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俗研究的行为视角
迈克尔·欧文·琼斯教授访谈录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29  作者:琼斯 (Michael Owen Jones) 朝戈金 巴...

访谈对象:迈克尔·欧文·琼斯(Michael Owen Jones)
访 谈 者:朝戈金  巴莫曲布嫫
访谈时间:2005年2月16日下午2:56至5:05
访谈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1107室

【访谈纪要】应中国民俗学会的邀请,美国民俗学会现任会长迈克尔·欧文·琼斯(Michael Owen Jones)教授于今年2月来京参加“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表。会议结束后,应《民间文化论坛》山民先生的热情邀约,琼斯教授愉快地接受了本次访谈,先后就无形民俗与有形民俗、民俗学核心术语的定义、民俗学的学科定位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还特地以自己40年来的田野工作为基础,结合具体的个案研究,阐释了民俗学教学与研究中田野方法论与认识论,其中他与美国民俗学家罗伯特·乔治斯(Robert A. Georges)共同阐释的一个核心命题“作为行为的民俗”(Folklore as Behavior),拓宽了我们对当代美国民俗学研究领域的了解。在整理访谈录音的过程中,发现还有一些术语阐释和相关信息需要补充,因此我们通过电子函件提出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向琼斯教授的回复。故而,以下访谈内容根据面对面访谈(face to face interview)的录音与电子信函访谈(email interview)的文本整理而成。由于篇幅有限,访谈的前后内容及其间例举的案例分析都有大量删节,仅作“行为视角”(Behavioral Perspective)及其叙事分析模型的基本归总;电子信函访谈则与相关信息一道作为本次访谈的一个附录。专此说明。

【学者简介】

迈克尔·欧文·琼斯(Michael Owen Jone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世界艺术与文化系教授,学术领域涉及民间艺术和审美、民间医药、地方宗教、饮食习俗和象征、应用民俗学、民俗电影和摄影、职业传承及组织象征等。琼斯教授1968年获民俗学与美国研究博士学位后一直在加州大学执教;曾先后获得美国国家人文学术基金、斯卡格斯基金、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国家卫生总署的项目资助;历任加利福尼亚民俗学会主席、美国民俗学会董事会主席、加利福尼亚人文理事会主席等职,现任美国民俗学会(AFS)主席。此外,他还兼任伍德罗·威尔逊国家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美国民俗学会、芬兰科学院、美国应用人类学会的学术委员;密西西比大学出版社《民间艺术和艺术家》书系(已出版22卷)总编辑。1996年至2001年,琼斯教授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资助下组织创建了美国民间医学资料在线网站(www.folkmed.ucla.edu),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界对民间医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化;近年来,琼斯教授又在美国补偿与替代医学中心的支持下组织了一项关于植物在外国移民医疗中发挥作用的大型调查和数字化工程,进一步加深了学界对民间医学的认识。 琼斯教授著作等身,迄今已发表230种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组织的象征符号研究》(Studying Organizational Symbolism,1996),《民俗学导论》(Folkloristics: An Introduction,1995,合著),《探索民间艺术》(Exploring Folk Art, 1987,1991再版), 《人研究人:田野工作中的人的因素》(People Studying People: The Human Element in Fieldwork,1980, 合著),《坎伯兰郡的工匠:传统与创造》(Craftsman of the Cumberlands: Tradition and Creativity, 1989),《手工艺品及其制作者》(The Handmade Object and Its Maker,1975),《信仰疗法如何起作用》(Why Faith Healing? 1972);主编或合编的学术著作有《民俗的应用》(Putting Folklore to Use, 1994),《卡勒瓦拉的世界》(The World of the Kalevala,1987),《饮食习俗与食物习惯》(Foodways and Eating Habits,1981),《组织内部》(Inside Organizations)等。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博士(民俗学)、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主任、博士导师;《民族文学研究》、《民间文化论坛》、《中国文学年鉴》、《口头传统》(美国)编委;国际民俗学组织(FF)通讯会员。

巴莫曲布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博士(民俗学)、理论室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国际民俗学组织(FF)通讯会员。

 

       朝戈金:(以下简称“朝”) 琼斯教授,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又见面了,欢迎你来到我们研究所。你一周的访华日程可谓非常紧张,能抽出时间接受《民间文化论坛》的专访,我作为该刊的编委,同时也算是你的同道,应当首先向你表示感谢! [1] 

       迈克尔·欧文·琼斯:(以下简称“琼斯”) 我也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来看看。巴莫博士在会上向我转达了王山民先生的约请,能通过《民间文化论坛》与中国民俗学界的朋友和读者有更多的交流,也是此行中国的一个意外收获了……

       巴莫曲布嫫(以下简称“巴莫”):你到北京之前,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民俗博物馆网站和北大的《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对你的学术研究和著作成果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还是你主谈吧。

       朝:我想中国从事民俗学研究的人对加州大学都不陌生,因为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教授就在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洛杉矶分校(UCLA)的民俗学教育我们了解甚少,你就谈谈你个人的教学和研究情况吧。

       琼斯:我一直在UCLA担任民俗学教授。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我先后开设了15门课程,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上不同的课程,比如有民俗学理论与方法论、民俗学的田野工作、民间文化中的组织与象征、饮食习俗与象征、影视与民俗……。就影视与民俗这门课程而言,与其说是讲授如何拍摄和制作民俗影视,毋宁说我是通过影视资料给学生们讲解民俗研究中的语境、视野和方法,分析叙事与口头表演┄,当然也包括如何通过影视手段传达和再现民俗生活,这些年我搜藏了45种民俗学影视资料,在课堂上放映,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另外,还有应用民俗学课程,比如怎样将民俗学的视野应用到博物馆学___,还有地方宗教、民间医学、民间信仰与宗教┄。眼下我能想起来就是这些课程……

       朝:15门课程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你的教学领域很广,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涉及,羡慕呀!

       琼斯:我在加拿大西部、阿帕拉契山区、大平原和南加州进行过田野工作,发表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围绕民间艺术、民间医学、民间信仰、地方宗教、组织与象征、饮食民俗、田野作业等问题……

       朝:我在UCLA的网站上查到了你的个人信息,才知你也是从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系毕业的,那里可是北美的民俗学重镇。你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都基本上是在美国南部进行的┄。这一南一北之间的学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琼斯:我想┄北美民俗学的影响与印第安纳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高校的民俗学教育是直接关联的,至少部分的原因在于他们培养了许多研究生,至今依然还有不少专修民俗学的在校研究生,而且目前全美“硕果仅存”的民俗学系也是在印大。你们可能也知道,这与加州大学的情况是不同的┄,邓迪斯那里也只招收民俗学的硕士研究生;而我们系与民俗学相关的博士学位主要是“文化与表演”。

       朝:高校民俗学教育确实关系到学科制度化问题。中国也是如此,前些年学者们都在为民俗学的学科危机担忧,不过┄这几年情况似乎有了好转,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先后设立了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的专业,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些年我们的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比较关注北美的三大民俗学理论流派,如“口头程式理论”(The Formulaic Theory)、“表演理论”(The Theory of Performance)和“民族志诗学”(Ethnopoetics) ┄,翻译和介绍了相关的理论成果,对米尔曼·帕里(Milman Parry)、阿尔伯特·洛德(Albert B. Lord)和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格雷戈里·纳吉(Gregory Nagy) 等教授更为熟悉一些。

       琼斯:看来,你们熟悉的美国学者也不少┄。这里,我要提到的人就是罗伯特·乔治斯(Robert A. Georges) [2],他也是我们学校的民俗学教授,现在已经退休了。就叙事研究而言,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乔治斯的方法论与鲍曼有所不同,他从“作为行为的民俗”这一新的视野上挑战了几代学者的固有观念,拓宽并深化了民俗学这一学科的理论思考。鲍曼提出的学术命题是“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而乔治斯研究的则是“作为行为的叙事”(narrating as behavior),他关注的焦点在于“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为视角”( behavioral perspective)┄

       \朝:这种“行为视角”对我们来说到是蛮新鲜的。我想,它既然是一种研究的视角,也就构成了一种研究方法。我们过去不太了解,请你就这个话题多谈谈。

       琼斯:显然,从意涵与论域上讲,“行为”比“表演”更宽泛。其实,早在1969年,乔治斯就在《美国民俗》学刊上发表了一篇创见性的文章,就此为后来美国的相关研究开拓了长期发展的学术空间──文章题目叫《走向故事讲述事件的理解》(Georges 1969)──。其中关于“叙述观念”(conception of narrating)及其阐释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命题,那就是“故事生成于叙述过程之中”。换句话说,故事不是由“一”故事组成的,也不仅仅是由语词的记录〈纸张或录音机〉、转写和再现组成的。叙述本身不仅仅只是涉及口-头-的(ver-bal)交流,同时还有许多身势学(kinesics) [3]、副语言学[4](paralinguistics)  和语调(intonation)[5] 〈等因素〉卷入到了叙述行为的过程之中……

       朝:哦,原来是这样。这些前期研究以前我们都不太了解。“事件”作为叙事研究的一个观察维度或理解维度,乔治斯教授在1969年就已经提出来了?那确实比我们了解到的要早许多年。

       琼斯:那么,这里我们可以稍作比较:鲍曼在其《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一文中使用了“文本”(text)这个术语,并着重对“文本”进行分析,认为表演者对故事的改动极大地依赖于受众的反应(Bauman 1975) [6]。这与乔治斯的“叙述观念”是不同的┄。因为典型的表演研究是以预设(a priori assumption)的文本或故事为基点的,但这样的故事或文本不是生成的,也不是行为的,没有更多地关注到在即时性的交流过程中,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境和独特的场合下谁在叙述,又在向谁叙述,或是与谁叙述这一系列相辅相成的过程,而乔治斯认为“过程”才是“故事”生成的基础。他强调的是叙述的生成性质,也就是说,在行为过程中生成的所有要素都被含括在我们的描述中之后,才能被称作“故事”或“故事讲述”,这就不仅仅只是“口-头-的”语词,还有身势与副语言的诸多要素,还有谁和谁卷入了叙述行为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结果……故事不可能仅仅只是捕捉到纸张或是录音机上的言语,因此相关的阐释也就不能仅仅只是参照“文本”,应对整个的过程进行深细的描述,尽量注意再现故事的生成过程,也就是乔治斯所说的整体分析(a holistic approach)

       \巴莫:看来,我们对美国的相关学术史还是缺乏整体观照,比如对“副语言学”和“身势学”的注意,我也是从法因(Elizabeth C. Fine)的著作中读到一些信息才开始查找相关的语言学资料,但却错过了乔治斯的行为研究,绕了一个大圈子。我记得法因说,身势语或副语言的这些特征是通向理解表演作为情境化的行为并在情境之内呈递相关语境的有意义的参证(Fine 1984)。

       朝:是的,藏族史诗歌手在演唱中就有非常丰富的手势。而在我们的文本记录和相关的学术阐释中,几乎是不见任何副语言或通过身体动作和手势来表达意义的特征,也就是你说的身势语和副语言的那些要素。我们所近来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

       琼斯:我想强调的一个问题是,乔治斯始终将叙述或故事讲述当作一种“生成过程”(generative process)来进行研究,其间也为民俗研究的行为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巴莫:看来乔治斯与鲍曼都有很深的语言学造诣。我在想这里的“生成”是不是与乔姆斯基(Chomsky Noam)的转换生成语法多少有些关系?我们对语言学一直都不够重视┄
 
      \朝:那么,怎样理解这样一种“生成过程”呢?

       琼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现在我坐在这个办公室里对你们两位“叙述”,我是说的此时、此刻、此地[笑],在一个特定的场合到底都发生了什么?现在,我坐在你们两位中国学者的对面接受你们的访谈[向后仰身],要回答你们关于美国民俗学的一些复杂问题,有些问题是相当有策-略-性-的[朝笑] ,还有一个日本技术产品Sony录音机[都笑了]……或许不久我们的“访谈”就要成为“故事”出现在你们的刊物上,而这其间的叙述过程就是“我们的故事”的生成过程,也就是“文本”的生成性所在。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我现在叙述的是我个人的经历──是的,我可以跟你们讲我个人的“故事”──比如,我在学校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民俗学课程都发生了什么;或是,再换一种语境┄,如果我们明天早上在建国饭店我的房间里闲聊,也许还有第三方出现┄,某个人也在那里……叙述事件的生成过程就完全不同了,也就会出现不-同-的叙述,我所叙述的内容也就肯定跟今天对你们讲的有所不同了[笑]。这就是乔治斯所重视的“讯息的生成”。

       朝:在乔治斯教授的行为研究模型中──我理解是一种模型(model)──,对于叙述事件的分析、故事生成过程的分析,还有什么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环节呢?

    琼斯:与乔治斯的叙述观念相关的关键问题还有故事讲述中的“离-题”(di-gre-ssions),还有叙述过程中的“插-叙”(a-si-des),这些都是行为方法中的重要分析视点。举例来说,我们总是认为故事是由某些要素构-成-的,比如,一个人正在讲述一个故事,他的叙述有时往往会离开故事主线去作解释;又比如,我们常常会听到故事讲述人问听众:“明白了吗?” [皱眉] “你知道……”[展眉]乔治斯曾经记录了一次故事讲述中反复出现的“离题”,在我们合写那本书里就有案例分析 [7]……乔治斯的主要论点是,“离题”这样的环节传达着许多意义,他统称为“叙述事件”。作为结果,“离题”和“插叙”牵涉到谁在叙述,谁卷入了叙述,还~有~叙述者怎样感知(perceive)听众是否明白或理解他的讲述,或者他在向谁讲述___。

       \巴莫:迈克这里用的词汇好像都是语言学方面的专业术语。[转向琼斯]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怎么分析“离题”吗?

       琼斯:是的,我有许多案例! 我出了一本专论,标题叫《研究组织的象征》(Jones 1996),我已经给你了,就是那本蓝色的小书。其中我引述了温迪·西泽(Caesar 1975)的研究案例──她记录了费~城还是底~特~律交响乐团的乐队成员所讲述的故事──。我分析这些故事,主要是为了运用乔治斯的行为视角和叙述研究的分析模型去处理“组织的象征”(organizational symbolism)问题。从“离题”的角度而言,在她记录的故事叙述中就占了45%的比例。

       朝:也就是说,在叙述分析中可以运用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琼斯:是的,我们常作这样的统计。实际上,温迪的丈夫恰恰是乐团的一个经理,她在一周之内对乐团的32位音乐人作了7次访谈,当时她正随着乐团在巡回演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路上用录音机记录了大概200个故事,然后转写出来,她在每一个故事记录中都保留了“离题”……其中有8个故事是关于乐队指挥(conduct)──就是乐队的领导(leader of band)──对不起,我在这里就“离题”了[笑]──这些故事或详或略,都是讲述这位指挥解雇一位贝司手的原因:他在指挥演出的过程中动作特别小[用手比划],乐队后面的人很难看得清楚,贝司手就去买了一个小型望远镜[几人都大笑]……指挥发现后认为自己受到了嘲弄,随即就解雇了他……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一位讲述者在叙述的一开始就说:“突然间我稍稍转了一下头,就这样往后看了看[侧身],发现贝司手戴着望远镜──我从不看后面的乐队。我是说,你以后再也不会──当你看我──当你看舞台上的乐队时,你再也不会看到我[摇头]──如果有什么事情发生的话──你再也不会看到我在东张西望──因为我认为那样有失职业水准。”大概讲的就些,我不全记得了。

       \\朝:哈哈! 在舞台上戴着望远镜演奏,太逗了! 

       \\巴莫:真可乐儿,那不太滑稽了吗?!

       琼斯:从这段叙述的“离题”中我们分析的不是那位贝司手为什么要戴一个望远镜[巴莫笑],这位讲述者或乐队指挥又是怎么发现的,而是要理解“离题”为什么从一开始就在发生?前面我已经讲到我们要关注叙述者与听众的身份和关系,对不对?[朝点头]因为温迪是乐团老板的妻子,作为乐队成员的讲述者才会惶恐不安地一再表明自己非常职业,从不乱看,但他后来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注意到指挥看到了后面的〈戴着望远镜的〉贝司手。这里就潜藏着乐团管理层与雇员之间的组织关系及其象征等敏感问题,并且在这段叙述的特定时段中反映出来……

       \朝: “离题”背后的“潜台词”包含着叙述行为的意义。那这里就需要做深入的调查,不能就叙述话语本身去进行文本的分析了。所以乔治斯强调这不仅仅只是口头言辞的问题,我觉得卷入了社会学、心理学的观察和研究。

       \巴莫:是的。我大致翻了翻他们的《民俗学导论》,在阐述“作为行为的民俗”时就用了“民俗与人类心理”这样的标题。

       琼斯:因为访谈人温迪是经理的妻子,讲述者才会反复地强调自己一向不往后看。换言之,不随便张望就等于是说坚守了乐队的专业精神。按乔治斯的叙述观念来讲,这种叙述行为就构成了“故事讲述事件”(storytelling event)。这种内嵌在行为视角中的分析维度是多重的,乔治斯还有几组专用的概念术语,这里就不展开来讲了──我们合写的那两本书都有相关的阐述──。总之,在我看来,讲述事件的深层致因及其的生成过程不是口头的艺术或表演方法所关注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直接采纳“口头的”表演理论来进行阐释,因为乔治斯的分析模型重视的不是“表演”而是人类的行为,包括个体的行为──同时涉及到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及其相互间的互动等问题──。因此,两种研究方法的主要区别就在这里。

       巴莫:迈克,你明天要到北大去讲你个人的田野作业经验。我知道你和乔治斯教授还合写过一本研究著作叫作《人研究人:田野工作中的人的因素》,与你刚才讲到的人的行为、个体的行为,以及研究者主体的行为都有关。从现场调查直到学术再现,以至学术表述及其阐释的一系列过程中都〈应该〉始终贯穿着“民俗作为行为”的方法论思考。比如,你例举的研究者“拍照”和将照片寄回给调查对象的实例我也有同感┄,我是一定要将照片寄回给我的调查对象的。这关系到“田野关系”(field connections)的建立,关系到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及其对追踪调查的影响。

      (以下访谈转入田野作业方法及其与行为视角的关系,从略) 

       朝:琼斯先生,谢谢你刚才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非常生动的“故事”,已经阐明了行为视角及其叙事分析方法在民俗研究中如何运用的基本原理,它的工作机制和术语系统也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好在你这次来也给我们留下了乔治斯教授和你的著作《民俗学导论》,听巴莫讲,这本书有大量的例证和图示,比较适用于教学参考,你也提到其中还有专门的章节阐述行为视角,想必有更多的细节帮助我们理解发展在美国南部乃至扩大到南美洲的民俗学研究,因为┄美国南部有许多南美州的移民,而你们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条件,常年在这些关联地区开展田野作业,少不了要去研究范围更广的区域民俗和地方传统[8] 。所以我想┄,[对巴莫说]我觉得乔治斯的行为视角与邓迪斯的心理分析可能也有些关联┄,[转向琼斯]在我看来,方法论的比较有着“对话”的意义,在不同的学者之间,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之间,或是在不同的研究主题之间,在不同学术传统之间……其实,从你在两位学者之间作出的方法论比较,我们也能感觉到其间的“对话”,比如关于“叙事”┄

     \琼斯:是的,我同意你的观点。其实┄,我今天谈到的这些问题多少是根据你们或你们研究所的重点研究领域来回答你们的问题,比如你们强调口头传统或民族文学。因此──就像你说的那样──我只是就其中的“叙事”研究切入鲍曼和乔治斯之间在方法论上的不同之处,我在课堂上也会作同样的比较……当然,鲍曼的理论也有其睿智的诸多思考和创见,否则不会形成如此深远的影响。但是,我强调的是比较的尺度,也就是说,从学术视野和方法论的意义上讲,行为方法(behavioral approach)比“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更为宽广。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朝:我想说的是──我想说什么来着?──[笑]这里的方法论问题其实也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参照相关的知识社会学理论,我们也在反省,比如说,在开展国际对话的学术实践中我们是否理解了不同的学术传统、不同的认知体系及其间知识生产与资源共享的确当性或适用性的选择,从而产生学术自觉……概
而言之,术语问题乃至方法论问题的提出或是反观,都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在知识生产和研究领域里有关“对话”的若干原则性问题,还有我们学者自身作为创造者、接受者、呈现者、传达者和参与者在文化传播、知识产品和学术交流中的角色和作用等等问题。因此,访谈到这里也为今后的交流铺垫了一个新的出发点,我非常高兴与你一块度过这个愉快的下午。

       琼斯:是的,我也很高兴,确实非常高兴。

       巴莫:迈克,今天的访谈还有最后一个“事件”:上网。你去看看我们所的英文网站,上面有20多张图片[9] ┄,就是朝戈金提到的史诗歌手在演唱中的各种手势[朝笑],与你讲的“身势学”问题有关。

       琼斯:好啊! 我们上网去……
 

    
 
       琼斯教授回国后,在给我们陆续回复的电子邮件中回答了美国民俗学方法论问题,同时再次强调了乔治斯教授在行为方法上的理论突破,并提供了叙述分析的一组概念性术语,这里摘译如下:

       2005年2月27日早7:02:迈克:你好! 迟复甚歉。这几天我一直在忙国际彝学会议的筹备工作……是的,我需要扩大眼界去对待田野研究方法,更全面地了解你和乔治斯教授所实践的行为方法和人研究人的工作模型……我非常好奇地想知道乔治斯教授对在中国翻译出版你们的《民俗学导论》一书有怎样的意见和建议,当然书中采用的大量引证文本、图表和照片也涉及相关的版权,这可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你看到我转给你的邮件列表没有 [10]?我对张举文教授的美国民俗学会在中国(AFS in China)作了回应。看来,你们学会的会员对你和鲍曼教授夫妇的中国之行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这出乎我的意外……曲布嫫

       2005年2月28日早4:50:下午好,曲布嫫:谢谢你发来的消息,我对民俗学方法近年来在中国引起的讨论很感兴趣。我一周内便会与乔治斯碰面,下面是他关于叙事/故事/故事讲述 (narrating/story /storytelling) 研究的相关著述。这里我提到他,不仅是关于如何翻译我们合写的那本书,同时也想将他从行为视角研究叙事的论文合为一个集子,我已经将这些论文按专题研究分成了三组……与典型的表演研究比较,他的方法更多地关注叙事的生成过程(generative process)。例如,与其说有一个故事文本(a story text)或者说是一个故事的讲述(telling of A story),毋宁说叙事是一种交流活动、社会经验及独特事件的生成过程,其间卷入的交流不仅仅只是言辞或语词上的(verbally)问题,同时还有副语言学(paralinguistics) 和身势学(kinesics)的许多因素,就像我在你们研究所的网站看到那些照片(西藏史诗歌手在表演中使用的各种手势)一样! 此外,这种生成的眼光,同时要求我们关注的要素还有合时与适当(timeliness and appropriateness), 插叙与离题(asides and digressions),还有反馈与回应(feedback and response)。此外,在乔治斯发表的许多著述中,对传统知识贮备和个人才艺(repertoire)[11] 、故事类型和母题,历史地理学派、普罗普(Vladimir Propp)的结构主义和比较研究等概念与问题也进行了检视和讨论。迈克
 
 
       在这封电子函件的最后,琼斯教授还特地按时间顺序列出了乔治斯教授关于叙事/故事/故事讲述的研究文章和出处,从19691994年共有19篇论文,从中可见乔治斯教授的行为方法一直贯穿于他个人的民俗学研究中。

       2005年3月3日晚12:05: 曲布嫫……最后,我想告诉你:今天我上了一堂3小时的讨论课,是这学期给研究生开的《民俗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我和学生们将乔治斯的《通向故事讲述事件的理解》(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Storytelling Events)一文与鲍曼的《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进行了比较。我放了两段录像用以分析并阐述我的某些观点,一是法因(Elizabeth Fine)1977年录制的詹姆士·哈钦森(James Hutchison)表演的一个斯坦高利(Stagolee)故事[12] ;一是我1998年对加里·罗伯逊(Gary Robertson)进行的访谈,涉及个人经历的叙事。讨论进行得很好,的确非常好。我不知道在乔治斯和鲍曼所使用的方法之间,能够以怎样的方式将录像分析的某些见解转换为一种言辞上的对照,或许我不会那么去做……迈克
 
       在翻译访谈录音的过程中,偶然查到琼斯教授的一篇文章,不仅回顾了乔治斯那篇具有开创意义的论文及其对美国学界产生的学术影响,而且还将叙述行为的理论视野和解析性范式 (the analytical paradigm) 投射到了物质民俗的制作行为及其研究中,因此这一方法跨越了无形民俗与有形民俗之间的边界。为进一步说明乔治斯和琼斯两位教授倡导的行为方法,这里我们摘引如下: 

       1969年,罗伯特·乔治斯发表了一篇开创性的文章《通向故事讲述事件的理解》,对故事的性质,故事传播和变化的过程,以及故事的意图和意义等长期在学界占主导地位的理念提出了挑战。他批评了如下两种预设:其一,故事是(过去的)遗存或传统的语言实体;其二,发现以上实体(而非故事讲述本身)的意图与意义的方法,实际上依凭的是搜集和研究这些故事文本。进而,他提出当以一种动态的研究策略(a dynamic schema)将叙述作为一种整体的交流事件和社会经验来加以对待,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参与者的身份和互动对形成叙述过程的作用,同时关注非言辞的(nonverbal)和副语言的(paralinguistic)信息传达及其渠道,这些彼此相关的因素不仅对讯息的生成(the generation of messages)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意义的阐释也是至关重要的。
 
       巴瑞·托尔肯(Barre Toelken)在其《民俗的活力》一书中将事件纳入其中一章的标题,并注明这个概念直接来自乔治斯的启发(Toelken 1979:123-149);桑德拉·杜比·斯塔哈(Sandra Dolby Stahl)在自己的研究中阐述了乔治斯整体分析法(holistic approach)对她理解个人叙事的重要性(Stahl 1989:5);鲍曼关于故事、表演和事件的著作(Bauman 1986),也当受到了乔治斯相关研究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叙述事件概念(the concept of narrating event)显然也是以乔治斯早期的研究为基础的。在提供分析模型的意义上说,乔治斯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个模型,他对怎样在观念上建构叙述研究提供了明晰的理论阐释。可以说,这篇专论为民俗学研究中的行为方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研究口头行为的几代学者都产生了影响(Jones 1997)。

       关于行为视角及其整体分析法的具体应用和深拓发展,我们还来不及作更多的翻译和介绍,访谈中触及到的这些话题仅仅只是开启了我们对民俗作为行为这一理论命题的思考。同时,我们也注意到1997年美国加州民俗学会(现更名为西部民俗学会) 为纪念乔治斯教学生涯,特地在其学会刊物《西部民俗》杂志上专门出版了一期专号,集中发表了10篇运用行为视角的研究论文;斯蒂芬·韦迈耶(Stephen C. Wehmeyer)在《序言》中对乔治斯教授的主要学术贡献进行了扼要的介绍和评价。这里,我们摘译其中的一个片段,作为这次访谈的一个小结: 

      乔治斯的学术著述是他本人广泛涉猎的民俗学主题研究和文类研究的记录,包括民俗学学科及学术史、少数族裔的民俗、民众言说、信仰、个人叙事、故事、神话、传说和饮食习俗等。尽管他的教学和研究总是以多样化的学术兴趣为特点,但在以下三方面形成了统合,并由此阐明了他的学术思想:
 
      1) 坚定不移地将民俗学的基本原则应用到整体文化的研究中;
      2) 强调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所共有的人类行为;
      3) 特别关注人类个体在民俗的创造和传承中的作用。

      这些观点直接关系到乔治斯教授对民俗学领域做出的最大贡献:对民俗学作为一门行为科学(folkloristics as a behavioral science)提出了深有洞见的论述;在《民俗学导论》一书中,他和琼斯教授一道对民俗研究的行为视角进行了辨别彰明的阐述:
 
      民俗学研究中的隐含意义有如人工制品,是可以描述和传达的实体,文化是这样被假定的,即能够以任何一种方式或组合这些方式来使文化概念化。民俗来源于人类的智力,而且它的存在和持久正是通过人类的行动来达成的。人类个体创造故事、歌谣、曲子、游戏、实物、事件及其他,进而成为民俗。因为在民俗创造者之外的其他个体发现这些事象意义深长,继而按照能够使这些现象重新生成的方式去行动(behave),所以现象变成民俗。

      民俗学研究的行为方法揭示出民俗是可以习知的,可以被强化的,而且是以惯例规则为支配的。这种方法同时也表明民俗是一种物质的、认知的和心理的状态,其表达和显示是能够被观察到的。但是,行为方法的使用也承认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这一事实。因此,作为民俗的某种既定实例,既表达了无意识的抑制,也表现了社会心理发展的一个阶段,或是学习行为法则的一种直觉;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某种民俗实例适合于某一个人的经验,并由此使之具备了能够区别于他人的独特连续性,这种经验关涉到个体并且变得意味深长(Georges and Jones 1995: 231, 269)。

      本期专号中的文章体现了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而行为视角则更像是贯穿于每一篇论文里的阿里阿德涅之线[13] (Wehmeyer 1997)。

                                                                       (巴莫曲布嫫 翻译 整理)
 

注释:

 

[2]罗伯特·乔治斯(Robert A. Georges):美国当代民俗学家和民俗教育家。1961年在宾夕伐尼亚大学获得英语和美国文学硕士学位;1964年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得民俗学研究、语言学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博士学位;从1966年起执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直至1994年退休。历任美国民俗学会秘书、副主席和主席等职,也曾担任过加州民俗学会副主席和主席,至今依然活跃在美国民俗学领域。乔治斯教授有许多著述发表,其中关于叙事与行为方法的论文约有20篇;其代表性著作有《美国希腊裔的民众信仰与叙事》(Greek American Folk Beliefs and Narratives,1980)、《神话学研究》(Studies on Mythology,1968)、《美国和加拿大的移民与族群民俗》(American and Canadian Immigrant and Ethnic Folklore, 1982)等。此外,他与琼斯教授合著的《民俗学导论》和《人研究人:田野作业中的人的因素》则是民俗学行为方法的代表性成果,从理论到实践对这一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3] 身势学(kinesics):语言学术语,又作人体动作学或举止神态学。主要是指研究语言或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言的一门学科。作为一种系统性的传达信息方式的研究,强调关注非语言的身体运动,包括面部表情或身体动作;此外,学者们根据对语言分析的其他分支(音位学、语素学)进行类比的方法,试图把手势语的基本单位分隔开来, 它们之间的排列模式称作手势学。可替换的术语还有体态语义学(body semantics)、体态语言(body language)等。

[4]副语言学(paralinguistics):语言学术语,研究副语言特征系统的一门学科。副语言特征是指表示操某种语言的个人特点在言语形式上的模式,如假嗓音吱嘎声间断”“咯咯声等特点。一些语言学家把这些特征看作是超出语言交际和语言分析范围的特征,属于元语言(metalanguage)研究的范围;另一些语言学家则认为它们属于姿态和手势(即声势学)或音系学中的超音质特征(prosodic features)。在某种程度上,这类个人特征已在不同语言或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中约定俗成。

[5]语调(intonation):语言学术语,运用改变音高以传递句子信息的方法。

[6]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民俗学家、人类学家,表演理论(Performance Theory)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现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文化学系、传媒学系任教,为印大杰出教授。他的表演理论在民俗学、人类学、文学、语言学、教育学、历史学、交流与传媒等许多学科领域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关于表演理论的兴起背景、理论主张、具体实践、影响等,参见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一文,载《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另见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访谈录),《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

[7]书中描述的例证是乔治·伊曼纽尔(George Emmanual)的故事讲述:一位国王命令杀死所有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一个年轻人不愿自己父亲去送命,便决定将老父藏起来,儿子将老人藏到一种陶罐里,伊曼纽尔说。当他从听众的反馈中意识到他们并不明白这个陶罐为什么能装得下一个成人时,他立即离开故事的讲述去进行解释:我们在希腊有这样的大陶罐用来储藏我们的奶酪和我们的油以及其他东西。所以他就把他放了进去。几个月过去了,伊曼纽尔在继续讲他的故事,国王又下了一道命令──要大家把沙子编成绳子──换句话讲,就是用沙子来制作绳子。这样的离题在他的故事讲述中是常事儿,因为他时时觉得有这样的需要,或是因为听众或他自己的反馈已经清楚地表明他正在通过解释、重新叙述或举例说明来解释他刚刚才说过的话。(Georges and Jones 1995: 305)

[8]关于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的民俗学者对话在近年再版的论文集《朝向民俗的新视野》中有概略的回顾和评价,鲍曼教授还写了一个新的序言(Paredes and Bauman 2000)。

[9] 西藏那曲地区的藏族史诗歌手巴嘎(Pad-dgav)的表演场景,拍摄于2004年5月11日。他是2003年发现的又一位格萨尔神授艺人(vbab-sgrung)。见〈http://www.cass.net.cn/chinese/s16_sws/English/epics/Tibetan.htm

[10]崴涞大学(Willamette University)的张举文(Juwen Zhang)教授和俄亥俄州立大学(OSU)的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博士通过[Asian-as-am-folklore] 邮件列表向美国民俗学会会员征集成立东亚民俗研究分会(Section of Eastern Asia Folklore)的签名。琼斯教授回国后便作出了积极响应,在他们的陈情表(Petition)上签了名。据悉,现在签名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民俗学会规定的指标,有望在今年的AFS年会上正式成立东亚民俗研究分会,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动向。大家可以通过加入该邮件列表了解美国的东亚民俗研究:〈http://lists.willamette.edu/mailman/listinfo/asian-as-am-folklore

[11]repertoire一词的翻译很难找到一个对应的汉语词汇。它通常有两个层面的含义:1)指某一个演员或剧团随时准备表演的全部歌曲、戏剧、歌剧、读物或其它作品,也指保留剧目;2)个人的全部技能和本领,某人的一系列技艺、才能或特殊成就。考虑到要兼顾民俗传承与个人创造性两方面的因素,这里暂且译作传统知识贮备和个人才艺

[12]斯坦高利(Stagolee):美国黑人民间叙事中一个著名人物。法因的相关分析案例可参见杨丽慧:《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49-54。

[13]阿里阿德涅之线(Ariadne"s thread):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典故。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米诺斯和帕西法尔的女儿)给了雅典王子忒修斯一个线团,帮助他走出食人怪物米诺陶洛斯的迷宫。


参考文献:
Bauman, Richard. 1975. 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77(2):290-311.
Bauman, Richard.1977. 1984. 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 Prospect Heights, Illinois: Waveland.
Bauman, Richard. 1986. Story, Performance, and Event: Contextual Studies of Oral Narrative.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esar, Wendy. 1975. “Asking a Mouse Who His Favorite Cat Is”: Musicians’ Stories about Conducts. Western Folklore 34:83-116.
Fine
Elizabeth C. 1984. The Folklore Text: From Performance to Print, Bloomington and Indian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Georges, Robert A. 1969.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Storytelling Events.”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82(1969):313-328.
Georges, Robert A. 1980 Greek-American Folk Beliefs and Narratives. New York: Arno Press.
Georges, Robert A., and Jones, Michael Owen. 1980. People Studying People: The Human Element in Fieldwork,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eorges, Robert A., and Jones, Michael Owen. 1995. Folkloristics: An Introduc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Jones, Michael Owen. 1975. “How Can We Apply Event Analysis to Material Behavior, and Why Should We?” Western Folklore, 34.
Jones, Michael Owen.1996. Studying Organizational Symbolism: What, How, Why?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Paredes, Americo, and Bauman, Richard eds. 2000. Toward New Perspectives in Folklore. Bloomington: Trickster Press
Stahl, Sandra Dolby. 1989. Literary Folkloristics and the Personal Narrativ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Toelken, Barre. 1996. The Dynamics of Folklore.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Logan: Utah State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ly published 1979.
Wehmeyer, Stephen C. 1997. “Introduction.” Western Folklore Summer.
 

 

[1] 访谈录的文本誊写(interview transcripts)说明:目前国内学界发表了不少访谈类文章,但尚未形成一套适用性较强的文体誊写标准,这里采用的相关符号仅为访谈者尝试性使用的标注办法:

        1)楷体字段落表示访谈者(interviewer)的话语;而宋体字段落则受访者(interviewee)的话语;
        2) 圆括号“( )”内的字段表示注解;
        3) 方括号“[ ]”内的字段表示动作、体态或副语言的表达;
        4)斜体字部分表示访谈语言之外的“第二语言”(如方言、民族语、外语等),在这次访谈中为汉语;
        5)字与字之间的短横线“-”表示强调的语气,如拖长的音节;
        6)省略符号“……”表示叙述中的省略;
        7)破折号“──”之间的字段表示讲述人在叙述中的插叙,或对叙述的修正和补充;
        8)黑体字部分表示讲述人的强调;
        9) “〈 〉”表示叙述中应补足的内容;
        10)“~ ~ ~”表示叙述中犹豫、不连贯;
        11) “┄”表示突起的停顿;
        12)“”表示他人打断或插话,而“”则表示几个人同时打断或插话;
        13)“___”表示无法听清或不能辨别的话语。

以上标注方法受“民族志诗学”(Ethnopoetics)关于文本呈现方式(从口头表演到印刷文本)的启发,在操作上部分地参考了美国民俗学田野访谈和口述史访谈的誊写格式,同时在整理过程中我们也分别征求了杨利慧、安德明、刘宗迪、康丽等同人的意见。大家都一致认为访谈录(包括田野访谈和学术访谈)的誊写格式应该作为学科规范加以重视。欢迎大家对以上的试验性操作提出批评和建议,以推进誊写规范的讨论。【说明】这里所说的誊写格式,发布到网上之后都“消失”了,需要了解的读者请对照纸媒原刊──CFN 编辑注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2008-10-16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