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专场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08  作者:廖帅(湖南大学) 殷彤彤(石河子大学)

  本组共有四场讨论, 23位学者进行了发言。第一场讨论由大连民族大学的李晓峰教授主持。刘为钦(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的《韦勒克的民族文学观及其启示》从民族文学的视角审视了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专章《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中讨论的民族文学观问题,从三个方面系统地阐释了韦勒克民族文学观。黄晔博士(湖北工程学院)的《浅论<古谣谚>中辑录的少数民族文学类谣谚》探讨了清代学者杜文澜所辑《古谣谚》中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相关的22条谣谚的民族美学价值。李锋(中南民族大学)的《明天启刻本<田子寿诗集>价值考论》认为《田子寿诗集》为有关田九龄的文学交往和文学批评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关键性的材料。左洪涛(中南民族大学教授)《论青海河湟地区“花儿”的情爱书写》指出婚后“花儿”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与恋爱期“花儿”的差异真实还原了青海“花儿”的现实生活。吕东亮(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的《批评论争事件中的文学场——重审十七年文坛关于<达吉和她的父亲>的讨论》认为这场讨论显示了文学场域中诸多元素的构成情况,同时也展现了所谓“正常”的限度。王植(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生态批评史述》探讨了生态批评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的视角、特点、成就以及不足,认为我国与西方生态批评理论相比尚存较大的差距。 

  第二场讨论由西北民族大学的多洛肯教授主持。米彦青(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在《光宣诗坛的蒙古族创作与蒙汉诗学思潮》提出在西方经济与军事入侵加剧、朝政衰蔽的情势下,蒙、汉诗人共同对清廷的批判以及这种批判与满蒙汉文人间多种形式的诗学交流共同建构了满蒙汉民族文化意识,也构成了“觉世之诗”的主体。吕双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的《清代壮族文人郑献甫的骈文批评及其文学史意义》认为郑献甫的骈文批评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其骈文批评丰富了古代壮族文学宝库。涂鸿(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的《文化混血中的叙述焦虑与潜在话语——当代民族报告文学主体建构中的意识形态》认为报告文学的现实性、真实性使我们能更加直观少数民族作家主体精神建构,透视其主体意识形态的传达。马建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的《论藏族文论的艺术性与学理性》表示正是藏族诗性智慧和理性智慧交相辉映,才造就了藏族文学理论鲜明的特色——既有非逻辑的艺术性,又有科学实证的学理性。刘亚娟(广东财经大学讲师)的《检讨与反思:少数民族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背景、困境与问题》指出少数民族古代文论具有“跨形态性”,“汉族/少数民族”之二元对立逻辑的先在性制约造成了研究上的困惑等。 

   

 

  (讨论会场 孙静摄) 

  第三场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吴刚主持。龚举善(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在《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现代生成与可能视界》强调“多民族文学史”不等于也无法替代“全民族文学史”,过度强求多民族文学史观不仅有可能造成中华文学史的功利化“拼盘”效果,更有可能陷入非唯物论风险。龙晓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送葬歌”的生死观与空间意识》中认为送葬歌的空间意识在不同地区、民族有不同的阐释方式,不同的死后去往的“空间”的建构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与特点。孙静(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的《论中国当代首批蒙古族作家的生成》指出中国初期少数民族作家生成个人条件、组织培养和发现、国家政策、翻译、评论、出版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翟崇光(暨南大学)在《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与宗教研究史述》中指出民族文学理论与宗教关系研究呈现了从民族民间文学、民族作家文学到学者理论批评与宗教关系研究的嬗变。徐寅(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以《藏族文学与文化生成关系探究》表示藏族文人心态是以宗教人生价值观为指导,有一定出世观念,对自然、生命拥有独特关怀。黄明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论马笑泉小说的地域文化隐喻与民族精神书写》认为能够正视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没有刻意崇拜或诋毁,这是马笑泉及其小说的魅力所在。昂晋(云南大学文学院)在《<阿诗玛>传承现状调查研究——以石林县小圭山村为例》中认为《阿诗玛》的传承现状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师徒传承关系出现断痕,二教学方式以唱一句学一句为主。王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今文化实践——以民族文化村的传统文化建构为例》认为在建构民族文化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时,要共同构建强有力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并处理好文化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龙成松(大连理工大学)的《新出石刻所见唐代民族文资料述略》指出新出石刻史料极大拓展了唐代民族文学研究的史料范围,并将推动文学史书写观念和范式从单线条的汉族文学史向“中华文学”、“多民族文学”转变。 

  第四场讨论由吕双伟主持。李小凤(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在《清代泰州回族学者俞楷生平及文学创作考述》表示俞楷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清代泰州地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与穆斯林学者的自信。孙书敏(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的《蒙古族民间舞蹈与“大”、“刚”、“悲”审美意识表达》解读了蒙古族民间舞蹈所体现出来的蒙古民族的“大”、“刚”、“悲”的美学特征。许峰(宁夏社会科学院)在《“回族文学”:知识的建构与文化反思》指出“回族文学”这一概念在争论中涉及了到关于族属与题材选择的分歧,其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文学观念、民族记忆、文化认同、国家叙述等现代知识。 

   

 

  (会场自由讨论 孙静摄) 

  最后,与会学者就“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界定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央民族大学钟进文教授提到只要少数民族作家写的作品应属于少数民族文学,例如玛拉沁夫写的《非洲旅游日记》也属于蒙古族文学,因为这是一个蒙古族作家眼中的非洲文化,它反映的是少数民族作家视野中的世界。吕双伟也认为,在处理古代少数民族作家的身份时,这种以族属界定的方法,其实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不然则很难判断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的范畴。 

 

综述作者:廖帅(湖南大学) 殷彤彤(石河子大学)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