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笔者前往湖南常德市桃源县考察,就当地维吾尔族散民的族群文化认同进行了初步的调查。
湖南维吾尔族来自新疆,是元明时从高昌回鹘王国辗转迁徙而来,至今已有 26 代,600余年的历史。据1990年统计,在湘维吾尔族有5794人。
湖南维族村庄
据湖南维吾尔人自称,其族本姓哈勒,祖先哈勒为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的望族,曾帮助高昌回鹘王国的亦都护(国王)发动脱离西辽的政变,杀死西辽派驻高昌的监国,归顺了成吉思汗。其后一直在元代为官,至元末,有哈勒·八士者,顺应时代变化,叛元归明,帮助朱元璋开疆扩土,立有大功绩,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姓“翦”,以表彰剪除顽敌有功。湖南维吾尔族为哈勒家族繁衍而成,故都姓翦。
哈勒·八士被赐土地于常德,后代在此繁衍沿革至今。现在主要居住于常德市桃源县的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汉寿县的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鼎城区的许家桥回族维吾尔族乡等地。其中常德市有维吾尔族 5474 人,约占全省维吾尔族总人口的 94% 。
莫溪峪维族村民
湖南维吾尔族的生活习俗,与新疆的维吾尔族人民一样,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如在饮食方面,像回族及其他穆斯林民族一样,有许多禁忌,不吃猪肉及一切性情凶恶、自死、病死的动物等不洁之物。他们平时所穿的服饰与当地汉族相同,但在节日及举行宗教活动时,偶见有穿戴民族服饰的习惯。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湖南维吾尔族去新疆老家探访寻根,开始穿戴自己民族的服饰,最常见的是小花帽。但常德的维吾尔族是何时信仰的伊斯兰教尚有待考证。因为按照高昌回鹘王国时期以国教佛教为主,以摩尼教、景教(基督教)为辅的历史推断,进入元代的哈勒家族似乎以信仰佛教或景教最为可信。
湖南维吾尔族的人种特征已发生实质性变化,长相与新疆祖辈们发生了很大差异,这是因为远离族群,为了保持家族的健康,不得不与异族通婚,其结果改变了人种的特征。长期以来,湖南维吾尔族主要与回族通婚,所以在湖南,维吾尔族与回族关系极为密切,大部分的家庭或是男方为维吾尔族,或是女方为维吾尔族,而妻子或丈夫则是回族。
湖南维族祖先墓碑
湖南维吾尔族远离新疆,深入汉族文化地域,逐渐失去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通用汉语和汉文。但他们依然有着浓浓的民族亲情,几乎每个湖南维吾尔族都知道自己的祖先来自新疆,是维吾尔人。他们说:岁月改变了我们的面貌,但永远改变不了我们的心。当我去那里考察时,村里的乡亲奔走相告,逢人就说新疆老家来人了,见到老乡格外亲。
湖南维吾尔 族虽然远离族群,但依然保留有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 流传久远的维族民间故事,关于阿凡提勤劳、智慧等笑骂剥削阶级的传说,歌颂维吾尔族民族英雄的史诗《乌古斯可汗传》,一直在当地维吾尔族中流传。 目前保留的还有《哈巴士的故事传说》、《八士与土叶公主》、《翦姓的来历》等关于祖先的传说、故事。
我和枫树乡小学的翦氏小学生们
同时,处于汉族文化圈中,不断吸收汉族文化,并将汉族的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民歌、谚语等等民间传说引入自己的文化之中,如神话《张果老打水》、《张果老打坐》等。这些都取自当地汉族崇拜之偶像,其神话想像力丰富,形象生动。
湖南维吾尔族,虽然离开新疆已经 600 余年,人种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但民族文化心理却依然顽强地刻录着祖先印痕,这在民族学上将是一个很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