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新疆《江格尔》史诗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09-15  作者:吴志华

  
   
 
  人民网新疆乌鲁木齐9月12日电 记者吴志华报道:中国新疆《江格尔》史诗国际学术研讨会9月11日至12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

  这是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后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性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德国、日本和哈萨克斯坦的50余名专学和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他们就《江格尔》史诗的搜集、整理和保护,《江格尔》史诗的流传和变异,《江格尔》的文本研究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讨。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传部副部长和宜明在会上指出,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大量优美、通俗和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这些从史前时期就流传在蒙古族人民中间的民间口头文学,至今还保持着它特有的艺术魅力。长篇叙事长诗《江格尔》就是蒙古族人民数百部英雄史诗中的一部,它是这类题材中篇幅最长、容量最大、艺术表现力最强的代表,是中短篇英雄长诗直接发展的结果,并且在蒙古族人民中代代相传,不断完善。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刘宾说,《江格尔》史诗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主要流传于中国、蒙古和俄罗斯三国的卫拉特蒙古族人中。我国是《江格尔》的故乡。1802年至1803年间,德国旅行家贝尔格曼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卡尔梅克人中发现、记录并发表了《江格尔》两部长诗的转述本。200多年来,《江格尔》的学术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专题研究领域。我国也从新疆地区的卫拉特蒙古族人当中搜集出版了70余部长诗的近200个异文,出版有关《江格尔》的资料本、文学读本、科学版本和翻译本近60卷,为我国的《江格尔》研究提供了丰富扎实的基础。他强调,目前中国掀起了保护《江格尔》口头传唱传统的热潮,各地纷纷拿出具体的方案,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江格尔》史诗的传统。这次各国学者面对面地学术交流并实地考察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的《江格尔》史诗的传承情况,必将进一定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朝戈金研究员在讲话中说,《江格尔》的研究历时200多年,以往的热集、整理、介绍、翻译、出版和研究的成果众多,使《江格尔》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族群、地域和国界,真正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精神财富。他指出,《江格尔》又是活的形态的,迄今为止仍然以口头说唱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和传播,这就为解决研究史诗中的许多难题提供了可资长期观察和跟踪研究的样本。通过对《江格尔》的深入探讨问题,我们应当能够对国际史诗学界提供我们独特的理论思考和应有的学术贡献。

  国际史诗研究学会会长、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卡尔·赖西尔,俄罗斯卡尔梅克大学语言文学院院长哈布诺娃和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院院长散普勒丁德甫等也在会上发言,介绍了他们对《江格尔》史诗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

  这次《江格尔》史诗国际研讨会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完)
 

文章来源:人民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