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
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0-13  作者:巴莫曲布嫫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

巴莫曲布嫫  论文  4万字

《民族艺术》  2003年第4期,2004年第1期,2004年第2期(连载)


    彝族史诗的调查、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起步较晚,研究的基础也相对比较薄弱。这大抵上也反映了中国南方史诗的研究从萌蘖、兴起到发展也是上个世纪后50年间才逐步形成的一种学术格局。而这种“行道迟迟”的局面,一则与整个东西方学界关于“史诗”的概念和界定有直接的关联,二则也潜在地驱动了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两度发生的“大规模”的史诗“生产运动”。目前我们见到的几十部彝族史诗作品(汉译出版物),大多正是这两个时期自上而下的民间文学搜集浪潮中的产物。它们的面世,既为我国的史诗学建设提供了更丰富的学术资源,打开了更广阔的理论空间,同时也为后来的文本阐释、学理规范、田野实践建立了一种能动的反观视野,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史诗的文本形态、史诗的传承方式、史诗传统内部的基本叙事法则等问题带来了深刻的反思。该文以彝族诺苏支系史诗汉译本《勒俄特依》为个案,通过学术史的回顾,田野调查,彝汉文本对照,以及对参与当时搜集整理工作的学者进行的访谈,清理在文本整理、迻译、转换、写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而结合当前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展走向,从以下几个层面提出民间叙事传统的田野研究思路及其间的主体性思考:⑴ 彝族史诗是怎样从乡土社会走入学者视域的;⑵反思史诗文本《勒俄特依》从本土社会的文化语境中被迻译为汉文阅读和学术阐释的“民俗学过程”(folklore process);⑶检讨《勒俄特依》文本及其相关的文本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⑷说明“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的主要弊端以及相关学术史的批评尺度。该文在检讨《勒俄特依》的同时,从学术表述上将以往文本制作中的种种弊端概括为“民间叙事传统的格式化”(以下简称为“格式化”),旨在对过往的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工作者在口头传统文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未必可取却往往普遍通行的工作法进行反思,并使之上升到学术批评的范畴中来加以讨论。“格式化”是指:某一口头叙事传统事象在被文本化的过程中,经过搜集、整理、迻译、出版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出现了以参与者主观价值评判和解析观照为主导倾向的文本制作格式,因而在从演述到文字的转换过程中,民间真实的、鲜活的口头文学传统在非本土化或去本土化的过程中发生了种种游离本土口头传统的偏颇,被固定为一个既不符合其历史文化语境与口头艺术本真,又不符合学科所要求的“忠实记录”原则的书面化文本。而这样的格式化文本,由于接受了民间叙事传统之外并违背了口承传统法则的一系列“指令”,所以掺杂了参与者大量的移植、改编、删减、拼接、错置等并不妥当的操作手段,致使后来的学术阐释,发生了更深程度的文本误读:第一,“格式化”的典型表征是消弭了传统主体──传承人(民众的、表演者个人的)的创造者角色和文化信息,使得读者既不见林也不见木,有的甚至从“传承人身份”这一最基本的“产出”环节就剥夺了叙事者──史诗演述人、故事讲述人、歌手──的话语权力与文化角色。因此,在不同的程度上,这种剥夺是以另一种“身份”(编辑、编译人、搜集整理者等等)对“传承人身份”的忽视、规避,甚至置换。第二,“格式化”忽视了口头传统事象生动的表演过程,在一个非忠实的“录入”过程中,民间的口头表演事件首先被当作文本分析的出发点而被“写定”为一种僵化的,甚至是歪曲了的书面化文本。第三,参与者在“格式化”的文本制作过程中,是以自己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并以自己的文本价值标准来对源文本进行选取或改定,既忽视了本土传统的真实面貌,也忽视了表演者的艺术个性,这种参与过程实质上成了一种无意识的、一定程度的破坏过程。第四,“格式化”的结果,将在以上错误中产出的文本“钦定”为一种标准、一种轨范、一种模式,变成人们认识研究对象的一个出发点。这种固定的文本框架,僵固了口头艺术的生命实质,抽走了民众气韵生动的灵魂表达,因而成为后来学术研究中对口头传统作出的非本质的、物化的,甚至是充满讹误的文本阐释的深层致因。第五,如果从积极的立场来看待这种“格式化”的文本制作流程,或许应该公允地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种“格式化”的工作目标针对的是本土传统以外的“阅读世界”,其种种努力或许在文化传播、族际沟通和交流中发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实际上,在以往甚或当前的各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中,“格式化”同样也是一种甚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该文以《勒俄特依》的文本制作为例,对这段文本搜集、整理、翻译、出版提出学术史批评的出发点。而通过田野研究,从民间鲜活的口头史诗演述活动去复归文本背后的民间叙事传统,并建立一种“以表演为中心的”史诗文本观和田野研究模型,正是该文倡导的工作方向所在。

[巴莫曲布嫫:196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工作,研究员/理论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邮编:100732) ]

 

文章来源:《中国学术年鉴》(2004)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