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创世神话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30  作者:朱刚
  2008年10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创世神话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荷兰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5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和专业领域,就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创世神话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展开:1)中国创世神话的研究史回顾与反思;2)中国创世神话的多样性与分类问题;3)中国创世神话研究的新材料与新领域。以下按照会议流程及个人发言情况,择要述之。
  会议开幕式由会议主办方代表,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朝戈金主持。他简单介绍了会议的缘起及学术初衷:作为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项目,本次会议是民族文学所与荷兰莱顿大学前期合作(英雄史诗)的延伸,体现了民族文学所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推动学科发展的研究思路。会议目的在于,通过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使不同的理论观点得以正面交锋,以此促进神话学界在某些问题上的思考,为学术研究乃至文学创作提供灵感,同时推动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之后,会议合作方代表荷兰莱顿大学米尼克·希珀(Mineke Schipper)教授以及中国神话协会会长叶舒宪教授,也就项目的合作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开幕式后,主题发言随即展开。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创世神话研究

  荷兰莱顿大学教授米尼克·希珀首先发言,题为《创世和起源神话中的人类之始:比较研究一例》(Beginnings of Humanity in Creation and Origin Myths: A Comparative Approach)。通过世界范围内神话的比较研究,希珀归纳出神话学的三个基本命题:造神、造人、创造宇宙。她认为神话是一种人类对于安全感的文化表达;创世意味着秩序,与黑暗或虚无相对。她试图解决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创世和起源神话为何和如何为这个星球上的第一个人的生活创造条件?希珀的研究理路为跨文化比较研究,强调两种角度即远距阅读(distant reading)及近距阅读(close reading)的界分,致力于通过不同文化和传统的比较发掘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或共通性。而对于那些共享的文化要素,她认为可能是人的流动所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舒宪的发言《从女娲到女蛙--中国的蛙神创世神话及信仰背景》,提出了"第四重证明"的观点。他认为,视觉意象可以构成除去文字、考古物、口传资料以外的第四重证据,通过它可以看出先民的神话世界观。所以,要解读中国史前艺术中的蛙人形象,最好的途径不在于纯文献上的探讨,而是诉诸出土和传世的各种蛙人实物图像,并且尽可能地还原出其形而下的谱系的历史。他将图像叙事和文字叙事联系成为同一种神话信仰传统的不同表达方式,在宏观的纵深视野中重新解读了少数民族的蛙神创世神话,并将其视为史前图像叙事的蛙神神话信仰在后代口传和文本中的遗留形式。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教授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在题为《苗族和彝族创世史诗中的环境观念》(Perspectives on the Environment in Miao and Yi Creation Epics)的发言中,将"生态文学"(eco-literature, green literature)及"民族志诗学"(ethnopoetics)的方法用于西南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研究。他认为,苗族和彝族创世史诗中对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描写十分详细。这种对于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将两种看待自然的观念同时囊括:"自然多元主义"(multi-naturalism),以及"文化多元主义"(multi-culturalism)。前者认为人类与动植物是同一的,后者将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这两种观念在其他民族的创世史诗中同样可以找到。

  中国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刘亚虎的论文《中华民族创世神话的典型型式及人文精神》,先通过追溯先秦至汉古籍中有关创世神话的记载,总结出中国创世神话的三种典型形式;然后,结合活形态的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对这三种形式的叙事展开具体分析,对这些形式萌生的生活基础、人们创造这些型式的深层心理动机以及它们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进行了探讨。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那木吉拉主张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神话。在题为《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与日本不死水神话比较研究》的论文中,通过疏理蒙古、哈萨克等民族和日本民族不死水神话,他发现,不死水神话在阿尔泰语系蒙古、突厥语民族和日本、朝鲜等诸民族中均有传承,而且以上民族的神话之间存在着相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故事类型学和母题比较的方法,他对各族不死水神话的异同进行了总结,勾勒出同类型神话的产生及发展变异的轨迹。
  作为长期从事洪水神话研究的学者,华中师范大学陈建宪教授的论文《台湾原住民洪水再殖型神话的母题分析》,将学术视野扩展到了台湾原住民。他认为,通过对故事中可变母题和不可变母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这些故事在地理上可构成一定的故事圈,而且故事圈之间有交叉,进而形成故事层。通过对台湾原住民洪水神话中的可变母题和不可变母题之间的链接方式进行分析,运用语言学和考古学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描绘出洪水神话的具体分布。
  台湾东吴大学鹿忆鹿教授题为《文化起源神话--试论台湾原住民的火种神话》的发言,在话题上可以视作陈建宪关于洪水神话的延续。鹿忆鹿认为,在取得火种这一母题层面,台湾原住民神话中关于取火方式的叙述在亚洲范围内具有独特性。与其它南岛民族不同,台湾原住民火种神话很少见到火种藏于身体的情节,而多见于鸟类取火的母题。同时,台湾原住民取火神话又常与洪水神话相结合,并非人类起源或宇宙起源神话的一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博士后王宪昭的论文《中国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分类问题探析》,对既往利用西方类型学方法划分中国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创世神话应该是以解释天地起源和万物起源为主的神话,在其分类上必须采用同一个标准。应该利用母题数据对中国少数民族创世神话进行逐级分解和多维坐标定位,解决同类神话的类型体系的合理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副研究员吴晓东的发言分为两部分。首先,他论述了《盘古神话:开辟天地还是三皇起源》一文的主要观点,即《三五历纪》与《五运历年记》里的盘古神话原本不是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而是一则关于天、地、人三皇起源的神话。后来将其视为盘古开辟天地的神话,皆为人们对这则神话的误读。因为盘古神话并非盘古开天辟地神话,那么将其他开辟天地的神话与之比较来寻找其源头自然是没有意义的。发言结束后,吴晓东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苗族"吃牯脏"的节日记实进行了展示,利用活形态的一手材料图解了创世神话在苗族具体的仪式活动中存在状态。

  神话学史的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杨利慧教授的《反全球化与中国神话的重构:电视系列剧<哪吒传奇>研究》,对神话在当代语境中的重塑问题进行了讨论。她认为,中国的神话研究多集中于古典神话或神话在少数民族中的口头传承,而在另一方面,即当前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大众传媒如何展示和重现中国神话方面则存在着缺失。她的文章以《哪吒传奇》为例,探讨了传媒对于神话的利用和重现,以及中国神话正在经历何样的变迁,变化的原因何在等具体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户晓辉研究员对神话学研究中,只顾具体研究不问基本问题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从事创世神话的搜集和研究,必须要搞清创世神话的概念,而不能将其当作不证自明的前提。其文《卡西尔与神话的批判现象学》,主张利用批判现象学纠正用神话的经验研究或发生学研究取代神话本质研究的做法,并通过把神话还原到自身,使一个作为本源经验形式的纯粹神话现象的世界展现出来,由此为神话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点。
  北京大学陈连山副教授的文章《鲧、禹神话研究中的"捞泥造陆"说献疑》,考察了鲧、禹神话研究中影响很大的"捞泥造陆"说的形成过程、各家的论证根据,并提出评论。根据陈连山的总结,自日本学者大林太良提出鲧神话的原型系捞泥造陆型神话后,鲧、禹神话原型的构拟研究出现了转折。作为此派学说的代表,胡万川的假说颇为有力,却也存在很多缺陷,陈连山对于这些缺陷一一给予了剖析。
  台湾政治大学高莉芬教授的论文《重返创世纪:楚帛书与中国创世研究》,利用晚近出土的考古学证据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对中国创世神话的结构类型、神话思维模式及其宇宙论进行了重新审视。同时,该文也从"秩序"的角度探讨《楚帛书》中的创世论及宇宙观,指出了创世神话研究的新方向。高莉芬的论文与前述发言形成了呼应,如在创世神话的概念上与户晓辉形成对话,在"原水"的问题上与陈连山互补,在"原型"的问题上与吕微形成回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韩国学者林炳僖的论文《中韩创世神话初探》,认为韩国创世神话之所以没有文献记载,是因为它们都是由巫师口传的,至今仍在韩国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一定作用。在韩国,巫师口传的故事叫"巫歌"、"神歌"、"巫俗神话"、"本puli"等等。"本"的意思是"根本", "puli"是"解释"的意思,即"说明根本的事"。因此,"本puli"就是具有韩国本土特色的创世神话,它们和盘古神话、女娲神话等有着类似的可比因素。尽管韩国没有发现文献记载的创世神话问题,但仍可从口传角度比较中韩创世神话。

  中国典籍神话

  山西大学文学院刘毓庆教授的论文《太行太岳神话系统与中国文化精神》,提出中国上古神话的两个系统:以鸟兽为主体的昆仑神话系统,以英雄为主体的太行太岳神话系统。太行太岳神话系统包括了中国神话最精粹的内容,渗透着民族童年的经验与感受,体现出了植根于山岳之中的文化特有的品格。这一文化精神在历史的流变中,分流为"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两个系统,这两种文化在历史中互渗、互补,彼此消长,绘出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曲线。
  台湾辅仁大学钟宗宪教授的文章《女娲伏羲神话的创世思维刍议》,破题线索也是《楚帛书》的文献记载。他认为,创世神话具有较强的哲学倾向。通过探寻创世神话叙述层面之后所隐藏的神话流变脉络,可以看出其中的思维方式可能都来自于阴阳生成的繁衍观念。从相关记载来看,女娲应该是与土地有关的创世女神,伏羲则是天气与天象气候有关的创世男神。《楚帛书》记载的女娲、伏羲生四神,汉画像石中的女娲、伏羲交尾,其思维意义即为阴阳交泰、化育万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刘宗迪副研究员对上古神话与上古天文学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考证,其文《九重天:佛典神话宇宙观与中国神话宇宙观之比较》立意在于通过创世神话的研究解释时空秩序的由来。在比较印度须弥山神话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七衡六间图和《山海经》中的七对日月出入之山图式的基础上,刘宗迪揭示了印度须弥山神话的天文学渊源,同时他指出,华夏世界和印度世界对于宇宙观的想象具有同构关系。
  北京语言大学黄悦博士的《<淮南子>创世神话研究》,对创世神话在民族文化和心理结构中的基础性地位及其在不同的群体中的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她认为,创世神话就是前现代社会世界观的基础,其本质皆出于现有认识和需要对远古的追溯性假说。由于人类早期经历和思维结构的一致性,世界各地的早期创世神话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在此过程中,各个族群的特征往往表现为对特定符号的个性化选择。但是,在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书面文献的记载中,创世神话往往是出于现实目的积极选择的结果。
  在为期两天的交流和讨论中,由于话题相对集中和具体,与会学者就创世神话中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深入而有效的对话,有力地推动了神话学的理论思考。借用叶舒宪教授的说法,本次会议正如神话学的一次集中"会诊",不同背景和本领的"医者",就创世神话中的"疑难杂症"充分交换了意见,既解决了具体问题,又极大地推进了各人的认识。从长远来说,此次会议无疑会成为中国神话学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