其超梳理了全球化的概念,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点。冉云飞则以激进的姿态表示应该放弃狭隘的原教旨主义,欢呼全球化的到来。李晓峰在探讨21世纪多民族文学走向的时候认为必然是走向和而不同的兼容共创。

  这次会议体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一、与会人员来自不同的学科,除了传统的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之外,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学的学者的介入,显示出多民族文学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空间。二、跨学科新的方法论的引入不仅更新了既有的知识系统,也昭示着多民族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边缘地位与重要意义日趋为人们所认识到。作家们在各自关注的议题下,或纵横驰驱或深度开凿,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达到畅所欲言、坦诚论争的功效,在讨论时时崩现出思想的火花。三、这次会议以圆桌的形式让学者们的思想观点得以近距离地交锋碰撞,在脑力激荡的旋风中使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许多原本隐而不显或模糊混乱的观念得到了矫正和开拓,整个论坛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意识、思辨深度、情感力量是一般学术会议少见的。

  另一方面,本届论坛也存在着需要增进的地方,如同汤晓青、关纪新这些长期持续观察多民族文学研究现状的学者所指出的,本次论坛在多民族文学观念的确立、方法论的深入探讨、学科视野的拓展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推进,但是对于各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当下现状缺少一个较为具体和详细的描述,因为毕竟多民族文学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对于当前多民族文学发展的关怀。不过,本次论坛所提出的问题和意识到的问题已经为今后的多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可堪借鉴的起点,在后来的论坛中这些问题必然会得到修正和更深入探究。随着愈来愈多学者的加盟,相信多民族文学研究必将走向更加开阔和繁荣的局面。
 

文章来源:本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